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饲养(综合版)6
锦鲤常见疾病穿孔病早 期病鱼食欲减退,体表部分鳞片脱落,表皮微红,外观微微隆起,随后病灶出现出血性溃疡,从头部、鳃盖、背部、腹部、鳍部直到尾柄均可出现。溃疡面大小不 一,依鱼体大小有所差异,小者如黄豆,二龄以上大金鱼溃疡直径有1-2厘米。有的病灶在腹侧形如一条被刀划破的伤口,又似打印病,其溃疡不仅限于真皮层, 而且深及肌肉,严重的甚至骨骼和内脏,酷似一个洞穴,故又称洞穴病。发病快,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盲到病原体侵入鳃部,鲤丝红肿成棒状,尖端有缺刻,肿胀有 的呈紫色,有的整个鳃丝呈苍白色,有的部分鳃丝形成血栓,以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二)病原体是鱼害粘球菌。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
此病是危害很大的传染病,1971年日本发现此病。每年从9月到次年6月为流引期,而10月到初冬水温较低时,为流行盛期。据了解日本友人赠送一批金鱼给 杭州,杭州动物园金鱼场饲养,未经严格的检疫措施,以致全长14厘米以上,二龄名贵金鱼900尾和12厘米3000尾亲鱼均先后患病。180口鱼池几乎每 日均有死亡,少则十余尾,多则五、六十尾,最多一日死亡一百余尾,情况严重,这是金鱼疾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用病鱼卵孵化的鱼苗,一个月后也开始发病, 其症状与成鱼有所不同,最初是尾鳍边缘出现白色粘液股分泌物,随即向前蔓延,布满全身,不久死亡;少数小鱼开始时,鳞片色素细胞被破坏,夫去光泽,体色转 白,然后脱落发炎,出现溃疡,此病仅发现于杭州。
(四)防治方法
1、经常投喂水蚤。水蚯蚓等鲜活食料,加强营养,增强对穿纪病的抗病力。
2、合理密养,水中溶氧量最好维持在5毫克/升左右,避免鱼浮头,以增强抗病力。
3、呋喃唑酮和食盐合剂浸洗。呋喃唑酮20ppm加食盐1.4%浓合液浸洗20-30分钟,每天浸洗一次,连续浸洗2-3
次,预防比治疗效果更好。
4、呋喃唑酮、食盐、高锰酸钾20ppm,浸洗10-30秒钟。适用于发病早期的幼鱼。曾有七万尾小鱼经浸洗后,生长发育良好,直到成鱼阶段,未见此病复发。
5、死亡的病鱼务必深埋并加主石灰消毒灭菌;病鱼池水用漂白粉10ppm浓度全池遍洒消毒24小时后方可排入下水道中。
锦鲤的水生菌症
经常听到“真菌症”这个用语,有很多例子显示,即便是以人类为首的哺乳动物,也很难治愈这种疾病。所谓“真菌”,主要是指藻菌类,或属于不完全菌类的水生 菌及线状菌。这种菌类附生于动植物的遗体上,并以遗体为营养来源,而长出线状的菌丝。这种菌丝属于未含有叶绿素的下等植物,根据学会的报告指出,菌丝的种 类有水生菌症等十多种。在此要探讨的是,从晚秋至越冬时期发病的水生菌症,亦通称为“覆绵症”或“覆泥症”。
喂食饲料和水质管理
已经到了水温开始下降的季节,这也是将锦鲤养得色泽漂亮,体型壮硕,可以享受成果的时候。在喂养蛹等高蛋白饵料时,穿着短袖衬衫可是会觉得微有含意 哦!要是水温降至摄氏22度以下,应尽早更换为普通饵料,为了让锦鲤更具鉴赏价值,最好减少饵料量。在此时期,如果勉强喂食过多的饵料,越冬时就会引发各 种脏器障碍症,而有饲养失败之虞。
一般来说,在三个月左右就要停掉扬色的饵料,而改喂普通的饵料,喂食量也要逐渐减少。这样,鲤鱼就可以养得非常漂亮。此时的必要条件是,饲养水应维持 良好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应该喂过许多饵料,排泄物量也不少吧!必须看看过滤槽是否发挥正常的功能?另外,昼夜温差大时,应设法把温差控制在摄氏2度左 右。调整新水的水量,也是一个方法。
发 病
这是经常存在于广泛水域的水生菌游走子(属于一种无性生殖的孢子,藉由鞭毛运动),附着于鲤鱼的外伤部分,而以其坏死组织为能量来源来繁殖,而引起疾病。此外,这种水生菌又称为是“腐物寄生菌”。
导致水生菌症的受伤原因,是粗暴地处理锦鲤、越冬时遭到鼬鼠、貂咬伤或亲鲤在自然产卵时导致的擦伤。水生菌就是在这种患部上繁殖。由于水产界遭到水生菌的损害非常严重,从养殖的鲑鱼、虾鳟到鳖,受害的范围极为广泛。为了预防起见,可使用防霉剂孔雀石绿。
症 状
水生菌症主要是发生在低水温(摄氏15度以下)的晚秋至越冬中。可是,在产卵时期的初夏,亲鲤在自然产卵时,有时也会因为毫无预期的树根或树枝等障碍物的存在而形成擦伤,如果不治疗的话,症状很快就会严重起来,亲鲤就会死亡,而蒙受重大的损失。要多加注意。
