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饲养日记
从网上看一段有关鹦鹉饲养的资料,发出来大家学习一下鸚鵡繁殖场饲养管理日记
鹦鹉饲养的环境需要清洁流通的空气,充足的日照等;要避免放置于闷热潮湿的环境;室外的鸟舍,则必须避免阳光直射,顶端需加盖较为宽阔可以遮阳挡雨的顶蓬,如有多余的空间,鸟舍的周围可以栽种些植物,即美观又能让爱鸟感觉置身于大自然中;做好蛇鼠防范以免爱鸟发生危险。
棲木的取材,最好选择铁制的磨指棲木,既可以避免因指甲过长造成脚趾变型折损、也有利於交配时公鸟踩背时的稳定性减少白蛋情形。棲木放置的高度最低以鸟尾不会垂到地面,配合饲料盒和水盒的位置为原则,较高的棲木可以提供鸟儿在夜晚休息时,处于至高点提供安全感,每根棲木的间隔必须能让鸟儿转身无碍为佳,在繁殖巢箱入口处必须提供一跟较短的棲木。
以鹦鹉的发育生长周期特性来分可以区隔为,雏鸟期、换羽期、以及繁殖期,必须充分掌握饲养管理技术。
雏鸟期
饲育箱內建议用麦麩皮垫底,除了能取得保温效果外也不怕雏鸟吞食造成嗉囔堵塞的情形,幼鸟饲养箱初期温度应该控制在33度\35度之间,以后视成长情况调降温度。调和鹦鹉奶粉要依照幼鸟出生的天数不同,消化状态,由淡至浓。每日需喂食数餐,奶粉的温度以摄氏39到4 度为佳,绝对不能超过摄氏42度,以免烫破幼鸟的口腔及嗉囔,每次喂食前需确认幼鸟已完全消化,切莫急着给予喂食,以免得到嗉囔炎。当雏鸟长成约二个月左右,可以给予滋养丸让他们练习自行进食。
鹦鹉的雏鸟发育,可以区隔为绒羽期、针羽期、羽片期和齐羽期四个时期。
绒羽期雏鸟,未睁眼,全身除了少量羽外,只能勉强抬头。这时餵食需用餵食器轻碰鸟嘴,当雏鸟张嘴乞食时,一手轻扶鸟头、快而稳的把食料填入,每次餵食到雏鸟不再张嘴为止,每天餵食8\10次。
针羽期雏鸟已经睁眼、体表开始长出羽轴,约出壳一星期。这时雏鸟已经会张嘴乞食,每次餵食到雏鸟嗉囔八分满为止,每天餵食5\6次。
羽片期雏鸟羽轴开始开出羽毛,约出壳二星期。这时候需注意食料的温度以摄氏39到4 度为佳,绝对不能超过摄氏42度,以免烫破幼鸟的口腔及嗉囔,也不可过冷以免雏鸟拒食,並且要增加食料浓度每次餵食到雏鸟嗉囔八分满为止,每天餵食5\6次。
齐羽期雏鸟羽毛已经覆盖大部分鸟体,约出壳六星期。这时除了每天餵食3\\4次流质食料外,可以提供成鸟食粮供其学食。
饲育箱內温度较高,特別合適病菌生长需及时清除粪便、勤换垫料格外注意清洁卫生。
换羽期
一般情况下每年在秋季时鹦鹉会进行换羽以期达到更好的保暖效果抵御冬寒,换羽的顺序,先从头羽和尾羽开始接著是颈羽、胸羽、腹羽、背羽、最后是翅膀。据观察得知光照、温度、环境安寧度、尤其是饲料营养比例会影响换羽。
充足的光照可以增加鸟体对钙质的吸收、適宜的温度能减少鸟体的热量消耗。此外鸚鵡在换羽期间比平时更加胆怯神经质性情烦燥,应保持环境安寧避免惊嚇;为了鸚鵡的换羽顺利需要適当的调整饲料含量比例。换羽期前十五天调高饲料的碳水化合物减少蛋白质含量可以帮助旧羽顺利退落;待旧羽开始退落时,改为供给高脂肪高蛋白质和多种维他命含量食粮可以起得羽毛柔顺亮丽。
繁殖期
鸚鵡繁殖期包含求偶、交配、营巢、產卵、孵化、育雏六个过程。
每年从三月到九月之间,为期半年为大多数鸚鵡的繁殖季。在进入繁殖期的鹦鹉应该提高钙质营养含量,如墨鱼骨或矿物土,要注意清洁卫生不可滋长霉菌。繁殖期的逊鹦鹉会变的非常吵杂,公鸟也会带有强烈的攻击性,有些手养配对成功的鹦鹉甚至连饲主也攻击,公鸟会向母鸟展现他的男子气概,展开美丽尾羽成扇型,微张他的双翅,在棲木上昂首阔步来回,瞳孔凸起缩放中闪烁爱的火焰,此时如果母鸟答应了公鸟的求爱,则会放低身体成蹲壮,等待公鸟进一步的动作。
巢箱的製作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坚固、密实、乾净无毒害,好观察。取材要乾净无毒害,如夹板因为大多数夹板在其生產过程中用了大量的化学黏著剂,除了產生的恶臭,会减低种鸚鵡进巢箱意愿,且有害化学物质也会对雏鸟造成不良的健康影响。繁殖巢箱內需设置可供种鸚鵡方便上下的楼梯。
產卵后的鸚鵡许多会变的异常安静,这时饲主饲养的行为应保持环境安寧避免惊嚇,取蛋检查要格外掌握轻巧带上无菌手套。此时食料要针对性提供高营养价值富含的动、植物性蛋白质、复合矿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再辅以鸟体所需的维他命、胺基酸、消化酵素、微量元素,补给鸚鵡在繁殖期间的营养需求,才能提高繁殖力与孵化育成率。如要添加蔬果要注意不可过量,以不超过食粮的百分之十为量。
在雏鸟顺利出壳以后,如果是让亲鸟自行抚养长大的幼鸟,在羽毛渐丰之后,因为公鸟会对幼鸟发动攻击,有许多两三个月左右尚未取出的幼鸟,在遭受亲鸟攻击后造成受伤而死亡或是残疾,所以建议大约孵化后的15天左右,待幼鸟吸取足够免疫力后
取出幼雏手养,如非亲鸟弃养不宜太早取出,以免因为饲养难度过高造成幼雏死亡。 赶快学习 新手长见识了,墨鱼骨一般在哪里有卖呢? 学习了 谢谢了。。。 谢谢分享,对新手有帮助!
网上的资料有的地方有出人,要自己先看看,然后作一些修改,再供大家学习。 感受颇深!! 说的好,希望多看到这些报道,让我们多学习知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