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立漂卧钩底钓的浮漂信息(2)
(三)黑漂:即浮漂先呈现晃动或点动之状,接着一直下沉直至整个漂体全部沉浸于水面之下的漂态称之为黑漂,也有称之为闷漂的。漂体与水面呈垂直角度向水下沉没的漂态称之为直沉黑漂;漂体与水面呈倾斜角度向水下沉没的漂态称之为斜沉黑漂。黑漂的形成主要是鲤鱼、鲫鱼或黑鱼吞饵之所为。
①直沉黑漂:鲤鱼习惯性地经常紧贴水底游动,用强而有力的吻部拱泥觅食。由于鲤鱼非常机警,发现饵食并不马上就饵,而是先在其附近周围观察认为无异常现象时才去靠近它,就饵时稍低头向下,尾稍上抬,鱼身与水底稍成倾斜角度。鲤鱼腹部不像鲫鱼那样隆起而是较平缓,稍一低头便可拱泥就饵。鲤鱼先用触须去触动再用吻部去吻动饵食,是为探食和品尝。认为无异常又适合口味,便将吻部缓缓拱向水底并借助水底之托力大口地将钩饵与泥水同时吞入口中,进而挤压出泥水并将饵食吞咽。此刻坠子也被拖人水底,漂体则与之同步缓慢沉稳有力地垂直沉没于水中而形成直沉黑漂之漂态。
②斜沉黑漂:鲤鱼在鱼多争食时,吞饵速度快,虽拱泥吞饵但拱泥不深,吞饵入口当即抬头落尾平身并马上沿水底平行游走,边走边吞咽;坠子则稍被拖入泥中便马上又被抬离水底并悬于水中移动;漂体则与之同步呈现为先稍有晃动或点动之状,接着便是从水面垂直上升为小送漂当即又开始一边斜向移动一边斜向下沉而形成斜沉黑漂之漂态。直沉黑漂和斜沉黑漂形成之瞬间均为最佳之提竿时机。鲤鱼吞饵的特殊漂态:
①送漂:鲤鱼稍拱泥吞饵在口,当即抬头落尾平身;坠子则稍向水底一沉便又被抬离水底,漂体则呈从水面垂直向上升起之状而形成送漂之漂态。鲤鱼吞饵之送漂区别于鲫鱼之送漂,呈现为很缓慢沉稳,鲤鱼送漂也正是提竿起鱼之良机;
②半停漂:鲤鱼稍拱泥吞饵在口不游不动;坠子稍被拖人水底一点,便亦停止不动;漂体则呈先有点动或晃动即刻从水面垂直下沉,但沉而不没即停,此瞬间乃为鲤鱼刚刚吞饵在口就觉饵食似有异常,正欲吐未吐之际,故此瞬间鱼儿不游不动,钓者必须匆失良机及早提竿,否则鱼将吐饵而去。
鲶鱼、黑鱼等无鳞类肉食性鱼,口大宽扁而齿利,吞饵方式为捕食,捕吞饵食快而猛,如发现明显的大的可口的饵食,如青蛙、泥锹,便像箭一样地射出将饵食一下吞人口中。吞饵后当即沿水底游走,漂体则呈非常明显快速有力从水面向下沉没之状,形成为直沉黑漂或斜沉黑漂。鲸鲶鱼平时少动,黑鱼懒散,对小的肉食性饵食如蚯蚓等不甚喜食,如若就饵时,黑鱼是斗口吞下,鲶鱼是先用触须触探之,如无异常才去一口吞下。黑漂形成时即为提竿之良机;但提竿稍迟也不会脱钩跑鱼,有的将钩饵吞到口中深处,甚至吞至咽部或胃里,则提竿过晚将给摘钩带来麻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