外伤部位一定会有坏死组织,以坏死组织为营养来源,附着在伤口的游走子会逐渐入侵周边组织,而使患部扩大。伤口部位会呈块状地长出水生菌特有的白而长的菌丝,看起来宛如是附着着白色的绵毛。因此,通称为“覆绵症”或“覆泥症”。
在慢性症状的例子中,碰触患部(触诊)时,会觉得锦鲤肌肉稍微僵硬,这是菌丝在肌肉内繁殖伸长的缘故。随着病情的拖长,菌丝还会更加伸长,而侵入重要的脏器之中。到了这个时候,锦鲤就会急速衰弱而走上死亡。
治 疗
防霉剂孔雀石绿对抑制水生菌的发育很有效果,因此从以前起,以鲑鱼科鱼类人工授精为首的养殖鱼业界,都喜欢使用防霉剂孔雀石绿来预防。色素剂在阳光照射下会急速分解,因此晴天在黄昏时,阴天在白天时撒放孔雀石绿,成为一般的常识。
[长时间药浴]:在每一吨池水中放入0.2~0.3的孔雀石绿的水池内,进行24~48小时的药浴。
请根据锦鲤的大小或症状来调整。如果长期间使用本药剂,有时会蓄积于锦鲤的体内,也有很多文献指出,孔雀石绿具有致癌的性质。因此,使用时浓度与药浴 时间会伴随着危险,希望各位应多加注意,同时小心谨慎地处理。对多数的锦鲤施以紧急治疗时,可使用本药剂进行药浴。至于肉眼可见的外伤患部,则必须赶快涂 上以碘为成分的Isodine。尽早治疗外伤,是爱鲤家的必要条件。
锦鲤在罹患开孔病和钟形虫病之后,肌肉的一部分会露出来。而且,在低水温时,也一样会附着游走子。因此,必须用脱脂棉去除患部的水分,接着涂上 Isodine液。不但具有杀菌、杀虫的效果,也可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的再生。
关于其他的治疗方法,对于患部比较小,体力尚未衰退的锦鲤,可在其疮部涂上数次的3%~5%的过锰酸钾溶液及Isodine液。这样一来,菌丝就会逐 渐死亡,同时也可以排除掉污物。因此,患部给人不清洁的感觉,也会慢慢消失。同时使用注射用的抗菌剂、强肝剂和维他命剂时,可以早日痊愈。可是患部僵硬, 太晚治疗的锦鲤,愈后的情况将会不佳。
使亲鲤孵化仔鱼时的注意事项
似乎有不少人对使亲鲤孵化仔鱼或培养稚鲤充满着无比的兴趣。想要培养稚鲤,首先要在产卵池内撒放石灰,来调整含有水生菌的水质。而且,还要使用除藻剂以抑制各种藻类的繁殖。要是没有经验的话,有时会惨遭失败。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不妨向前辈讨教。
使用自来水,细菌的数量会比较少。而河水或泉水中,则经常存在着水生菌的游走子。可是,即使是将良质的水注入产卵池内,经过五天之后,对培养稚鲤有害的多种生物,就会急剧地增加。
产卵预定日的一个礼拜前,在产卵池内撒放兼具调整PH值与消毒作用的适量石灰之后,当天就藉由阳光来使其干燥,一直到产卵日之前都不要撒放石灰。如果 使用除藻剂时,在产卵预定日的三个多礼拜前,就要停止这项工作。此外,在产卵预定日的三天前左右,也要停止注水的工作。将亲鲤放入水池内时,理想的水温为 摄氏15~17度。
自然产卵以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这段时期为目标,此时上空中会有大带状的的高气压来临。从产卵至孵化为止的数天,水温没有急剧下降等变化,是提高孵化率绝对必要的条件。因此,必须经常注意气象方面的资讯。
此外,亲鲤的产卵之前这一段期间,放养于水温不会骤然改变,大约是摄氏12~17度的水池内,每天喂食若干新鲜的田螺,来保持、增强亲鲤的体力与精 力。一旦气象条件接近理想状态时,三天后就是产卵预定日,应赶快把水注入水池内。而在产卵预定日的前一天早上(上午8点左右前),轻轻地把亲鲤放入产卵池 内。由于是晴天,从早上到黄昏为止,水温会上升摄氏5~6度。因此,水温通常是在摄氏18~23度之间,可以说是已经达到适合产卵的温度。
一旦达到这种优异的水温状态之后,到了下午五点左右,亲鲤就会开始心神不宁,而在水池的周围游来游去,寻找产卵的场所。这种行为称为“找巢行为”,雌 鲤特别积极。此时,如果迅速地将产巢(化学纤维制锦缎)放入池内,亲鲤在天亮的时候就会产卵,而在2、3个小时后结束。虽说产卵,但无精卵或停止发育的未 成熟卵却非常多,将成为水生菌的繁殖基地,而对有精卵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产卵预定日的前一天黄昏,一定要将0.3ppm的防霉剂孔雀石绿撒于水池内。
