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海南黄花梨手钏与假货的辨识
http://牋越黄手钏径25mm,全重58克。牋牋牋 牋
第一幅图片为全图, 第二、第三幅图片为手钏的两面。
海南黄花梨手钏系选用极鲜见的一等紫红色黄花梨老房料,手工精制而成,所以规格并非常规尺寸。孔径为2.3mm,十一粒直径为26.2mm重117克,三通直径29mm,重13克,加佛头与小珠子总净重140克,再加皮筋穗头全重142克。
牋称重图
牋
此两副图片为手钏未穿图,系用闪光灯拍摄,可见珠子与珠子之间互相
衬呈现多处亮点,体现优质真品海黄的莹润与高光。
牋此图系在自然光下拍摄,莹润之高形成多处光晕。
牋 11粒珠子和佛头系一块料制成,三通为单选一料制成,树脂沉积线形成一日、一月,虽为巧合,恰如日月升平。另外此图供考察材质真伪,并观察稀疏的深紫色实鬃眼和清晰的浅色生长线。
所有图片均为原貌。
时下所谓海黄手钏充斥各类市场,多以越黄树根和树枝制成,其材质低劣所以外在表现难以望真品相背,差异有四:
一·海黄比重大,材质坚重,多有实鬃眼和半实鬃眼。越黄比重小,即使比重最大的根料也是稍大于1,无实鬃眼。
二·海黄由于密度大出光后莹润有加,越黄由于密度小出光再好亦无莹润感。
三·海黄料均为树干,珠子两端的横截面可见弧度极小的年轮线。越黄珠子多为根料或树枝直径很小,所以珠子两端的横截面呈现弧度极大的年轮线。
四·海黄目视时可见清晰的浅色生长线;越黄在目视时浅色生长线不可见,借助2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可见。
海南黄花梨与越黄之相较:
牋海南黄花梨 顾名思义因其产于海南而得名,又名降香黄檀,中药学归入降真香,但就木材材质而论,泰国与越南所产的降真香与海黄大相径庭。 降真香:性味:辛、温,归经:入肝经,功效:行瘀止血,主产于越南、泰国等国 。中药学之所以把不同产地、不同种的花梨木归于一种药材,是以此类木材的香气而入药 ,显而易见与材质的优劣无关。牋牋牋牋牋牋牋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诚如晏子所言,尽管海南与越南相距不远,海黄与越黄的品质却不可同日而语。海黄质坚重,一等海黄的比重在1.1至1.18至之间,越黄的比重多在1以下,低劣者小于0.8,硬木类的密度是重要的指标之一,因为密度越大材质越致密,出的包浆越厚重,而越黄因其密度低包浆非但难以望海黄项背,与老红木(酸枝比重为1.05)相较亦相去甚远,即使是硬木中品位较低的草花梨的比重也远大于海黄而沉于水。海黄鬃眼稀少,而且多有树脂沉积的实鬃眼和半实鬃眼,放大镜下可见锃亮的树脂沉积物,不同于金星金线紫檀鬃眼的色素沉积,因而海黄的包浆远比紫檀厚重莹润,海黄径切面的每个鬃眼多呈不规则形,弦切面的鬃眼较长,布局不规整(特别是材质四等以上的,本人将海黄材质分为十等)而无有序的排列。越黄因其生长较快,鬃眼密集而形成矩式排列,组成一定的图案,而且没有实鬃眼。海黄三等以上木材的鬃眼由于树脂的沉积,其鬃眼成为半实或实鬃眼,呈现黑色、深紫色、宝石红色、深枣红色、红黄色锃亮的鬃眼(刨子刨出的平面上),一等材的深色鬃眼在三成以上,这是判断海黄等级的指标之一。牋牋海黄的香气令人恬静、安逸,有的散发出诱人的奶油甜香味,诚然这是匠人独享的,因在制作时散发的香气最浓,完工后数日香气极其微弱。越黄的香气怪异浓烈,与清凉油的气味相近,制作时有刺鼻的感觉,闻后使人很不舒服。牋牋海黄的夏季浅色生长线和深色秋季生长线十分清晰,排列密集,一等材每毫米应在五道以上,即三年直径的增长略大于一毫米。越黄生长较快,较之海黄年轮阔大,但是没有浅色的夏季生长线(裸视时),这是区分海黄与越黄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人曾经伐木五秋,管窥蠡测以为:普天之下,百木中之佼佼者皆生长缓慢,速生者无一良材。