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不上台咋办?········· 蒲城老郝
··百灵生活在自然界里,喜欢站在沙丘、土堆和高土岗等地势高出啭鸣和舞蹈。笼养百灵一般都能鸣叫,但未必都能登上人造鸣台鸣叫和表演舞蹈。原因 :一是笼内鸣台和自然界的地势高处有很大差异;二是笼内开始设台过高,百灵几次调不上,就不再上台了;三是鸣台安装不牢固,百灵上台遇到过危险;四是部分当年的小白灵还不到上台的时候。根据这些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训教:··第一,诱导上台。开始先设低台,拿喜欢吃的虫子,用竹签挑起,伸进笼内,举在台的上方适当位置,诱鸟上台吃食。在登上鸣台的基础上,巩固一段时间后,再增加一个高度。经过反复调教 ,就会登上理想的高度。还可设高10厘米、直径15厘米的超大鸣台,将虫子或麻子等放在台中央,百灵站在笼底能看到而吃不到,再美食的诱惑下,就会拼命上台吃食。
··第二,逼上台。一是设掩体:从鸟笼底圈开始,在笼丝外围上布或塑料纸,稍高于鸣台,使百灵站在笼底看不到笼外的环境情况。百灵总想看到笼外情况,这时就会被迫跳上鸣台,向外张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围逼,就会逐步养成上台的习惯。二是设吊缸,把食缸吊到高于鸣台旁边的适当位置,使百灵只有登上鸣台才能吃到饲料。在饥饿时百灵定会登台吃食。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养成上台的习惯。
··第三, 跳手训练。在驯养时,经常把手伸进笼内,伸平五指,逗鸟往手上跳。由低到高逐步升级,经过一段时间的跳手训练,只要你的手一伸进笼内,它就会跳到您手上。在训练时,要有意将百灵跳的落脚点引向鸣台,并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巩固。凡经跳手训练的百灵,一般都会养成上台鸣叫的习惯。跳手主要适用于幼鸟。
··第四,部分百灵在雏鸟期和换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上台,使人感到失望。但到春暖花开时,百灵发旺起性,原来不上的却不断地跳上鸣台鸣叫和舞蹈,有的还会成为勤台、恋台、高台百灵。
··另外,也有经过多种调教仍不上台的百灵,那就是惰性百灵了,这种鸟即使善鸣,也不善舞。养鸟要求高的人,一般淘汰这种鸟儿。 你有淘汰的吗?一块收藏。 怎不理我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