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喙羽病”,就是“PBFD”
鹦鹉喙羽病(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PBFD)病原性
1. PBFD病毒是环状病毒(circovirus),亲上皮性的,而华氏囊可能是第一个局部增殖的地方,本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免疫抑制。
2. 疾病的严重性视感染病毒的计量、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及品种。
3. 病毒的增殖在慢性PBFD可在皮肤及内脏器官发生。抗原也可以在肝、肾、胸腺、骨随以及其它内脏被发现。
4. 造成幼鸟的肝炎,无论是急性或慢性病程中肝都是PBFD病毒增殖的重要地点。
传播
1. 由于华氏囊为重要的病毒标的器官,所以可藉由粪便而排毒。
2. 由羽毛、皮肤、和喙上皮细胞的脱落均可排毒,这些污染物经由健康鸟食入即可造成感染。
临床症状
1. 感染PBFD病毒的幼鸟,经3-4周后开始发病。
2. 一开始呈现嗜睡、无食欲及沉郁,其它症状有脱水、绿便及急性羽毛之坏死。
3. 无食欲的鸟在强喂饲时,会对喂饲知食物反流。
4. 眼睛周围皮肤有时会出现绿色的污点。
5. 排泄物有绿色的粪便(排除是食物造成的绿便)及尿酸盐(量会增加)。
6. 病鸟一般在临床症状出现后5天左右死亡。
诊断方法
1. 血清学诊断,如ELISA、AGP等。
2. 病毒分离法
3. 免疫萤光法(IFA)
4. RT-PCR(此方法最快,只需几小时就可确诊)
预防与治疗
1. 病鸟要隔离以避免其皮屑、羽毛、粪便传染至健康的同笼鸟。
2. 平常多利用四级氯及碘剂作消毒。
3. 保持环境之清洁与防止紧迫之因子。
4. 使用免疫刺激剂作支持疗法如:Levamisole及Ivermectin 用以增强其免疫力。也可提供维生素A,用以帮助病鸟保持皮肤及口腔细胞之完整性。 不是很对!!而普通啄羽病是比较容易治疗的!!!!PBFD的话你不啄也会掉毛(亲身体会2个蓝眼巴丹) 好好的毛突然毛管萎缩,毛孔与毛管松动分离然后脱落(早期表现)然后在长新毛是新长的毛管会过早充血过早充血的地方开始变黄色在毛管内结晶(淡黄色晶体) 到最后也就是整根毛萎缩,毛孔与毛管松动分离然后脱落 上述的是2个蓝眼患慢性PBFD时的症状 因为电脑重装了好几次当时的图片就没保存了 谢楼主的转帖。个人认为.鹦鹉啄羽症并非是单指PBFD而言。鹦鹉啄羽的原因还有很多,有非病理性啄羽,(心理因素,和寄生虫造成的)还有生理性啄羽,如皮肤病及营养不良.氨基酸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造成的啄羽。
病理性的掉羽有.病毒感染(PBFD)及病毒感染(法蘭西斯掉羽症APV)等。 百度的资料都是抄来抄去 很容易误导新手 学习了 我家这只~去年毛已经全掉光了.可还能渡过那个寒冬~最近身体变得很瘦~背上长了一个浓包似的东西~恐怕活不过这个冬天啦~真可惜~其实它很聪明的~~ 楼上这只真可怜。 要是我,死马当活马医,看它眼睛这么精神,一定想办法多细心的料理它!
我觉得大家讲的太专业,太高深,我是新手,在阿细处买的鸭梨也出现了这个情况,进家几月来,无论怎么耐心相处,还是凶,咬!递东西有时候吃有时候咬,大部分时间看见你过去就躲到墙角。放出来飞就直接撞玻璃,家里八哥从不会撞啊!后来不敢放了,站架子,最近觉得掉毛,看它似乎不精神,就放下来让它走走,结果它还是要回架子,不敢下来,你过去就咬你。这两日粪便有绿色,请问有没什么有效明确的方法鉴别一下,该如何治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