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翅灶蟋的小秘密
自从上次在渭南市水中天茶馆发现大量灶蟋后不久,又在茶馆附近街边的大花盆小发现了它们的踪迹,经过连续几天出击,终获得成虫两公一母,若虫两只。最小的若虫估计刚刚孵化,跟我们见过的最小的蚂蚁一样大小。这五只灶蟋可是我的宝贝,去年冬天在淘宝买了一批卵,可惜自己经验不足全军覆没了,可想而知我对这些小家伙的喜爱。我用一个最大号的瓜子桶,里面铺垫一层土,放了些折叠的马粪纸,上面蒙了层窗纱,做了个简陋的生态缸,小缸就放我的床头柜上面,现在观察了二十天了,终于发现了一些它们的小秘密。1、灶蟋的鸣叫大致有三种,第一是在发现别的雄虫时会发出据有威胁或者驱赶对放用意的叫声,声音短促并不连续,一般只会连续五六声既停下。第二是大家记忆中的亮叫,金属感极强,连续不断细碎的声音非常好听。最后还有一种声音听过的可能不多,因为声音特别小,小到比耳边的蚊子声音还小,节奏像马蛉的拖音,我认为这是公母在一起时求爱或者交流的声音。
2、习性。灶蟋白天在掩体下,夜晚会出来四处乱跑觅食,食物很杂,喜欢肉食,对于蛾子尤其喜爱,且表现的很强列的嗜肉性,我曾经观察到它们会争抢蛾子,会在发现其它虫子靠近时将蛾子迅速拖走,就连那只蚂蚁大的若虫在发现蛾子后也表现的出奇的兴奋,蛾子被别的虫拖走后它居然非常兴奋的四处寻找,蛾子因为还没有彻底死掉,腿在动,小灶蟋根本不怕,爬在那里直接开是啃了,简直就像在捕猎。另外,灶蟋善于挖掘,前腿和灵活的脖子都是它们掘土的工具,动作非常的伶俐老练。
(帖几张图,这些都不是我拍的。雄虫是西安陈老虫的图片,雌虫图片出自原生态的帖子。)
先发这些吧,总之每种蟋蟀有着自己独特的习性,等在有了心发现了再继续总结。 不错!期待再次爆料。
像我这样没有玩过的也有个了解。 谢分享.图文并茂,再加视频就更完美了. 观察心得值得鼓励,支持
声音听的很仔细,但灶蟋的叫声谈不上什么金属声吧呵呵
还有你这个有关习性的观察所得有一点我觉得是有偏差的,灶蟋不善挖掘。挖掘行为确切的讲是因为你布置的缸不到位,虫不得以而为之,野生环境下灶蟋都喜干燥通风的环境,多选择石头缝,墙角瓦片,落叶之类的天然屏障居住,不会去挖土,挖土可视为蟋蟀类虫的本能共性,不奇怪,灶蟋的饲养完全可以脱离泥土。 引用第4楼无弦琴于2012-07-26 14:13发表的:
观察心得值得鼓励,支持
声音听的很仔细,但灶蟋的叫声谈不上什么金属声吧呵呵
.......
金属感的声音我看不但有而且很强。所谓金属感,我理解为声音频率较高,清脆,把摇动金属小铃铛的声音可以作为标准,竹铃叫声相比没有金属感,大黄叫声相比拥有金属感,按照这个标准,灶蟋的亮叫声音不但有金属感,而且属于穿透力很强的那种。我曾经在街道上仔细听过,一只灶蟋在路边花盆下发出的叫声频率高且响亮是远超过常见的棺头、斗蟋蟀鸣叫。另外关于挖掘,在青砖铺地的茶馆,每间包间的墙角,青砖间的灰土几乎被灶蟋掏空。我在家观察发现,灶蟋头虽小,但脖子异常灵活,下颚象一个耙子,一铲一拨一块土就被刨开,前爪会高频率的刨土,就像挠一样,非常的专业。这些行为明显不是不得已而为之,从短短几天我的小缸被翻腾的样子来看,这些行为明显是一种习性,恰恰是要区分你所说的我们对于灶蟋认识的那样,它只钻现成的缝隙,不善于挖掘,这显然是个误区。还有,我提到的也仅仅是善于挖掘,并没有说灶蟋善于营巢,你的提是也可能因为你看错了吧。 进来学习!不过这东西问道不太好闻 很久在西安没有看到了,什么时间到西安带点。
回 5楼(东头大亨) 的帖子
可能各人理解不同吧呵呵,灶蟋声音叫的好听,但叽叽叽的叫声比较脆,音频不算高我这里的不善挖掘,理解为不喜挖掘更确切,是我用词不当 了解了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