破解天然大漆的密码
提起天然大漆在很多人中,只知其表不知其含,有的甚至见到实物也难辨真伪。为了让朋友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天然大漆,我主要介绍一下大漆的产地.工艺.特性以及用途.鉴别;生漆【又名'大漆’‘土漆’天然漆’】是从树上割下的汁液。生漆距今已经有7000年的历史。始于西汉,兴于清末,后因社会动荡导致中国近代漆艺的断代 。
生
一漆的主要产地;湖北.四川.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6省分布最多。远近闻名的大漆工艺有;北京的金漆,福建的脱胎漆,扬州的点螺,平遥的彩绘等地。这是几个大的层次来介绍的的,其中还包括剔犀.剔黄.剔绿.剔彩.雕漆.漆画等,剔犀山西的绛县远近闻名。不过市场上现在的大漆绘画很昂贵,每平米在1万元左右,还得看是谁画的什么图案。
二谈起大漆的工艺很复杂,我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生漆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干燥。一般的作坊自己设计阴房才能达到干燥的目的。干燥的最佳条件温度在35到40度左右,湿度到百分之80左右。大漆的工艺主要分,打磨胎体,上漆【擦漆有专用的‘拨’也就是用马尾做的刷子工具如下图】,阴干,反复多次根据所做的工艺品的效果而定,最后推光,现在比较的推光工艺用的是鹿角粉效果最佳!一件称心的工艺品是每个作者的心血和汗水的凝结!因为大漆的繁琐工艺以及昂贵的原材料所以生漆产品弥足珍贵!
三漆器工艺从汉代起,从中国入朝鲜.日本.到了今天韩国.日本.都是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但没有现代化生活方式而忘却漆器这一传统生活用品。尤其在韩日很多家庭都在使用漆制生活品。如茶具.餐具.家具.高级汽车内饰.高级住宅水管内壁也会涂抹上大漆制成的环保防腐.抗菌图层.而在中国大漆只能停留在工艺品行业。为了让人们更一步了解大漆特剖析如下两点;1生漆是指从树上天然汁液主要成分有高分子漆粉.漆酶.树胶质及水分等,由于拥有绝缘.防潮.防腐蚀.耐酸.耐碱.耐高温等优良性能.至今全球范围内享有‘涂料之王’的美誉。2,.生漆中含有挥发性的物质---漆粉绝大多数人接触医德大漆过敏皮炎,俗称‘漆疮’‘漆咬’‘中漆’等。
鉴别方法;一看.天然大漆很润看上去有内含这的柔度。二摸.细腻感一般比喻为小孩的屁股蛋。三.经验.由于空间的原因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另有生漆的图片.工艺品.以及器具如下; 学习了 学习好贴! !!!!!!!! 不错,学习了 学习了解 学习了 学习了 大漆即天然漆的一种,又叫生漆、固漆、金漆等。大漆是漆树的一种生理分泌物。漆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分布在我国甘肃南部至山东以南地区。漆树的树皮被割坡后有乳白色或谷黄色粘稠液体渗出,这种分泌物叫大漆。
大漆可分为4大类,即毛坝漆、建始漆、西南漆、西北漆。大漆属天然树脂漆类,其主要成分是漆酚、漆酶、树胶质和水分。
大漆干燥后,漆酚聚合成网状的大分子结构。大漆有很高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它可抗大部分无机酸、有机酸、酸性气体、硫化物和大部分盐类介质的腐蚀。是实验台的最佳涂料。一直被用于建筑、木家具、乐器、手工艺品的涂装。大漆的缺点是颜色深,不适合透露木纹的透明涂装和浅色本色涂装。对强碱、强氧化剂和防护性差、漆膜较脆,大漆的粘度高、施工不方便,对干燥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大漆的某些笥能也可以通过对它的精制和改性得到改善。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漆树的记载。《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上面所说的兖州、虢山系指山东、甘肃一带多漆树,在几千年前已经用漆丝作为贡品了。
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中部地区,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均有漆树,但产量、质量都不如中国。中国的漆树生长于甘肃南部至山东一线的南方地区,这些地区湿润温度和环境,非常适于漆树的成长。
