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珍集》之 【拾壹】 —— 诗书文采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不朽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世界闻名的唐代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形式多种多样的,风格丰富多彩。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 ,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诗体,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自幼喜爱唐诗宋词的果酱,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套以《诗书文采》为主题的笼具——黄峰制 紫光檀推光漆嵌银丝唐诗装饰牋绣眼笼一套。 【笼腔】
果酱之所以收藏此套笼具,认为它有一下几大特色:
1、材质特别
其实,大叶紫檀跟紫檀没有直接关系,是市场中为了提高其身价而编出的俗语。所谓大叶紫檀在植物学中成为卢氏黑黄檀,在《红木国标》中称为黄檀属黑酸枝木。产于马达加斯加。大叶紫檀其纹理和特性与小叶紫檀极为相似。但其纹理较小叶紫檀粗,牛毛纹长、直、多,颜色较浅些,打磨后有明显木线,有点像云彩山纹。而小叶紫檀是豆科的一属,多产于热带。小叶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径多在20厘米以内,再大就会空心而无法使用,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紫黑,有的黝黑如漆,几乎看不出纹理,若有,也是虎皮状横纹。
南笼多用竹制。但这些年,随着笼具收藏热的兴起,各种名贵材料例如海黄、紫檀、甚至XY制成的笼具也都不再难得一见。虽然果酱也有一张小叶紫檀的亮笼,但成套的大叶紫檀的笼具并不是很多,果酱觉得也有一定的玩赏价值。
2、工艺特别
此套笼采用了推光漆工艺。说到推光漆器,其历史非常悠久,在唐朝推光漆工艺基本形成,到明清时已具相当规模,开始出口到英、俄等国。 我国传统推光漆涂饰多采用黑色推光漆,其涂层坚硬耐磨损、耐酸碱、耐寒热、耐腐蚀,而且保光保色性好、附着力也很强。古人常用钢瓦灰浆、腻子、水砂、油蜡等材料对器具及漆膜进行反复研磨,使之如镜面一般平整光滑,呈现出一种乌黑晶莹般的光泽。古人还经常在推光漆的器具上嵌以金银丝、螺钿、彩绘予以点缀,与漆面交相辉映,给人一种金碧辉煌、豪华典雅之感,可谓中国古典涂饰技术的精华。
推光漆工艺使用在笼具上也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京津一代的北笼上比较常见,而在江浙笼具中则比较少见。江浙一带通常给笼具(一般为养笼)涂上生漆,主要是为了使笼具经久耐用,避免阳光、水份以及鸟粪的腐蚀。因此,个人觉得这套推光漆绣眼笼还是比较少见的。
3、装饰特别
此笼除了笼丝以外,在其门花、笼门、立柱、顶帽、顶档、腰档、笼脚、跳棒、克风、果叉、虫盒、杯托等处全部以银丝进行了镶嵌,图案包括福到眼前纹直线纹、回纹、金钱纹、寿字纹等等。板笼顶部镶嵌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图案。比较傲特别是在底档上,高笼用银丝镶嵌以篆体了唐代诗人崔颢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黄鹤楼》。捧笼诵读,触景生情,让我这个在武汉工作的外地人别有一番滋味。
高笼: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板笼底档分别镶嵌了七言绝句,分别是杜牧的《山行》和张继《枫桥夜泊》。
板笼: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笼钩】
为了搭配此笼,我专门收藏了一把南京制钩艺人陆克宁的方盘四方直臂和尚头绣眼钩。此钩方圆之间竟然雕刻了四首唐诗,果酱记录在此与大家分享。
钩盘:
《吴楚东南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钩臂: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钩首外侧: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钩首内侧:
《鸟鸣涧》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杯】
鸟杯一板一亮,器型略有差异,图案为粉彩万花不落边纹,视觉效果热烈而明快,与黑色推漆既遥相呼应、又形成一定反差;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没有抢了笼子的风头,可谓“万花丛中过,落叶不沾身”。
【扳指】
扳指同为大叶檀嵌银丝,由于没有使用推漆工艺,色泽上不如笼身有质感,不是很满意,先用着,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换掉。呵呵! 待续。 待续。 待续。 待续。 待续。 THE END. 谢谢观赏!请多提宝贵意见! 来看看顶一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