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雅玩 发表于 2012-2-10 21:28:47

湘菜的特色

一、湘菜简介
湘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在长沙市郊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中,不仅发现有鱼、猪、牛等遗骨,而且还有酱、醋以及腌制的果菜遗物。湘菜以其油重色浓、主味突出,尤以酸、辣、香、鲜、腊见长。
湘菜是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组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它的特点:用料广泛、制作精细、品种繁多;口味上注重香鲜、酸辣、软嫩,在制作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洞庭湖区的菜以烹制河鲜和家禽家畜见长,多用炖、烧、腊的制作方法,其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香软。湘西菜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于咸、香、酸、辣。
由于湖南地处亚热带,气候多变、春季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因此湘菜特别讲究调味,尤重酸辣、咸香、清香、浓鲜。夏天炎热,其味重清淡、香鲜。冬天湿冷,味重热辣、浓鲜。湖南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其主要名菜有\"东安仔鸡\"、\"组庵鱼翅\"、\"腊味合蒸\"、\"面包全鸭\"、\"麻辣子鸡\"、\"龟羊汤\"、\"吉首酸肉\"、\"五元神仙鸡\"、\"冰糖湘莲\"等数百种。
二、湘菜的历史
湘菜系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具悠久的历史,西汉时期湘菜的烹饪技艺就已达到一定水平,据对马王堆汉墓出土之烹食残留物及一套竹简菜谱进行考究,证明当时楚人已利用数十种动植物烹制菜肴,显见湘菜发展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
很早以前,仅有官卫及显达之家雇请厨师为其烹制湘风味菜肴。随后湘菜普及至寻常巷陌,平凡人家。清末,长沙城内始有营业性菜馆,分轩帮、堂帮两种,皆营湘菜,曾有十大菜馆,称之《十柱》。永庆街亦曾有一处湘菜祖师庙--詹王宫,同仁常聚於此,切磋技艺。历经多代名师之努力,湘菜已具较完备的理论,并继承和创新出不少闻名于世的特色佳肴。
湘菜的发展
湘菜用料选材于湘水流域、洞庭湖区及湘西山区等地,加工精细,制作考究,脍山川之珍、天地之奇于宴席之中,以酸辣、焦麻、鲜香、脆嫩、薰腊、原汁原味、浓淡分明、口味适中而特立于世,经久不衰,且获大兴之势。建国后湘菜经系统挖掘和整理技艺日臻精良。国内外各界人士品尝之后,无不常觉口齿留香并大加称赞。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湘菜,经浓郁的湖湘文化沉浸后,在继承湘菜优点的同时大胆创新,深得全国乃至全球人们的喜爱,湘菜在全国的影响逐年提升,湘菜现已走出湖南省、走向世界。美、日、德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已开设了湘菜馆,足见湘菜地位的非凡。
三、湘菜的口味、优点
  1.高、中、低档俱全,丰俭由人
  湘菜一向以味取胜而非以料得人,因此,菜式无论是价格高档的海鲜、中档的龟鳖还是普通的鸡鸭鱼肉、青菜瓜豆都能烹制出口味多变的美食。对于各种场合、各种形式的餐饮消费,对于今天人们不论是相互宴请之间请客摆宴,还是自家休闲放松来说,都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2.口味酸辣中和,营养丰富
  营养学者研究发现,辣椒富含大量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食后能提神醒脑、刺激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能量消耗,有助减肥,是难得的全面绿色健康食品。湘菜的酸辣结合是阴阳相克,寒热相和,食之,精力充沛,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与要求。
  3.时令风味相结合,鲜嫩可口
  湖南四季分明,瓜果蔬菜常鲜,种类齐全;腊制品保存久,湘菜烹饪时无论使用何种技法,最后出锅的菜肴口感都十分鲜嫩。
  4.官家民间同竞技,各领风骚
  湘菜一向分为两大系列,古时有堂帮与本帮,即是官家菜与农家味。所谓官家菜是指由各派名厨打理,农家味则民众所造。可谓“花开并蒂,各表一枝”。
四、湘菜的特点:
1.刀工精妙、形味兼美。湘菜的基本刀法有十六种之多,具体运用,演化参合,使菜肴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诸如“发丝百页”细如银发,“梳子百页”形似梳齿,“溜牛里脊”片同薄纸,更有创新菜“菊花鱿鱼”、“金鱼戏莲”,刀法奇异、形态逼真、巧夺天工。湘菜刀工之妙,不仅着眼于造型的美观,还处处顾及到烹调的需要,故能依味造形,形味兼备。
  2.长于调味,酸辣著称。湘菜特别讲究原料的入味,注重主味的突出和辅味的恰到好处内涵的精当。调味工艺随原料质地而异,如急火起味的“溜”,慢火浸味的“煨”,选调味后制作的“烤”,边入味边烹制的“蒸”等等。