雌鲤如果发生“找巢行为”时,在翌日早上一定会产卵。但是,假如雌鲤的身体状况不佳,接下来的一整天就必须充分观察。另外,注水后第四天仍然没有产卵 的话,就必须放弃,而换掉产卵池的水,重头开始!注水之后,经过很久才产卵时,要是不使用防霉剂的话,不是孵化率显著降低,就是频频出现有害生物。因此, 有时连一尾稚鱼都无法存活下来。
锦鲤的痘疮病治疗
症 状: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斑点的区域不断扩大。致使病灶部位 的表皮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形状好似痘疮,因此称之为“痘疮病”。痘疮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会在原患病部位再次出现新的痘疮,最终 使锦鲤消瘦而死。
病源及感染原因:疱疹病毒。该病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当水温升高后会逐渐自愈。
治疗:
升高水温及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用氯霉素治疗,每尾病鱼肌肉注射25毫克,同时用0.2ppm氯霉素水溶液药浴,有一定疗效。
锦鲤春季病毒血症
病因
主要是由鲤鱼棒状病毒 所引起,是锦鲤饲养中常见疾病,只在春季气候逐渐变暖和时流行 ( 水温 13~20.℃ 左右 )。
主要危害一岁龄以上之锦鲤鱼,鱼苗和种鱼很少感染。 多发于露天的饲养池,室内鱼缸中饲养的,因水温变化不太剧烈,发病较少。在自然界中冷水期,此病呈现慢性,在春季水温回暖后则呈急性,死亡率较高。
防治办法主要是在冬季末期注意清理水池的沉积物,加强水源的消毒工作,定期换水以防止水质的剧烈变化。
锦鲤的尾鳍为何会溶解-溶尾症
一般而言夏天应是最不易发生疾病的时期。因为这时期的水温比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的繁殖适温要来得高,而且与春天或梅雨期比起来水温也较不易有急剧的变化。 但即使如此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夏天水温高,锦鲤的活动力增加,饲料也吃得多,容易造成水的污染,这便是造成氧气缺乏的原因,要多加注意。
侵蚀锦鲤的病原菌
在这里就来谈谈细菌吧。所谓的细菌是只有百分之一厘米大左右的单细胞生物,存在于地球的各处。当然在我们体内也有细菌存活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属大肠菌了。基本上细菌也属生物的一种,因此也就需要依饲食以进行增殖。
细菌的饲料虽会依其种类而有所不同,但其“饲料”却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细菌可分为好菌如具有水净化功能的过滤菌等,及对我们人体有害的病菌,而 其分别即是依细菌所食的饲料不同与其生活形态不同而来的。如过滤菌的饲料即是水中的阿摩尼亚,它们利用水中的氧气使阿摩尼亚酸化成亚硝酸或硝酸进行再利用 所生成的热能来进行生存。
而造成鱼尾腐烂或穿孔的病菌为何要侵蚀鱼儿呢?这是因为它们在侵蚀鱼儿的同时会释放出强力的蛋白质分解酵素(也就是消化剂)附着于鱼的身上,而鱼体的蛋白质会因这些蛋白质分解酵素而溶解造成鱼体的腐烂,而病菌就进食这些溶解的蛋白质。
鱼和人类都是将蛋白质吸收入体内后,于胃或肠中进行分解,而细菌却是于体外分解后再吸收入体内。这是因为蛋白质的分子过大,细菌无法直接将其吸收入体 内之故。另外大部分存于水中的细菌则是食用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如鱼粪或吃剩的饲料等),它们利用氧气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后,再利用所产生的热能 进行生存。
水中有着多少的细菌呢?
存于水中的细菌数量是依水中所含的养份,也就是有机物的量而定。例如在有岩鱼出没的澄清河川上游而言,其所含的细菌量大约一毫升只有100个左右,但 在被生活用排水所污染的下游处一毫升的细菌含量却可高达 10万个以上。污水中细菌存在的愈多,其所消耗的氧气量就愈多,使得水中的溶存氧气量愈少。
当溶存氧气量愈低,不要说是鱼,就连需依赖氧气生存的细菌都将无法存活,此时就会出现厌恶氧气的细菌(厌氧菌)。此类细菌即使没有氧气也可将有机物分解成沼气或恶臭物质等等。这些现象在以往的大都市的排水沟等可以见到 坐着摇椅慢慢欣赏。 欣赏了。 学习了 学习。 谢谢各位欣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