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鹦鹉公母如何识别?(看+摸)
一、观察法1、观看头型:雄鸟头型为背儿头、头尖、并且头稍小。雌鸟头型为扁平、圆滑、头纯圆,与雄鸟比较头稍大。
2、观看体型:雄鸟体瘦、毛紧、好动、性凶,眼圈距头顶距离 较远,眼显小。 雌鸟体较胖、毛稍松,不太好动,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近,眼显大 。
3、卧杠姿态:雄鸟在杠上为立势、昂首挺立,并且显矫健。雌鸟卧杠为伏卧式,扒在杠上,温顺。
4、观看尾羽尖:雄鸟的尾羽尖为尖型,雌的尾羽尖分叉为W型。 雄鸟尾羽形状为V型。
二、手摸法
用手摸泄殖腔:雄鸟的泄殖腔表现耻骨间间距小、并表现有兴状突起(即尖状物)。 雌鸟的泄殖腔为两耻骨之间间距大,尤其成鸟一中指可以伸进, 并且扁平,无有突起,此法鉴别特别准确,经验丰富者从小鸟即可无误的进行辨别雄雌。
这种方法比较准,但对新手来说也比较难,现在这里写出具体步骤:
步骤:这种方法要比第一种准确,也是比较专业的辨别方法,且能在幼鸟时期就能分出公母。其实就是利用摸泄殖腔口(肛门)上方的骨盆来判断
先把手指放在泄殖腔口 (如果你的鹦鹉很健康 不用担心会摸到脏东西) 然后往腹部的方向慢慢移动 骨盆位置约上图的圆点处 。
如果是公鸟 会摸到如下面公鸟那张照片的骨盆 ,就是两颗硬硬的骨头 ,并且很紧密, 手指无法压入。
如果是母鸟 会感觉两个骨盆明显分开许多 手指是可以有压入的感觉 ,不似公鸟会摸到两颗硬硬的骨头 母鸟会有种摸到肚子软软的感觉 但又可以感觉到手指旁有两个骨头) ,也就是说在摸母鸟的骨盆时 手指可微微嵌入的感觉,而公鸟无法将手指嵌入。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如果可以):[/color]你可以将将四只牡丹鹦鹉放入同一笼中,待天黑时,看其那两只挨在一起,并表现亲昵之情,则为一对准确无疑,若装三只鸟,两只接近者为一对,其单独站立杠者将其提出,再别行配对。
如果大家好的方法,请继续给大家分享!
另外今天又在咱们以前的帖子上看到了观察的方法,放在一起,便于大家比较。情侣鹦鹉的雌、雄健别
情侣鹦鹉的雌雄鉴别,对经验少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太容易的事。本人刚接触这种鹦鹉时,也常为雌雄的鉴别头疼,经常是乱点鸳鸯谱,闹了不少笑话,严重者甚至造成了伤亡事故。经过观察鸟的外观特征,鸟的肢体语言,与鸟友交流饲养心得,初步总结了一些鉴别雌雄的方法。
棕头与黑头类的鉴别:
雄鸟外观头、喙、身体相对较小,头的前后距离短,白色眼圈较窄,颈部、身体相对较细。雄鸟站姿较直立,动作灵活。发情时脸部红色羽毛变得异常鲜艳(黑头类没有此特征),在栖杠上快速头尾相调(俗称转圈),用左、右爪轮换挠自己的喙,头上下晃动,从嗉囊中返出半消化的食物(俗称漾食)去喂雌鸟,对雌鸟做出快速张开、闭合翅膀的举动,意在引诱雌鸟交配,但尾羽不上竖。
雌鸟外观头、喙、身体相对较大,头的前后距离长,白色眼圈较宽,颈部、身体相对较粗。雌鸟站姿不如雄鸟直立,动作笨拙。发情时脸部红色羽毛变得异常鲜艳(黑头类没有此特征),眼睛半合半闭,显得睡眼惺忪,站在栖木上仰头刺耳的单声连串鸣叫,常到雄鸟嘴边乞讨食物(俗称接食),开始寻找营巢材料营巢,对雄鸟做出身体下匐张开翅膀尾羽上竖的举动,表示接受交配,到这个阶段雌鸟为了与雄鸟交配与繁殖耻骨间距明显变宽。
桃脸类的鉴别:
雄鸟外观头圆,后脑头骨突出(俗称后勺),面部红色深于雌鸟(白脸类没此特征),眼睛大而园。雄鸟站姿较直立,动作灵活。发情时脸部红色羽毛变得异常鲜艳(白脸类没此特征),在栖杠上快速头尾相调(俗称转圈),用左、右爪轮换挠自己的喙,头上下晃动,从嗉囊中返出半消化的食物(俗称漾食)去喂雌鸟,对雌鸟做出快速张开、闭合翅膀的举动,意在引诱雌鸟交配,但尾羽不上竖。
雌鸟外观头的前后距离长,面部红色浅于雄鸟(白脸类没此特征),眼睛较小。雌鸟站姿不如雄鸟直立,动作笨拙。发情时脸部红色羽毛变得异常鲜艳(白脸类没此特征),眼睛半合半闭,显得睡眼惺忪,站在栖木上仰头刺耳的单声连串鸣叫,常到雄鸟嘴边乞讨食物(俗称接食),开始寻找营巢材料营巢,对雄鸟做出身体下匐张开翅膀尾羽上竖的举动,表示接受交配,到这个阶段雌鸟为了与雄鸟交配与繁殖耻骨间距明显变宽。
另外,桃脸类雌鸟还有一个与棕头、黑头类不同的特殊肢体语言,就是往巢箱里运送巢草不是用喙衔着,而是用喙把巢草插在尾上复羽里(俗称别草),有时能插很多根巢草,非常有趣。
雌雄的鉴别不是凭某一点就能断定,而是从各个月龄,一步一步综合的去观察、判断。凭某一点断定雌雄不是很准确,有的鸟雌雄特征明显,鉴别起来较容易,遇上特征不明显的鸟,往往出现判断错误。 好像我家的雌的尾羽为V字型 晚上再去看看 谢谢分享! 学习了 不错 又加了一点,大家再看看。 不错,领教了。 学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