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九哥 发表于 2012-1-30 16:39:39

楼上最后句说的太好了严重同意。。

jameszhu 发表于 2012-1-30 19:56:29

引用第3楼魔之左手于2012-01-30 08:23发表的:
料要相对耐磨些,丝牙一定要做得好,手感要舒适,便于随身携带不宜笨重。

好意见,从原料下手,做工上求精,器形上改进.

jameszhu 发表于 2012-1-30 19:57:55

引用第2楼攻玉生于2012-01-30 07:20发表的:
有机罐养蝈蝈犹如玻璃杯泡茶,总缺少些什么。

哥哥到底缺啥呢?我也是这感觉,说说交流一下.

zj1977 发表于 2012-1-30 20:23:34

引用第9楼谁人会于2012-01-30 15:23发表的:
有机蝈蝈筒子就是方便,易打理,现在玩蝈蝈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有闲工夫玩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用葫芦的话还要保护保养好葫芦,有点累心,毕竟几百上千的甚至上万的葫芦虫咬受潮了相当可惜,所以有机筒子应运而生,方便,好清理,夏天随便扔个地方就可以了。
至于对蝈蝈筒子的要求,我个人感觉,做工是第一位,出叫是第二位,样式为第三,尽管海派李勇老谭做工大不如先,可还是名列前茅,尤其老谭的筒子,玩虫的谁人没有呢,呵呵,北派有机筒子叫得上名的有这么几个,可我感觉无法与海派相比,第一毕竟咱北方以葫芦虫具见长,第二毕竟价位能够拉开档次。再说出叫,老谭筒子最好出,和亮叫配合完美,可一旦出了酣儿,老谭的筒子就差着,李勇,尖鼻子更好些。最后说样式,很多北方筒子弄得花里胡哨的,绞尽脑汁,却弄得不伦不类,我感觉还是在色彩上多下功夫,有机筒子大师尖鼻子也是在色彩上下了功夫,毕竟大浪淘沙,剩下的出叫的样式不就是七孔,蒙心,独眼么,在创新没什么意义,鸣虫是几百年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是有底蕴的,不在乎于创新,在乎传承,呵呵,说多了,见笑……

这个些得不错

定心应变 发表于 2012-1-30 20:31:30

引用第2楼攻玉生于2012-01-30 07:20发表的:
有机罐养蝈蝈犹如玻璃杯泡茶,总缺少些什么。

精辟 ··

天津小鲁 发表于 2012-1-30 21:46:04

器型要改进,便于携带,不涨怀,可不可以不拘泥于圆筒,可以借鉴油葫芦拉子及半圆筒(可携带,不涨怀),如何出叫要潜心研究!在下之戳见!

天津小鲁 发表于 2012-1-30 21:47:57

在下新买了两个,观赏有余,如上怀极不美观!

小黑牛 发表于 2012-1-30 21:57:14

如果,我只说如果。如果,你从一出生就看到是用玻璃杯泡茶的,那么,你便习惯了,习惯性的认定茶是用玻璃杯来泡的。

若是哪天,突然有人用紫砂茶具来泡茶,说不定也会觉得别扭。会觉得看不见茶叶伴着开水在杯中翩翩起舞的样子。

因为生在南方,从未觉得有机罐子养蝈蝈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要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个人以为,把有机材质的东西同传统文化有个结合也许是一个突破。比如在筒身、筒盖或筒底加上一些雕刻。纵观现在的有机罐子,就是一塑料瓶。

关键是,商家的定位和受众的承受能力。要真的花老大功夫,做个极品筒子,开价四位数,准会有人跳出来说你想钱想疯了。呵呵~~

随聊。

天津小鲁 发表于 2012-1-30 22:07:06

引用第17楼小黑牛于2012-01-30 21:57发表的 :
如果,我只说如果。如果,你从一出生就看到是用玻璃杯泡茶的,那么,你便习惯了,习惯性的认定茶是用玻璃杯来泡的。

若是哪天,突然有人用紫砂茶具来泡茶,说不定也会觉得别扭。会觉得看不见茶叶伴着开水在杯中翩翩起舞的样子。

因为生在南方,从未觉得有机罐子养蝈蝈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

有机有市场,就有它的生存空间及因素,市场效益说明一切!

有喉足已 发表于 2012-1-31 08:53:48

有机就是实用,方便,老谭的一般蝈蝈用蛮出叫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征询函:请问各位对有机蝈蝈叫罐的使用心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