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 发表于 2009-6-17 16:57:07

关于核桃皮色的浅析

作者;幸运星



在文玩核桃的知识当中,皮色是最复杂的问题,也是最需要各种门类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的。
我这里所谈到的皮色问题,是指核桃经过长期盘玩导致核桃外皮所呈现的颜色。
文玩核桃的皮色问题,是核桃鉴赏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在鉴赏核桃的过程中,核桃皮色给予我们的感觉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核桃的品种、纹路、外形等因素,在我们开始盘玩前就已经决定了,只有皮色是我们在盘玩过程中可以把握和改变.因此,如果核桃品相的好坏是我们鉴赏力水平的体现,那核桃的皮色就是我们盘玩功力的充分体现


一、核桃为什么能变红
准确地说,不应当说“核桃为什么变红”,而是“核桃颜色为什么会变深”。红色只是核桃变色的一个过程,最多是其中一种广义意义上的颜色。我们经常见到的颜色有:肉色、粉红、大红、紫红、咖啡色、赭石色、深褐色,枣红色等等;盘玩时间短的核桃还可能呈黄色、桔黄色、黄褐色等等。核桃的皮色纷繁复杂的,没有两对核桃的皮色是完全一样的,可以说有多少只核桃就有多少种颜色。只是我们有时不能凭视觉完全区分罢了
化学现象
核桃颜色的变化完全是一种化学现象。就这个问题我曾经咨询过一些专修习化学的人士,也经过细心的思考和研究,其实核桃变红的现象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
我们手上的汗液主要成分是水、脂肪酸、无机盐、尿素、矿物质等物质。有些化学常识的朋友都会发现一种现象,任何物质经过氧化后,颜色都会变深,如:氧化铁的颜色是红色的,氧化尿素的颜色是蓝色的,氧化铜的颜色是蓝色的,任何无机物和矿物质的氧化后的颜色绝大部分的会比氧化前要深。上述的各种物质,经过人手的盘玩逐渐深入核桃的内层和表层下,重新组合成不同的化合物,随着长期的氧化,颜色逐渐变深。一张白纸,经过长时间的放置,颜色也会逐渐变深,变成黄色,甚至浅棕色。很少有物质,氧化后颜色变得越来越浅。 氧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核桃的变色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颜色变化的一般过程;
刚才说过了,颜色逐渐变深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这里主要是看氧化的过程时间。通常情况下是浅黄色---鹅黄色---浅红色---红色---枣红色---紫红色----浅咖啡色----褐色---黑棕色。完全是逐步的渐进的氧化过程。当然也有一些个例,这里讲的是通常情况下。
我们有经验的玩家都有这个经历,刚上手的核桃变化最快,几乎一天一个样,前一两个月变化最快,渐渐的颜色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而是越来越亮,越来越透彻,这和抛光的道理一样。这是因为,氧化的过程在开始阶段是很快的,一旦物质相对稳定,氧化就会变慢,只有其他的物质不断重新组合,才有可能继续氧化,氧化层一层覆盖一层,颜色也会越来越深,变色过程也越来越慢
   夏季和汗手为什么上色快
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所谓“大汗手”上色快,夏天上色快。这点是没有争议的。
这里面关键的因素就是手上的水分。众所周知:水是具有渗透性。水分可以携带着大量的矿物质、无机物等物质渗透入核桃表层内部,使之从深层次氧化。没有水分的帮助,核桃的氧化只会停留在表面,很难使核桃的颜色变深。水分越多,渗透进核桃内层的物质就多,核桃颜色变深就越快。
另外,水分还有重要的促进氧化的作用,例如:金属经常接触水,就容易生锈,反之则不易生锈。这点不难理解。
油对于核桃的作用也是这个道理,油的密度比水更小,但渗透性差一些,而附着性强,作用和水差不多,只是我们感官更光亮些罢了。但即使我们将核桃天天泡在油里,不和空气接触,核桃也不会变红。即使有变化,也是油本身的颜色。
关于核桃的晶莹剔透感
很多老核桃,都会显得晶莹剔透,甚至呈半透明状,看似玛瑙。如果得到这样皮色的核桃,每一个朋友都毫无例外的陶醉其中。
这个问题最复杂,这里真是说不清楚,我也是一知半解。总而言之,是核桃长期的氧化等作用产生了玻化和瓷化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分子结构更加紧密,那些导致不透明的空隙和自由电子不断的聚合、减少,才有可能使物质透明,玻璃、瓷器就是经过高压高温才实现这一点的。
核桃经过长期的氧化等作用,内部分子发生变化,就会形成类似瓷器和玻璃的半透明状。声音也会变得清脆,而且物质特性也会变“脆”易碎。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但瓷化成都不是判定年代的依据,几年的核桃也可能磁化程度很高,几十年的核桃也许没有一点瓷化的感觉。

二、关于包浆问题,
包浆这个概念始终是没有一个权威定论的。在文玩核桃界认识也不统一,有些朋友与核桃的皮色混淆在一起,这是肯定不对的。皮色和包浆尽管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体现出两个不同的概念。
包浆是文物、古董及其他文玩品经过长期的把玩,在自然条件下,表层呈现的物理和化学的综合反应现象,并形成一层类似“外壳”的物质层。
依靠包浆来确定年代是个十分专业,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这里绝对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完全要靠经验。文玩核桃也绝不例外,在鉴赏核桃的过程中,有些人拿十几年的核桃,硬是说是百年的老核桃,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核桃不象别的文玩品,具有标准器,可以参考。当前只能凭经验判断,这个经验只有看包浆,包浆是骗不了人的。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人,就算是能看包浆,也很难准确的断定核桃的年代。从这一点上看,给核桃准确断代,从目前情况看,还很难做到。
看包浆,主要是经验和感觉,掌握这个本领还要一点点天赋。这种知识是无法传授和交流的,主要依靠我们长期摸索和悟性高低了。本人也是略知一二而已。

三、色差
核桃产生色差是个常见的现象,有很多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所谓上百年的核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色差。
从理论上讲,没有颜色完全一样的核桃,但也不能理解成“世上的核桃都有色差”。只要颜色差异在正常范围内,就不能称之为色差。\"
产生色差的原因,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常见的因素就是核桃的皮质差异。这也是我们在挑选核桃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两只核桃皮质存在差异,产生色差是必然的。即使是一年而且同树的核桃,生长在树的不同位置,也会产生皮质的差异,进而产生色差。
通常情况下,皮质密度小的那只核桃,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皮质糠”的,颜色会上得比较快,颜色会深一些,但颜色发暗,缺乏光泽。密度高的那只,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皮质硬”的,会上色慢些,颜色也会浅一些。皮质密度小,物质就容易渗透至核桃内层,氧化程度就高,氧化速度就快,颜色变化也就越明显。反之,就会变化慢一些。因此,皮质问题是决定因素。我们在挑选核桃时,一定要仔细观看。这里有一个经验,供大家参考:买核桃的时候,用手攥、搓一会儿核桃,看是否颜色变化一致。点一滴水也可以,皮质“糠”的会吸水多些,颜色会更深一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核桃皮色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