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四)
杂感之九有感写诗(1)
绮怀落拓共悲欢,叠感裁情入笔端。
几许流光收眼底,诗心一路品甜酸。
之十
有感写诗(2)
锤词炼字苦求欢,险韵寻生窄觅宽。
莫问文章多少卷,几番阑夜咏灯残?
之十一
题故居
兴衰几代沐尘烟,一任沧桑刻瓦砖。
丝雨轩旁花有意,和风窗外月无眠。
常吟古卷诗多韵,时感新坟岁少年。
去日鸿泥难觅处,犹摇老柳故园前。
好诗,拜读学习了。 意韵律俱佳,尤喜七律,信手拿来,无雕凿之痕。 正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欣赏好诗。
学习学习再学习。 两首绝句 既写了作诗时的艰辛 也透露出诗成后的欢欣个中趣味梦版自知也
激赏佳侓于平易中见出深情“去日鸿泥难觅处,犹摇老柳故园前。”真好学习了 拜读好诗,一句诗心一路品甜酸,道出艰辛与快乐
回 楼主(好人好梦) 的帖子
拜读了,好诗 几许流光收眼底,诗心一路品甜酸。拜读梦版佳作。阅后感触颇深,学诗、学词、学习就是苦尽甘来。经过艰苦的皱眉捧心写出来一篇文章,如果得到了书友的认可,那的确是喜悦。记得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到路上没有平坦的大到可走,只有不谓劳苦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问候版主,祝您快乐。 拜读学习了! 谢谢大家的欣赏。少小偏依祖父居,不亲功课亲古书。杂感中的《故居》是祖父一直居住的地方,自小就愿意和祖父居住一起。老人去世后,故居也夷为平地了,所以我对老人和故居有着很深的情感。如今老人和故居都不在了,所留下的就只剩门前的老树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