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张圣林的一款木盒
为满足野采的需要,这些年来陆续添置了不少有机虫具,基本都是周陵的有机盒及一些廉价的有机万体,算起来零零总总有20多个。野采带回来的虫有10多只甚至更多,经过一段时间暂养淘汰,最后留下来的也不过几只,于是萌生了买“好一点”虫具的念头。这些日子经常在虫具版潜水,“朱盒门”事件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即使没有“朱盒门”事件我也不会买朱盒的,主要是自己的收入不能支持这样的消费。时下彩条有机盒盛行,虽然喜庆却没有了纯色的淡雅和黑白的经典,价格也窜到了3位数,于是我将目光投向了张圣林的木盒。
在蛉虫虫具中,品种繁多、规格齐全的当数张圣林的木盒了,网上搜索竟有几十页,挑得自己眼花缭乱,最后锁定了这款黄檀金钟盒。
此盒的“三围”分别为9.2×5.2×2.5厘米 ,长宽和我的摩托罗拉手机相仿,双圆头和圆角设计,拿在手上的份量和手感俱佳,这是我选中这款木盒的主要原因,而暗板设计是我选择此盒的另一个原因,养金钟等夜鸣性鸣虫时我用暗板,养大黄等日鸣性鸣虫时我可以抽掉暗板。 从侧面看榫头和发音窗很醒目,发音窗的图案为金钱状,孔隙较有机盒常见的方格大,而且是双音窗设计,出音自然不成问题,但也给蚂蚁的入侵提供了方便,因此不能将盒置于有蚂蚁的地方。 打开暗板可见内部四壁和底板有塑料贴面。有些人不喜欢贴面,理由是太繁复了。另一个原因是贴面太光滑影响鸣虫的附着。关于第一点是审美上的差异无法统一,个人觉得这款还好,至少在清洁虫盒时贴面有优势;第二点大家都认同,的确此盒如果不做处理用来养附着力差的竹蛉是不合适的,除竹蛉外竹盒能养的此盒也能养。图中我在此盒里养了4只石蛉。 很多人关心食缸的深浅和大小,总的来说是希望大一点和深一点,这样虫食不容易干。个人认为万体因为空气对流食物特别易干所以食缸要有足够深,但对虫盒来说食缸不宜太深,否则食物易馊,换食也不方便。应该说此盒的食缸大小、深浅正合适,这个季节12小时换食一次食物微干,不粘不馊。 最后再说说此盒的制作工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盒的制作工艺值得称道,木盒和竹盒在燕尾槽结构中常见的毛刺、缺口等缺陷没有看到,而且极其工整,个人觉得唯一不足的是发音窗注塑不太好。使用时上下暗板抽出没有什么阻力,但玻璃有一定的阻滞,不用担心玻璃会自己滑出摔破。需要说明的是此盒在改变环境湿度时活动部件的松紧度会发生变化,估计竹盒也有类似的情况。
此款虫盒上抽板的图案不只一种,我所知道的有双鱼、花瓶、文字浮雕等可供大家选择。
Re:介绍张圣的一款木盒
生态兄的沙发,我做! 生态兄,这款,还是买了!张圣的盒子,还是不错的。量多,虽然不具收藏把玩价值。
最近我看了看几个张圣林的盒子,做的非常紧密。
记得以前,张盒子松垮垮的。
养虫,实惠的很。
支持生态兄!
张圣林先生能把虫盒,做成这么大的规模。此人有点不简单!
第一次买木盒。挣扎了几天还是买了,到手后感觉比想象的好。包邮的价格,感觉还是不错的。养虫把玩而已。 最近我也喜欢红木的盒子,
盘了也很润的。不比竹盒差!
不能小看张圣林!
说到盘还是盘葫芦或核桃,手感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