  3.技法多样,尤重煨。湘菜技法早在西汉初期就有羹、炙、脍、濯、熬、腊、濡、脯、菹等多种技艺,经过长期的演变繁衍变化,到现代技艺更精湛的则是煨。
五、湖湘文化积淀湘菜品牌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经世致用、敢为人先、躬行实践的文化要素,积淀着湘菜品牌的文化底蕴。
  从湖湘文化代表人物、诗人屈原在《楚辞?招魂》中记录的“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意为酸、甜、苦、辣,样样都可口。肥牛筋的清炖喷喷香……),就能看出湘菜文化的高起点。从“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马王堆轪侯妻辛追墓出土的大量饮食实物中更能看出,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湘菜佳肴美食馔已非常丰富:310枚竹简,一半以上书写的都是食物和饮食器具、调料品,记录并反映出湘菜原料之丰盛、烹调方法之多、风味之特。而1999年5月,考古工作者从沅陵县虎溪山1号汉墓出土的中国第一部湘菜食谱《美食方》更能印证湘菜的繁荣与历史悠久。
  从屈原《楚辞?招魂》中的各种珍肴美味,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本味篇》中的“鱼之美者,洞庭之鳟,东海之鲕;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记载的百余种名贵菜品,再到社会历史名流政要巨贾流传下来的名肴,如怀素书法《食鱼帖》记录的鱼,曾国藩爱吃的“荷包鲫鱼”、“三合汤”,左宗棠的“左宗棠鸡”、彭玉鳞的“玉鳞香腰”、唐生智的“东安仔鸡”、谭延闿的“组庵菜”系列、毛泽东喜吃的“红烧肉”、“火焙鱼”,到湖湘民间流传的特色风味菜,如在著名作家周立波写的《山乡巨变》里,一条柴鱼,可以做成“蝴蝶过河”、“飞燕下海”等十余种可口的佳肴,到郭沫若笔下《洪波曲》中描写得有滋有味的“发丝百页”……这是一个地域、一段历史的民俗、民风、民情、民食的映射和传承,带着浓烈的湖湘传统文化特色。
六、湖湘文化引领湘菜品牌
千年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滋润着千年湘菜,根基深厚。
  湖湘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孕育着湘菜三个基本特性。湖湘文化因重经世、重践履,推崇理学而不流于空疏,影响着湘人烹制的湘菜强调适口而求“味”;因推崇理学,有务实的经世观念、躬行践履,致使湘人喜爱的湘菜强调香辣而求“爽”,个性分明,使人们在辣中品尝百味;因理学和经世观念的制约,重躬行实践而局限于政治伦理,促进湘菜在上层社会发展登峰至极,成就了官府湘菜。它的创新、流行,又带动着湘菜在整个社会中的波浪式创新发展,使湘菜强调精致而求“和”,兼有粤菜之鲜香,不失鲁菜之气派,不缺淮扬菜之文气雅致,博采众长,别具一格,造就了湘菜因刀工精细、形味兼美而脍炙人口;因长于调味、注重酸辣鲜香而独树一帜,因选料广泛、口味常新而回味无穷。
七、湘菜个性 粗拙质朴
人称湘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湘菜在世界上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是欧美传媒界所热衷推介的一种中国风味。“东安仔鸡”等湘菜在北美便颇受赏识,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也被美国前总统布什写入了他的笔记本。
湘菜的个性,通常被认为是辣,但并不全对。湖南人嗜辣,全国知名,甚至超过同样嗜辣的四川人。其实,只说辣并不完全,因为辣通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但他们的辣又不尽相同:四川是麻辣,贵州是香辣,云南是鲜辣,陕南是咸辣,湖南则是酸辣。这酸,主要是与的酸,不同于醋,酸而不酷,醇厚柔和,与辣组合,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尤其是农村、山区的百姓家中的家常菜,简直是不可一日无酸辣的。

恬淡虚無 发表于 2012-2-11 09:48:55

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火辣豪爽.

野百合cc 发表于 2012-2-11 10:34:02

湘菜现在是誉满全球了。

常来逛逛 发表于 2012-2-11 13:23:49

来了解湘菜的历史。

简单2012 发表于 2012-2-11 15:13:42

湘菜确实很好吃呢,呵呵

唐三少 发表于 2012-2-11 18:38:59

看的口水一地 呵呵!

guhuikai 发表于 2012-2-11 18:53:24

123复杂 发表于 2012-2-12 08:48:19

了解了湘菜的历史

自由傲翔 发表于 2012-2-16 16:49:29

了解了解湘菜历史。。。

小桃花 发表于 2012-2-21 22:08:56

最好配上图片,这样就比较直观的了解。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湘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