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话凉面~~
“头伏饺子二伏面。。。”这句话很多人都应该知道吧,天气闷热不想吃饭,更懒得做饭!在这个“伏天”咱就唠唠凉面吧。。。一碗爽口而又制作简单的凉面,正好可以迎合“伏天”的天气。我常见北京的延吉冷面馆,新川面馆,每到这个时节,全都挤爆人群。凉面早在唐代就在中国被发明出来了,而且据说还是武则天发明的。传说唐代武则天未入宫之前,由于武则天与情人吃山西面时烫伤了舌头,于是两人便研究出凉面的新吃法。现在的凉面又称“过水面”,古代却称之为“冷淘”。
大诗人杜甫曾写有《槐叶冷淘》一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敷……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诗人所说的“槐叶凉面”,是指用鲜嫩的槐叶汁和面后而制成的碧绿面条,绿色本身就是冷色调,再加上煮熟的面条过水而淘,自然会更给人以“凉”的感觉。
面食本是北方的强项,然而制作简单的凉面,佐之以各地的制作方法,口味习惯,食材,也花样繁多。我知道的有四川“红油凉面”,陕西的“狗肉凉面”,山东的“麻酱凉面”,广东的“鸡蛋凉面”,上海的“粗条凉面”,山西的“柳叶凉面”,天津的“打卤凉面”,北京的“素什锦凉面”,兰州的“清汤牛肉凉面”,湖北的“炸酱凉面”等等。 但是这些很多都因为我是回族所以没有吃过,唯有北京的芝麻酱凉面我是情有独钟,下面我就说说我所了解的芝麻酱凉面吧。
小的时候在北京旧城的大杂院里住,每到夏天都能看见院里的老少爷们“左手捧一大碗凉面,右手拿筷子,时不时的攥着一根黄瓜津津有味”的情景,可惜现在很难见到了。北京人吃芝麻酱凉面,必备的要有拌好的芝麻酱、花椒油、蒜蓉汁、老陈醋、黄瓜丝,依个人口味还可以备上芝麻盐和心里美(萝卜)丝。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只能用电风扇吹煮熟过了水的面条,吹过的面条爽滑而不粘腻。那凉面一入口,首先感到的是凉,接着就是麻酱香、花椒香、芝麻香,还有蒜香、黄瓜香(当然现在的东西都是化肥催出来的,这些香味很难再有了)。芝麻酱要用开水兑盐晾凉了,一点点的兑,待水分渍入酱里,用筷子一个方向慢慢的搅,拌至稀泥状就行了,吃芝麻酱凉面还得有醋和蒜,醋有提味、蒜有杀菌的作用。哈哈,这就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家常面食,我很喜欢。。。 天热吃“凉面”确实不错! 来尝尝乘版的凉面。 一同分享 谢谢话凉面~~ 夏天最喜欢吃的就是两面。 芝麻酱凉面吃着爽 伏天吃凉面,爽! 好吃,易消化。。 谢谢话凉面~~ 伏天吃凉面,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