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jam 发表于 2012-6-27 09:55:40

梅雨天来了,您知道入梅出梅的标准吗?

牋牋牋牋入梅的标准其实比较复杂,但一般来说,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以南地区有大片降雨区存在,南方北纬20度附近有副热带高压顶着不让雨区南下,造成降雨区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来回徘徊,出现长时期大强度的降雨。天气形势出现这样的特点,差不多可认定为“入梅”。
  从大气环流特点分析,通常6月份开始,太平洋上空的副热高压增强,到了6月中旬副热带高压稳定在华南上空,其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伸展到江南上空,此时北方冷空气的势力也不甘示弱,北方冷空气与南方的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窄长的雨带,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民间把这一期间的连阴雨天气称之为“梅雨”,梅雨开始的一天即为“入梅”。一般在7月上中旬,随着副热带高压再次增强,梅雨带北移到淮河以北地区,即为“出梅”,“出梅”后盛夏开始,进入三伏天。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每年不尽相同,所以每年“入梅”和“出梅”也不一样。
  气象上的入梅,一般是将初夏季节连续出现6-7天以上阴雨天气、且日平均气温达到22度以上的第一天为入梅日,连阴雨结束之日称为出梅日。
牋牋牋牋而更专业的说法是:
牋牋牋牋1、入梅:
牋牋 入梅前五天,副高在120°E上的脊线≥18°N,且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平均气温≥22℃。入梅后头5天中必须有4天雨日(包括郊县气象站测得的雨日);若梅雨有分段现象,则每段梅雨结束后的气温均≥22℃。
牋牋牋牋2、出梅:
牋牋 梅雨结束前后,120-130°E间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至26°N或以北,且日平均气温≥27℃,最高气温≥30℃,且连续6天以上无雨。以后再出现连阴雨,属“夏雨”,不属“梅雨”。
  
牋牋牋牋但是,日历上的所谓“入梅”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是根据“干支记日法”来推算的,它是把“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入梅”的时间总是分布在6月6日至6月15日之间,“出梅”的时间在7月8日至7月19日之间。
  因此,气象上的“入梅”和日历上“入梅”在时间分布上是不一致的,但在有的年份也可能碰巧在一起。

梅雨季节,大家别忘记照顾好自己的笼具!!

陆小坤 发表于 2012-6-27 10:11:12

标准不懂,也无意搞懂。但提醒须谢!

靖江花鸟 发表于 2012-6-27 11:29:31

谢谢学习了!!

雨王 发表于 2012-6-27 13:26:52

guhuikai 发表于 2012-6-27 14:13:34

石门卧牛 发表于 2012-6-27 15:23:40

来学习学习

西部侠客 发表于 2012-6-27 15:30:06

学习了!

享受飞天 发表于 2012-6-27 15:34:51

学习了

球场小彭 发表于 2012-6-27 17:09:18

学习了

macjam 发表于 2012-6-27 17:27:52

谢谢大家鼓励。我也是听收音机说武汉昨天入梅,感到好奇才翻阅了资料,纯属现学现卖!呵呵!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梅雨天来了,您知道入梅出梅的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