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的真谛
红烧肉是一种有多重内涵的菜式,无论是在升斗百姓的厨房,还是星级酒家的操作间,都能瞥见它的影子。红烧肉真的这么容易烧吗?当然不是,否则,为什么只有少数的几家饭店有红烧肉卖?有人说是因为红烧肉“不上台面”,所以店里不卖。其实不是,这年头咸菜、猪头肉都上得台面,还有什么上不了台面的?全是因为红烧肉很难烧好,大多数饭店不敢砸了自己的牌子。
红烧肉选料十分讲究,要猪后腿上那块半精半肥带皮的肉,然后切成肥瘦搭半、麻将牌大小的肉块。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易缩易碎。切完后,用冷水浸没,水中放半杯料酒。放在水中浸,可以浸去毛细血管中的血水;水中加酒易于肉纤维吸收,去除肉腥。肉不宜久浸,久浸则鲜味尽失,一般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用大火滚煮半小时左右,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为准。切忌旺火急烧,要的就是这个慢功夫。需时不时地去看一下,小心汤水被烧干。肉要烧得用筷轻戳可通,然后换到铁炒锅里,开着盖子烧。这时,要放酱油了,酱油放得太早,肉沾到盐分便烧不酥;放得太晚,只有外层的肉被染上色,不能入味。配以整干椒、整蒜粒、茴香,将植物油、小磨香油、鸡精、精盐、白糖和少许蜂蜜搅拌,倒入适量原汁的肉汤和鸡汤,置于文火上继续煨半小时左右,一盆香甜诱人、红光油亮的红烧肉便出锅了。
夹一块红烧肉,往往还沾着浓黏的红汁,像拔丝香蕉一样能拔出油丝来;咬一口,酥烂适宜,肥肉不腻人,瘦肉嫩而软,那肉块头上红亮的肉皮看起来很有弹性,一咬即烂。
在民间,红烧肉又有多种不同的版本。湖南人喜欢用干豆角来烧肉,泡发后的干豆角经过与猪肉的化合反应,口感似软还韧,有鲜甜之气。江西盛产竹笋,常以冬笋烧肉。将新鲜冬笋切成滚刀块,待红烧肉八成熟时入锅同煮,必要时可加干红辣椒一枚、白酒一两提味,猪肉软烂,冬笋清脆,有山野之风。江浙一带喜欢梅干菜炖肉,其味有类于湖南人之干豆角,但口感不同,更软烂一点,滋味也偏甜一点。无锡人热爱的面筋烧肉,更是“咸、甜、糯”的代表作,异于常味。上海人的百叶结烧肉,浓油赤酱,吃起来不觉得腻,只是觉得太淡了些。东北人喜欢熬和炖,针蘑熬肉,热气腾腾的一大盆,有红烧肉的本色。 喜欢浓油赤酱的。 不错,。 了解一下 读书时吃食堂。 来盆大肉(我们叫大肉, 有菜底)一毛钱, 很贵。 一盆青菜才一分钱嘛。 那时候饭菜票还有半分的, 好像是买馒头的。 学习了 学习了 无肉不欢 红烧肉就是好吃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