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买卖 发表于 2009-4-16 03:00:59

赵子玉的蛐蛐罐(高仿)

这对罐就具备了子玉罐的三个特征:1.酱皮亮光;2.泥质上好,叩之似金石,扶之似绸缎;3.慢喝水。同时造型端庄大气,包浆自然,盖和底部放射形跳刀痕清晰可见。“赵子玉”阳文印章款工整秀气,外框叶边具有大家风范。  
  有关专家认为,赵氏真品的表面有一层光亮的浆皮,菲的就没有。20世纪30年代,北京城有一个绰号叫“大关”的人,极善菲子玉罐,手法之高几可乱真。分辨子玉罐的真伪,还是要从罐本身的各方面特征来考察。首先是罐器的神,后人所仿的子玉罐,即使是“大关”的作品,其形象上可以摹仿而器神却绝难相似。第二是用泥,子玉所用的澄泥为泥中上品,泥质极细,泥的细后人可以仿造,但是上品泥却是难寻难觅,这从泥色上,手感上可以比较出来。第三是罐的保湿因素,总体来讲都是泥的质地,而真品罐填土细润又不光滑,沾水后有“慢喝水”的特质,就是“不汪不干,慢慢阴干”,而仿品则渗水迅速。这些特征是因为子玉罐制作工艺上的绝密而具备的,绝非仿品所能具有,真正的子玉罐存世奇少,京城不足二十只。
  马洪泉说,老北京的蛐蛐罐,以明末万礼张和清康熙年间赵子玉二位高手制作的最为著名。其中赵子玉制作的蛐蛐罐,以上好的澄泥为原料,制作十分精细,罐底和盖上往往还有落款。在清代,赵子玉制作的蛐蛐罐尤其流行,而且数量也很大。老北京斗蛐蛐讲究把24罐算做一桌,马洪泉说,现在他手中有8个子玉罐,他的一位朋友手里有两个,其他人手里还有一些,全北京所有的“子玉罐”都加到一起,也不到20个,连一桌都凑不齐,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如果再不加以收藏和保护,也许过些年“子玉罐”就会绝迹京城。北京琉璃厂老古玩商中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六只子玉蟋蟀罐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别小看这一只只小小的蟋蟀罐,它最能体现蟋蟀主人的身价。自古名家制作的蟋蟀罐都身价不菲,其中,由赵子玉制作的蟋蟀罐,在清末民初时就值百八十现大洋。
  在蟋蟀罐收藏领域,有这样一个排名: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由于永乐官窑以及赵子玉蟋蟀罐眼下很难见到,因此明代的蟋蟀罐就成了珍品。目前存世最早的蟋蟀罐,应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蟋蟀罐。  
从目前的拍卖情况看,成交价位于前列的均为明代的蟋蟀罐。如2001年拍卖的一只明宣德蓝釉龙凤纹蟋蟀罐,成交价为60万元;2003年拍卖的一只明万历青花龙纹扇形蟋蟀盖罐,成交价为7.7万元;2004年一只明宣德时期青花鹰雁纹蟋蟀罐的拍卖价高达200万元。

六百里加急 发表于 2009-4-16 10:56:57

引用第1楼强壮女人于2009-04-16 08:42发表的 :
顶帖机顶了,感觉良好
兄弟,是神六!呵呵!

向祖国回报!

竹子dxg 发表于 2009-4-16 11:08:11

有点意思

虫买卖 发表于 2009-4-16 12:36:23

初来乍到,谢谢楼上帮顶

俊影 发表于 2009-4-18 16:40:0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赵子玉的蛐蛐罐(高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