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鳳梨小太陽染色體互換
很多鳥友都聽過新品種的鳳梨小太陽.可愛的模樣↓不少小太陽玩家也知道鳳梨小太陽是由綠頰小太陽的二個突變種:肉桂和黃邊所配出的。
正常的綠頰小太陽及肉桂變種
[转帖]鳳梨小太陽染色體互換
綠頰的另一突變羽色,黃邊小太陽其實大家習慣稱之的肉桂小太陽,並非真正為肉桂基因cinnamon,而是lime基因.
黃邊小太陽則為opaline基因.
這兩種基因就綠頰小太陽來說,都屬於性連遺傳基因
如果以簡單的基因組合圖解來看:
肉桂公鳥配原生種綠頰母鳥的結果如下
[转帖]鳳梨小太陽染色體互換
原生種綠頰公鳥配黃邊母鳥的結果如下肉桂公鳥配黃邊母鳥的結果如下
單以這種模式圖去看,怎麼配都配不出鳳梨才對,鳳梨究竟是怎麼配出的呢?
其中的秘密就在 染色體互換(crossover)
[转帖]鳳梨小太陽染色體互換
要解釋基因交換,得先解釋一下基因與染色體的關係。染色體存在於細胞核中,每條染色體上,有每多每多每多每多的基因(依物種及染色體長短而異)。如果把一條珍珠項鍊當成染色體,每一粒珍珠就可當成是一段基因。每個細胞核中,又有許多條染色體(珍珠項鍊)。影響羽色突變的基因,並非是整條珍珠項鍊,而是不同條項鍊上的某一些珍珠而已。如果這條珍珠項鍊上,正好帶有某些可以決定雌雄性別的珍珠,該項鍊就稱為性染色體。而該珍珠(基因)的遺傳模式,就叫性連遺傳。先前曾提到,公鳥的性染色體為一對X染色體(正確的說法為Z染色體),母鳥只帶一條X染色體,另一條為Y染色體(正確的說法為W染色體)。Y染色體上幾乎不帶任何基因(可把這條命名為Y的珍珠項鍊,想像成一條線而已,上頭不串有任何珍珠。)所以Y染色體,除了讓鳥的性別變為雌性外,對包含決定羽色的其他生理功能幾乎沒有影響。
有了這個觀念後,再來看基因交換。又有些人將基因交換稱為交配。交配這個說法不太好,基因交換(crossover)又可稱為互換(exchange),指得就是將這串項鍊上的珍珠,與另一串項鍊上的珍珠互換。只不過這種互換的過程,只發生於減數分裂的第一個階段,(減數分裂是為了產生精蟲或卵子),或許因為這個原因,有些人才將基因交換稱為交配。
產生精子 →
可以看出,精子的染色體數目為原本染色體的一半。以黃色標示的染色體,就代表性染色體。
[转帖]鳳梨小太陽染色體互換
為了解釋基因交換,我們先將性染色體放大。這是一個精子,裡頭黃色的染色體為性染色體。
再把性染色體單獨取出解釋。現在仔細看染色體,可發現每條染色體上有許多橫段
現在回過頭看看前述,以肉桂公鳥配黃邊母鳥所產下的第一代子代公鳥。(打紅圈者)
其實無論是肉桂公配黃邊母,或者黃邊公配肉桂母,對於產生鳳凰子代的意義皆相同。在以下例子中,可隨時將兩者對換。
第一代公鳥的染色體中,帶有一個肉桂基因以及一個黃邊基因,二種基因都屬於性連遺傳,由於都只帶有單一基因,所以表現型仍為原生種的綠頰。這種情形,被稱為double split gene,二條分裂基因。
雖然如此,這種外貌不揚的公鳥,卻是繁殖出鳳凰小太陽的關鍵鳥種。
如果用放大的性染色體來解釋,假設原本以整條黃色填色的性染色體,代表帶有一段黃邊的基因:
標示黃色區塊的部份,代表黃邊基因段。
下圖的肉色區塊,代表肉桂基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