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油葫芦迅速鉴别。 已经更正。
过去的时候,我记得许冬瓜似乎开过一个同样的帖子,但错误的地方不少。今天我自己也开个帖子。简单的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油葫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种滨海油葫芦Teleogryllus oceanicus 别名大洋油葫芦。 洋油为澳洲和新西兰的主要优势品种。体较小。头部乌黑,复眼后缘有两道纹,触角窝附近有一对白斑。通体乌黑,光泽度很高。鸣声长而较平直。喜欢栖息在居家后院的草皮下挖出洞沟并数只混居。在悉尼地区提出一月底见虫,一直到五月初都能听见鸣声。 第二种南方油葫芦Teleogryllus mitratus 别名 蛇红油葫芦 蛮子蟋蟀竹蟋。为常见油葫芦属的最大种。主要分布我国的广东 广西 云南福建等华南省份。为烟草和凤梨种植园的烈性害虫。此虫体大,色泽多呈棕红 暗红或者深黄。头略小于背板。颜面部白色。初蜕虫背板白粉明显。若虫直到终龄还具有白腰线。由于斗性强烈,为华南地区主要的博彩斗虫。 污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testaceus 俗名雾顶油葫芦。白顶油葫芦,体大粗壮,通体棕褐色,具有光泽。头部混沌蜜蜡色。近顶部近黄白色。无明显的八字纹。鸣声响亮。主要分布广西,云南海南等华南省份。 银川油葫芦Teleogryllus infernalis为东北和西北地区常见的油葫芦品种。通体黑亮具有光泽。无明显的八字纹,但触角窝附件有白斑延伸到复眼上方。体小。鸣声平直。玩赏价值比较低。 第一图是裸蟋之类的,不是油葫芦这个属的
Teleogryllus oceanicus Pacific Field-Cricket
http://cookislands.bishopmuseum.org/species.asp?id=9338
请参考这个 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就是大家日常饲养玩赏最多,分布最广的油葫芦品种。在华北地区是优势种。人工培育出许多品系。有北京系和天津系的区别。人工培育的品系包括西瓜头,玉眼 朱砂眼,冰糖紫,靛蓝青,五花大炮等。体粗壮,头部大而浑圆,具有明显的粗八字纹,颜面中央区淡黄色,可与黑脸油葫芦区别。鸣声悠扬动听,抑扬顿挫。具有悠的特殊韵口,深受北方人民的喜爱。为我国传统的鸣虫,饲养历史悠久。并在江南地区开始逐步推广。 黑脸油葫芦 ,分布区域比黄脸偏南 体型略小于黄脸,身形较黄脸紧凑。八字纹变异较大,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有的粗,有的则细。颜面中央区域黑褐色。大腿股节黑色。。鸣声缺乏悠的韵口,但清脆连绵动听。 顶周老师的科普贴。。。 好贴,,顶起来,节日略过 兄弟今天过节到没说到洋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