若以“鬼脸”论海黄之真伪,乃为大谬,“鬼脸”形成的原因是海黄深色树脂沉积线起伏跌宕所致,多为一圈不规则深色树脂沉积而成的,其状如地形图,因其形成原因特殊所以海黄鬼脸甚少,可以参考明清海黄家具。而越黄手钏多为树根和枝杈,由于色素沉积线密集,制成的手钏如同花狸豹,辩称“整体鬼脸”,其实恰恰证明是越黄,明清家具与零部件无一木有此特征。历史上中国四大硬木的排列是:紫檀、黄花梨、鸡翅木、乌木,就材质而论,黄花梨的材质优于紫檀,因黄花梨所含的色素、胶质物远低于紫檀,而木纤维和树脂含量却远胜于紫檀,且木材开裂亦逊于紫檀,但是海黄由于色素含量小年代久远之后有的会褪色,恰如诚意伯曰:有高山必有深谷。 自明朝开始采伐黄花梨制作器具,延续至清末,由于产量小而产地只局限于海南,海黄资源日益枯竭。至清末民初时即已绝种,物以稀为贵,而且海黄具有其它硬木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致使本来屈居紫檀之后的海黄位居中国四大硬木之首,价格亦步步飚升。本人接触硬木二十余秋,未见一块新料,而越黄却未见一块老料,越南曾是毗邻大清的附属国,先人对于诸多门类的研究非今人所能及,故臆以为,先人之所以弃越黄而不用,概因其材质低劣之故。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关于探讨海黄的节目中,海南植物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谈到,在海南的山上展开了拉网式的搜寻,希望寻找到昔日伐过的树根,然而却是一无所获,从本源的角度证明了海黄的消亡。牋以上为本人研究硬木二十余秋的一点愚见,犹望藏友指正。牋牋牋牋牋牋 著作权所有,请勿引用转载。
若以“鬼脸”论海黄之真伪,乃为大谬,“鬼脸”形成的原因是海黄深色树脂沉积线起伏跌宕所致,多为一圈不规则深色树脂沉积而成的,其状如地形图,因其形成原因特殊所以海黄鬼脸甚少,可以参考明清海黄家具。而越黄手钏多为树根和枝杈,由于色素沉积线密集,制成的手钏如同花狸豹,辩称“整体鬼脸”,其实恰恰证明是越黄,
照此论,我以后就不再收,海黄,只收越黄,当然是花纹越多越好!鬼脸也是越多越好!
此图片拍摄于天津市沈阳道旧物市场,出售的是越黄根料,但是摊主直言所售就是越黄,每市斤1000元。 虽然全世界的植物学家无一人将越黄命名为黄花梨,但 所售与实物名称相同,乃为规规矩矩经商。
此亦为沈阳道小摊,所售为越黄根料,每市斤1500元,却堂而皇之的标以“海南黄花梨”,乃为不道。 楼主慎重,您的第一串可能是越黄,第二串愚见就未必是黄了,纹路不见海黄的轻灵、舒雅、清晰、多变等特点。 不错 欣赏了学习了 引用第3楼魔之左手于2012-07-24 19:47发表的:
楼主慎重,您的第一串可能是越黄,第二串愚见就未必是黄了,纹路不见海黄的轻灵、舒雅、清晰、多变等特点。
第一串若是按海黄(价格)卖,我肯定不会买!若按越黄(价格)卖,我基本也不会买!因为这纹路不喜欢!
第2串就更不会考虑了! 学习!!!!!!!!!!!!!!!!!!!!
回 3楼(魔之左手) 的帖子
连看帖子都如此懵懵懂懂,余者何及!回 5楼(玩的一般) 的帖子
又一位连看帖子都如此懵懵懂懂者,余者何及!Re:回 5楼(玩的一般) 的帖子
引用第8楼智空子于2012-07-25 10:57发表的 回 5楼(玩的一般) 的帖子 :又一位连看帖子都如此懵懵懂懂者,余者何及!
我知道你第1串标的是越黄,我的意思是像这样的纹路不管是海还是越我基本都不会考虑买!而第2串就根本不会考虑买,不管是什么价!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喜好,与别人的想法看法无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