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城 发表于 2012-6-4 13:03:06

锦鲤饲养(综合版)3

锦鲤传染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心得
在家庭饲养锦鲤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有传染性的锦鲤疾病,这些疾病或者来势迅猛,或者纠缠不休,使鱼友们牵扯很大精力,打击鱼友们爱鲤的信心。很少有鱼友是水产专业出身的,大家遇到麻烦,往往去翻阅各种图书资料,按照上面的叙述对症下药后,却发现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那么,症结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在经历了同样过程后,总结了一些鱼病治疗的心得体会,即要从治疗环境,对症药品,康复药品三个环节进行综合治疗,这样才能提高鱼病的治愈率。
首先要声明的是,本文针对家庭饲养锦鲤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是在水体较小,鱼只较少,没有专业化正规化管理过程的情况下出现的鱼病,以及配套的治疗方法。相对于对锦鲤进行规模饲养的业者,也许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预防手段,笔者认为其方法与家庭饲养肯定有所不同,因此在此不做讨论。
一.锦鲤的传染性疾病分析
造成锦鲤的传染性疾病的因素,分为四大类,即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这四种病原体在水中如果大量滋生,遇到适合的发病条件,它们就会入侵到鱼体,引起锦鲤的疾病。另外,由于病原体的多样性,一种病原对鱼造成损害后,也许就满足了另外一种病原的发病条件或者入侵条件,因此锦鲤发病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往往是多种疾病同时爆发(如常见的松鳞病);或者即便及时治疗,却也康复缓慢(如烂鳍病)。
总而言之,这些病原体是交错作用,互为条件的,锦鲤在水中,也就是生活在病原的包围之中,病原体随时可以从一条鱼身上转移到另外一条鱼上,或者一种病原体引发其他病原体入侵。这种传染效率是很高的,即使在治疗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于这些病原体进行有效抑制,那么会大大抵消治疗效率,甚至导致治疗无效病情恶化。

二.锦鲤发病到治愈的过程分析
1.正常过程
在任何饲养水体中,细菌,真菌是大量滋生的,寄生虫与病毒也无法避免。而水质良好的水体中,这些病原体的数量是在一定的安全范围之下。同时,鱼只自身的抵抗力强,对于这些病原体具有抗病作用,鱼只表现出活泼,健康的正常状态。
如果把病原体数量理解为致病力量的话,可以推论,鱼体健康的状态,是致病力量小于抵抗力量的因素所致。
2.发病过程

根据上文推理,我们得到结论是,鱼体生病,或者是致病力量过于强大,或者是抵抗力量过于不足。详细划分,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2-1 水体细菌浓度过大,寄生虫入侵,病毒肆虐,导致致病力量强盛,鱼的抵抗力无法承受,于是产生病变。
2-2 鱼体遭受创伤,造成正常的病原体入侵,导致发病。例如真菌性的水霉病,以及鱼体受伤后的感染就属于此原因。
2-3水体病原体浓度过大,鱼体抵抗力衰弱,造成的鱼病迅速发作。这种情况最危险,但是往往治疗水体都是处于这种情况,所以治疗效果不是很好,甚至交叉感染。

3.康复过程 综合上述分析,治疗鱼病的过程,实际是削弱致病因素,增加鱼体抵抗力的过程。通过我们的努力,满足这两点因素的的要求时,鱼病的发展就受到抑制,鱼体进入恢复过程。
我们通过用药可以达到以上目的,但是,鱼体本身的完全复原,是无法用药物来直接促成的。世界上不存在那种可以自动修补伤口的药物,鱼完全恢复正常,还是需要自身的生长来修复肌体。进一步说,我们用药的作用仅仅能够达到上文的两个目的,为鱼体自身康复争取时间,创造环境。
三.综合性治疗办法介绍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治疗鱼病的多种方法都基于一个原则,也就是削弱致病因素,增加鱼体抵抗力。在这个原则上,我们再想办法促进鱼体自身修复,那么就能很顺利让鱼病快速痊愈。在笔者饲养锦鲤的过程中,曾经遇到多次鱼病,基于以上的原则,笔者对于各种治疗手段进行了尝试。最终总结了治病的三个必要环节,下文就对具体的操作办法进行介绍。

