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收集的大山雀百科
http://music.56.com/player.html?mid=4323331&userid=meijie8大山雀(Great Tit),學名Parus major,又名仔伯、仔仔黑、黑子、山仔仔黑、羊粪蛋、白面只、灰山雀、花脸雀、花脸王、白脸山雀。
生态环境
大山雀是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在阔叶林和针叶林中都能听到他们清脆的叫声,夏季他们最高可以分布到海拔3000米的山区,冬季则向低海拔平原地区移动并结成小群活动。
分布地域
大山雀分布于欧洲大部、亚洲大陆大部,非洲西北部,在中国境内各省均有分布,是广布于古北界的一种鸟类。
特征
大山雀雄雌同形同色,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但本物种的形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不似麻雀那般粗笨,显得更加灵秀。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在淡黄绿色胸腹的衬托下,这条黑色的“拉链”颇为抢眼,这也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飞羽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虹膜、喙、足均为黑色。大山雀善鸣叫,鸣声清脆悦耳,在野外可以依靠其特征性的鸣叫来区分,鸣唱变化较多并有不同含义,但无论何种鸣唱其基调为“仔嘿-仔仔嘿-仔仔嘿嘿”或“仔仔嘿嘿嘿”它在中国华北地区的土名“仔仔黑”和“黑子”就是来自它鸣唱的拟声。
食物
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据中国鸟类学者郑作新等人的研究,大山雀的食谱中昆虫所占的比例高达74.14%,其他节肢动物如蜘蛛占22.91%,它们取食的昆虫中以鳞翅目昆虫最多,其次为鞘翅目昆虫。
繁殖与保护
本物种繁殖季节为3月-8月,4月-5月间开始营巢,营巢于树洞中,巢呈杯状外壁用苔藓、草茎等坚固材料砌成,内垫羊毛、棉花、鬃毛、羽毛等柔软材料。每巢产卵6-9枚,卵呈卵圆形,白色具红斑,由雌鸟负责孵化,孵化期约15日。雏鸟为晚成雏,一年性成熟。
本物种未列入濒危名单,但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严重威胁。 我掏过最多的一窝12只 真晕 大鸟当初怎么孵的呢 学习一下 学习学习,欣赏欣赏 欣赏了 呵呵 学习学习。 进来学习 欣赏可` 欣赏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