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虫返璞归真的讨论
现在群中很多虫友都流行散养,模拟鸣虫野生的环境。可是我觉得野生的鸣虫在被我们饲养时,食物并没有贴近自然生态。
大家总是习惯或者喜欢用泡饭、南瓜、苹果、毛豆、皮虫等去喂各种鸣虫。
可是大家是否想过,这对于野生鸣虫在野外生存,是多么不切实际的食物?难道野生的鸣虫会吃田里的稻米?会爬上苹果树啃苹果?会钻进豆夹啃毛豆?可以理解,这些是虫友们把它们当宠物饲养时才这么喂。
今年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在流行模拟野外环境的散养状态中,是否可以让他们的食物也“返璞归真”,本人估计所有鸣虫在野外应该都以各种适合自己口味的杂草为主食,偶尔或者很少很少能有几只比他们小的昆虫当辅食吧?按现在虫友们的喂食,估计他们多数应该生活在稻田、菜地和果园才对哦!
这个问题我一直想得不是很明白,请各们虫友们来讨论一下吧。 呵呵!楼主说的有道理!
我也说一点我的拙见! 我们喂养鸣虫,喂黄豆、苹果、饭粒什么的,我认为都是有营养的食物!我们人为什么吃这些东西?就是因为有营养,对我们身体好! 这些东西就算为给虫,我想最起码也不会起到反作用,最起码不会让它们中毒或者生病吧?
它们在野外,肯定是像吃也吃不上这些干净又有营养的食物的!
我认为唯一不如野外的就是环境,比如说 土。 我想把虫子放在盒子、葫芦里,应该没有在 土地上 效果好!就像人要是天天待在温室里,身体一定不会健康的!
在有可能的基础上,为虫子们精心制作一点尽量靠近大自然的工作是可以的! 个人认为鸣虫的价值在于鸣叫,而不同的虫具与相应的鸣虫相互配合使用会给鸣虫的鸣叫带来不少的变化与增色,这就是玩鸣虫的乐趣。当然每个人养虫的乐趣会有个体的差异,有的朋友的乐趣是通过对鸣虫的饲养看着它由小到大蜕过程获得的,有的是对相应的鸣虫繁育获得的,有的是为蓄养更多种类的鸣虫而获得的……但我们不应忽略鸣虫的根本价值就是鸣叫的好与坏。
您说的食物问题其实您是钻了小胡同了,您看我们蓄养鸣虫为了就是能更好更长时间欣赏它们的鸣叫,为啥我们手中的野生或人工繁育的鸣虫都能比大自然中的同类生活的更长时间呢?这就我们养虫的手法与大自然中的“自谋生路”的不同了。我们喂些好的食物也是为了延长鸣虫的寿命从而能更长的欣赏它们的鸣叫吧。归根结底就是我们追求鸣叫效果的驱使。
如果追求真正的生态价值,应该将鸣虫放归野外,在家或外出用心去聆听鸣虫的叫声,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喂草不是不行,但是草干的快,每天还要去摘草,而且细菌多不卫生。喂泡饭,苹果南瓜什么的都是对虫子有好处的食物,再说了现在很多人都在用生态缸模拟大自然来饲养。你是多虑了。 我在家楼下院子里已经放了很多虫了。哈哈 引用第2楼痴匏轩于2009-08-17 08:58发表的 :
个人认为鸣虫的价值在于鸣叫,而不同的虫具与相应的鸣虫相互配合使用会给鸣虫的鸣叫带来不少的变化与增色,这就是玩鸣虫的乐趣。当然每个人养虫的乐趣会有个体的差异,有的朋友的乐趣是通过对鸣虫的饲养看着它由小到大蜕过程获得的,有的是对相应的鸣虫繁育获得的,有的是为蓄养更多种类的鸣虫而获得的……但我们不应忽略鸣虫的根本价值就是鸣叫的好与坏。
您说的食物问题其实您是钻了小胡同了,您看我们蓄养鸣虫为了就是能更好更长时间欣赏它们的鸣叫,为啥我们手中的野生或人工繁育的鸣虫都能比大自然中的同类生活的更长时间呢?这就我们养虫的手法与大自然中的“自谋生路”的不同了。我们喂些好的食物也是为了延长鸣虫的寿命从而能更长的欣赏它们的鸣叫吧。归根结底就是我们追求鸣叫效果的驱使。
如果追求真正的生态价值,应该将鸣虫放归野外,在家或外出用心去聆听鸣虫的叫声,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同意痴版的见解,我们饲养鸣虫从中不仅听鸣赏音,更多的学习如何延长鸣虫寿命,如何使心爱的虫子陪伴我们更长时间,如果食物回到杂草一类的话,那我不认为是返璞归真,而是倒退~~~ 对楼上的话深有同感。 就别养虫了,就返璞归真了 养就要养好,你看现在的人是不是比过去的人寿命长。 楼主的话题不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