1.治疗的水体环境:在隔离治疗中,病鱼往往饲养在单独的小容器内。水体小,相对密度大,这是各种病菌滋生的温床。也许鱼只本身只患一种疾病,但是它的体质日益衰弱,是其他病原体尤其是病菌窥伺的对象,处于一个很危险的境地。所以,布置治疗用的水体环境很重要,这种环境能够抑制水体内部的病菌,防止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这种环境要具有稳定性,广谱抑菌性和温和性。稳定性使得环境不易失效;广谱抑菌性抑制水体内部的病菌,削弱致病力量;温和性使得环境对鱼体不致有太大刺激,不影响其他药物疗效,不起副作用。

以上分析略显复杂,在操作上却很简单,在水中按照正常用量投入适当药品即可。笔者常用的药品为食盐,呋喃西林,亚甲基兰溶液。
2.对症药品:在环境中的致病因素被抑制后,我们按照书里的介绍,对症下药。关于对症下药还有很多经验和手法,这一点不在本文进行介绍了。

3.康复环境:在以上两点都发挥作用之后,鱼体实际已经进入康复过程,为了缩短康复时间,尽快让鱼完全摆脱病态,我们还要在促进鱼体自身修复能力方面下一番功夫。
首先是充足的氧气供应。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病鱼非常重要,不但可以避免在高浓度药物或者腮病下引起的窒息,而且可以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快速排除体内毒素,把病灶的细胞代谢掉,快速生长新鲜的健康细胞。大量的氧气供应应该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
其次配合药物治疗,维生素C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可以促进肌体修复过程,提高鱼体的抵抗力。但是,维生素C不能过量投喂,否则会引起维生素C依赖症状。当鱼的治疗初期,开始投喂时,应本着适量原则,根据经验,应该是每两天一次比较合适。
第三是适当的食物供应。停食是人们对于病鱼的基本做法,这种做法对于控制鱼病的发展具有良好作用。但是当鱼进入康复期后,就不宜再继续停食,否则鱼体得不到修复自身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因此,此时应该恢复喂食,选择蛋白质含量低,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量投喂。每天一次即可。
综上所述,鱼病治疗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症下药的过程,其中包括一些辅助的必要成分。了解其中原理后,再根据具体病症和病情,对症下药,对于鱼病的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我们还是应该在水质管理上下功夫,保证鱼体健康为最终目标.
三.综合性治疗办法介绍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治疗鱼病的多种方法都基于一个原则,也就是削弱致病因素,增加鱼体抵抗力。在这个原则上,我们再想办法促进鱼体自身修复,那么就能很顺利让鱼病快速痊愈。在笔者饲养锦鲤的过程中,曾经遇到多次鱼病,基于以上的原则,笔者对于各种治疗手段进行了尝试。最终总结了治病的三个必要环节,下文就对具体的操作办法进行介绍。

1.治疗的水体环境:在隔离治疗中,病鱼往往饲养在单独的小容器内。水体小,相对密度大,这是各种病菌滋生的温床。也许鱼只本身只患一种疾病,但是它的体质日益衰弱,是其他病原体尤其是病菌窥伺的对象,处于一个很危险的境地。所以,布置治疗用的水体环境很重要,这种环境能够抑制水体内部的病菌,防止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这种环境要具有稳定性,广谱抑菌性和温和性。稳定性使得环境不易失效;广谱抑菌性抑制水体内部的病菌,削弱致病力量;温和性使得环境对鱼体不致有太大刺激,不影响其他药物疗效,不起副作用。
以上分析略显复杂,在操作上却很简单,在水中按照正常用量投入适当药品即可。笔者常用的药品为食盐,呋喃西林,亚甲基兰溶液。
2.发病过程