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北京房山区天坑国家森林公园里,就有一株高约30米的漆树,树叶呈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初夏开黄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球形,外观平滑呈黄色,生长到八年的漆树就可以割取漆液了,四十年树龄的漆树仍可割漆液。
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叫生漆,亦称大漆和国漆,也称作金漆。而熟漆是指经过日照、搅拌,掺入桐油氧化后的生漆。
每年割漆的时间,从四月到八月为宜,三伏天所割的漆质最佳,因为盛夏时水分挥发快,阳光充沛,产出的漆质量最好!每天日出之前是割漆的最好时机,漆农用蚌壳割开漆树皮,露出木质切成斜形刀口,将蚌壳或竹片插在刀口下方,令漆液流入木桶中后,以油纸密封保存。
此时的漆液呈灰乳色,与空气接触后变成栗壳色,干后呈褐色。“白赛雪、红似血、黑如铁”就是说天然漆从液体状态到氧化干固后,色泽由浅到深,最后形成坚固的漆膜的过程。说到大漆的颜色,在古代有这样的说法:“凡漆不言色者皆黑”。今天人们形容暗夜能见度差,也常用漆黑一片来形容夜色黑到了极至。
前面说过大漆的原色栗壳色,为什么此时又说漆是黑色的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诗中的朱门仍是王府宅邸、官府大门,朱漆大门在那时不是随便可以漆的,除了皇室显贵,绝大多数人家选择了黑漆大门,既避僭越之嫌,又不涉足权贵。
原来栗壳色的大漆成为黑漆,这得从大漆的成份说起:漆树上割出的漆液成份有:漆酚、树胶质、氮、水分及微量的挥发酸等,其中近80%的成份是漆酚。而且漆酚的含量越多,大漆的质量就越好。大漆含氮物质中的酵素,能促进漆酚的氧化,大漆略带酸味的独特味道,就是这样发出来的。
至于让大漆变黑,古人有两种方法:其一,以墨烟加入大漆中,虽然色黑但有渣滓;其二,用铁锈水调入漆中,漆酚与氧化铁显呈色反应,拌匀后,刷在物件上,黝黑如墨。以此法所得黑漆又称乌漆、玄漆。用于传统家具上,揩光称之为黑玉,退光的叫乌木。
用黑透明漆髹饰家具后,不打磨的为揩光,而退光则要反复细磨,在传统家具的桌、几、案、榻上以退光工艺为多。具体做法是:将大漆刷上干透后,以老羊皮蘸芝麻油,再沾上砖灰或磁灰反复推擦打磨,而且,手不可留长指甲,砖灰、磁灰中不能有砂粒,以免在家具上划出痕迹。如此打磨出的家具,淳朴古厚,须眉可见,如同镜面;若在黑漆之上描金则庄重而华丽。
用大漆油饰家具时与其他人工油漆在干燥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首先,涂完大漆的家具要进荫房,荫房内模拟江南地区梅雨季节的温度、湿度。只有在温和湿润的环境,大漆才容易干。冬季干燥荫房内要生火泼水,夏天炎热在荫房里要挂草帘、洒水,用这些办法保证大漆干燥所需的空气湿度。
虽然,大漆属于天然漆,无毒,可是有些人接触到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就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就是大漆过敏症。
在过去“漆”字又写作“柒”,柒是指柒天,一般来说,大漆过敏的症状期是七天,七天后,大都自然痊愈,无需特别治疗,所以漆的读音是柒,拆开漆字,可见漆字从木、从人、从水,形象地表明漆树、人、漆液的关联。
前面说大漆“咬”人,是说未干的大漆,而完全干固后的大漆,是不会“咬”人的。
在使用大漆髹饰家具时,勿使其与油、醋、盐混合,它们会影响大漆的凝固力。有意思的是,大漆一旦干固后,异常牢固,有很强的耐酸、耐热、防腐蚀的能力,而且大漆家具越用越亮,常用常新。
在家具的大千世界里,人工合成漆五光十色、色彩丰富,但在无毒、耐久、抗酸碱等方面,人工漆是不敌大漆的。
漆中之王的大漆,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瑰宝,几千年来它广泛地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漆描金的传统家具今天依然盛开在古典家具的百花园中。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