根据上文推理,我们得到结论是,鱼体生病,或者是致病力量过于强大,或者是抵抗力量过于不足。详细划分,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2-1 水体细菌浓度过大,寄生虫入侵,病毒肆虐,导致致病力量强盛,鱼的抵抗力无法承受,于是产生病变。
2-2 鱼体遭受创伤,造成正常的病原体入侵,导致发病。例如真菌性的水霉病,以及鱼体受伤后的感染就属于此原因。
2-3水体病原体浓度过大,鱼体抵抗力衰弱,造成的鱼病迅速发作。这种情况最危险,但是往往治疗水体都是处于这种情况,所以治疗效果不是很好,甚至交叉感染。

3.康复过程 综合上述分析,治疗鱼病的过程,实际是削弱致病因素,增加鱼体抵抗力的过程。通过我们的努力,满足这两点因素的的要求时,鱼病的发展就受到抑制,鱼体进入恢复过程。
我们通过用药可以达到以上目的,但是,鱼体本身的完全复原,是无法用药物来直接促成的。世界上不存在那种可以自动修补伤口的药物,鱼完全恢复正常,还是需要自身的生长来修复肌体。进一步说,我们用药的作用仅仅能够达到上文的两个目的,为鱼体自身康复争取时间,创造环境。
一.锦鲤的传染性疾病分析
造成锦鲤的传染性疾病的因素,分为四大类,即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这四种病原体在水中如果大量滋生,遇到适合的发病条件,它们就会入侵到鱼体,引起锦鲤的疾病。另外,由于病原体的多样性,一种病原对鱼造成损害后,也许就满足了另外一种病原的发病条件或者入侵条件,因此锦鲤发病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往往是多种疾病同时爆发(如常见的松鳞病);或者即便及时治疗,却也康复缓慢(如烂鳍病)。
总而言之,这些病原体是交错作用,互为条件的,锦鲤在水中,也就是生活在病原的包围之中,病原体随时可以从一条鱼身上转移到另外一条鱼上,或者一种病原体引发其他病原体入侵。这种传染效率是很高的,即使在治疗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于这些病原体进行有效抑制,那么会大大抵消治疗效率,甚至导致治疗无效病情恶化。

二.锦鲤发病到治愈的过程分析
1.正常过程
在任何饲养水体中,细菌,真菌是大量滋生的,寄生虫与病毒也无法避免。而水质良好的水体中,这些病原体的数量是在一定的安全范围之下。同时,鱼只自身的抵抗力强,对于这些病原体具有抗病作用,鱼只表现出活泼,健康的正常状态。
如果把病原体数量理解为致病力量的话,可以推论,鱼体健康的状态,是致病力量小于抵抗力量的因素所致。
锦鲤的必备药品
就算平时鱼友小心饲养锦鲤鱼,稍有不慎或天气变换,或许锦鲤鱼就会出点小灾小病,此时有下列必备药品的话,对于饲主来说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孔雀石绿
  ○性质:绿色金属光泽的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绿色,
  ○作用与用途:杀菌、驱虫剂。孔雀石绿是药用染料中抗菌效力强大的一类。
  注意:
  ●孔雀石绿决不可接触锌或镀锌的金属容器,因为它可以溶解锌,从而引起鱼急性锌中毒。治疗时应避光。
  ●孔雀石绿会引起鱼的消化道、鳃及皮肤轻度发炎,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孔雀石绿具有致癌作用,故人在操作时应保护皮肤,避免直接接触。
氯化钠(食盐)
  ○性质:白色四方形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中性,咸味。
  ○作用和用途:消毒、驱虫。低浓度对病原体的生长有刺激作用,浓度较高时,则能抑制病原体的生长,浓度高时可将病原体杀死。
  敌百虫
  ○性质:白色结晶体,有芳香味,易溶于水。敌百虫制品非常稳定,室温下密封可保存2年。在空气中易吸潮结块或潮解。在碱性环境中易于分解失效。
  ○作用与用途:广谱驱虫、杀虫剂,不仅对体外寄生虫有杀灭作用,对体内寄生虫亦有驱虫效果。
  注意:
  ●敌百虫药效和毒性因养殖方式、水质、鱼体大小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
  ●敌百虫毒性比其他的有机磷制剂低,但仍属于剧毒药物,操作和保存均应注意安全。
呋喃西林
  ○性质:柠檬黄色结晶性粉末,稍呈苦味,难溶于水。对光相当敏感,易分解,须在暗处存放。
  ○作用与用途:广谱抗菌药。
高锰酸钾
  ○性质:深紫色或古铜色结晶,无臭,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粉红色至紫色,在空气中不易分解。
  ○作用与用途:消毒剂、杀虫剂,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起氧化作用。
  注意:人在操作时注意保护双手,以免灼伤皮肤。
硫酸铜
  ○性质:为蓝色透明结晶、蓝色颗粒或蓝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作用与用途:杀虫剂、消毒剂。
福尔马林
  ○性质:含甲醛37%~40%、甲醇8%~15%的水溶液。无色澄清,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呈弱酸性,放置太久或5℃以下,易凝集成白色沉淀物,升温后可重新澄清,
  ○作用与用途:对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具有杀灭作用。用于锦鲤体表和鳃部的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并可用于水体消毒。
  ○用与用量:药浴,20~30ppm。
  注意:
  ●过量使用会对锦鲤产生毒性。
  ●人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眼、口鼻、手,以免被药液灼伤.
漂白粉
  ○性质:含氯消毒剂,白色颗粒状粉未,有氯臭,水溶液呈混浊状,碱性,遇水生成有杀菌力的HCIO和CIO-,对病毒、细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在水中作用时间较短,约30分钟左右失效。粉剂如不在干燥、密封、避光的条件下保存,也易分解失效。漂白粉有效氯在25%~32%,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低于15%则有能使用。由于漂白粉价格低廉,广谱高效,在鱼病预防和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作用与用途:用于杀灭水中各种病毒、细菌、真菌。由于水溶液呈碱性,也可起到调节水体pH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预防,全池泼洒,每月1~2次。冶疗,遍洒,使水体呈1ppm。
  注意:
  ●使用过量对鱼的体表及鳃部有强烈刺激,可导致浮头,严重时导致立即死亡。
  ●人在操作时注意保护口、鼻及手,以免灼伤皮肤及呼吸道。
亚甲基兰
  ○性质:为发亮的深绿色结晶或细小深褐色粉末,带青铜光泽,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能溶于水,具碱性,水溶液蓝色。
  ○作用与用途:杀菌、杀虫剂。用于防治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等。
呋喃唑酮(痢特灵)
  ○性质:黄色粉末,无臭,微苦,难溶于水。水溶液初为淡黄色,后逐渐加深。
  ○作用与用途:广谱抗菌药。毒性较低。用于治疗粘细菌性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烂尾病和由产气单胞菌引起的肠道病。
  ○用法与用量:药浴,1~2ppm,用于粘细菌病治疗,内服,一次量0.1~0.2克/公斤鱼体重,混入饲料中,连服3天,治疗肠炎病、烂鳃病等。
  ●注意:细菌易产生耐药性,不可长期使用。
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
  ○性质: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有吸湿性,极易溶解,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易失效。
  ○作用与用途:抗生素类药。用于防止鱼在运输时身体受到感染,也用于治疗鱼类外伤感染。
  ○用法与用量:药浴,400万~800万青霉素单位/m³锦鲤的必备药品
就算平时鱼友小心饲养锦鲤鱼,稍有不慎或天气变换,或许锦鲤鱼就会出点小灾小病,此时有下列必备药品的话,对于饲主来说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孔雀石绿
  ○性质:绿色金属光泽的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绿色,
  ○作用与用途:杀菌、驱虫剂。孔雀石绿是药用染料中抗菌效力强大的一类。
  注意:
  ●孔雀石绿决不可接触锌或镀锌的金属容器,因为它可以溶解锌,从而引起鱼急性锌中毒。治疗时应避光。
  ●孔雀石绿会引起鱼的消化道、鳃及皮肤轻度发炎,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孔雀石绿具有致癌作用,故人在操作时应保护皮肤,避免直接接触。
氯化钠(食盐)
  ○性质:白色四方形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中性,咸味。
  ○作用和用途:消毒、驱虫。低浓度对病原体的生长有刺激作用,浓度较高时,则能抑制病原体的生长,浓度高时可将病原体杀死。
  敌百虫
  ○性质:白色结晶体,有芳香味,易溶于水。敌百虫制品非常稳定,室温下密封可保存2年。在空气中易吸潮结块或潮解。在碱性环境中易于分解失效。
  ○作用与用途:广谱驱虫、杀虫剂,不仅对体外寄生虫有杀灭作用,对体内寄生虫亦有驱虫效果。
  注意:
  ●敌百虫药效和毒性因养殖方式、水质、鱼体大小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
  ●敌百虫毒性比其他的有机磷制剂低,但仍属于剧毒药物,操作和保存均应注意安全。
呋喃西林
  ○性质:柠檬黄色结晶性粉末,稍呈苦味,难溶于水。对光相当敏感,易分解,须在暗处存放。
  ○作用与用途:广谱抗菌药。
高锰酸钾
  ○性质:深紫色或古铜色结晶,无臭,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粉红色至紫色,在空气中不易分解。
  ○作用与用途:消毒剂、杀虫剂,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起氧化作用。
  注意:人在操作时注意保护双手,以免灼伤皮肤。
硫酸铜
  ○性质:为蓝色透明结晶、蓝色颗粒或蓝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作用与用途:杀虫剂、消毒剂。
福尔马林
  ○性质:含甲醛37%~40%、甲醇8%~15%的水溶液。无色澄清,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呈弱酸性,放置太久或5℃以下,易凝集成白色沉淀物,升温后可重新澄清,
  ○作用与用途:对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具有杀灭作用。用于锦鲤体表和鳃部的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并可用于水体消毒。
  ○用与用量:药浴,20~30ppm。
  注意:
  ●过量使用会对锦鲤产生毒性。
  ●人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眼、口鼻、手,以免被药液灼伤.
漂白粉
  ○性质:含氯消毒剂,白色颗粒状粉未,有氯臭,水溶液呈混浊状,碱性,遇水生成有杀菌力的HCIO和CIO-,对病毒、细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在水中作用时间较短,约30分钟左右失效。粉剂如不在干燥、密封、避光的条件下保存,也易分解失效。漂白粉有效氯在25%~32%,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低于15%则有能使用。由于漂白粉价格低廉,广谱高效,在鱼病预防和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作用与用途:用于杀灭水中各种病毒、细菌、真菌。由于水溶液呈碱性,也可起到调节水体pH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预防,全池泼洒,每月1~2次。冶疗,遍洒,使水体呈1ppm。
  注意:
  ●使用过量对鱼的体表及鳃部有强烈刺激,可导致浮头,严重时导致立即死亡。
  ●人在操作时注意保护口、鼻及手,以免灼伤皮肤及呼吸道。
亚甲基兰
  ○性质:为发亮的深绿色结晶或细小深褐色粉末,带青铜光泽,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能溶于水,具碱性,水溶液蓝色。
  ○作用与用途:杀菌、杀虫剂。用于防治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等。
呋喃唑酮(痢特灵)
  ○性质:黄色粉末,无臭,微苦,难溶于水。水溶液初为淡黄色,后逐渐加深。
  ○作用与用途:广谱抗菌药。毒性较低。用于治疗粘细菌性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烂尾病和由产气单胞菌引起的肠道病。
  ○用法与用量:药浴,1~2ppm,用于粘细菌病治疗,内服,一次量0.1~0.2克/公斤鱼体重,混入饲料中,连服3天,治疗肠炎病、烂鳃病等。
  ●注意:细菌易产生耐药性,不可长期使用。
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
  ○性质: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有吸湿性,极易溶解,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易失效。
  ○作用与用途:抗生素类药。用于防止鱼在运输时身体受到感染,也用于治疗鱼类外伤感染。
  ○用法与用量:药浴,400万~800万青霉素单位/m³

麒麟城 发表于 2012-6-4 13:17:24

..............

小桃花 发表于 2012-6-4 18:37:50

欣赏了。

和谐相依 发表于 2012-6-4 19:06:58

学习了

麒麟城 发表于 2012-6-4 19:26:13

谢谢各位欣赏、

大连小小 发表于 2012-6-4 19:26:18

学习啦

麒麟城 发表于 2012-6-5 01:25:12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锦鲤饲养(综合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