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野生蝈蝈没有冷墩,叫声也不差呢?
野生蝈蝈在7月-8月蜕皮,那时的温度很高 野外环境也肯定有老蝈蝈带叫 这样的情况下 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叫得很好的野虫呢?冷墩这个过程到底是不是必须的呢?还是冬虫因为是人工饲养所以必须有这个阶段? 你到山区看看就知道了,好叫的蝈蝈大多数在山沟里。没有你想象的高温。 引用第1楼壳皮于2008-12-14 22:16发表的 :你到山区看看就知道了,好叫的蝈蝈大多数在山沟里。没有你想象的高温。
再怎么山沟 夏天也不可能低于20度的 何况山沟能和平地差几度?你说山顶温度底点还差不多 引用第3楼真木头人于2008-12-14 22:33发表的 :
我是这么理解的。。。。。
野外的虫~~日夜温差大~~~凌晨又能搭露水~~~~活动量大~~食物丰富多样~~导致潮膀期比较短
而人工虫~~~因为容器小~~运动量少~~食物单一~~~如果上怀~~温度比较恒定。。。。导致潮膀时间长。。。。因为怕膀子没发育完整就鸣叫~影响到日后的声音
.......
精辟! 进来学习一下 学习 体质的关系 引用第3楼真木头人于2008-12-14 22:33发表的 :
我是这么理解的。。。。。
野外的虫~~日夜温差大~~~凌晨又能搭露水~~~~活动量大~~食物丰富多样~~导致潮膀期比较短
而人工虫~~~因为容器小~~运动量少~~食物单一~~~如果上怀~~温度比较恒定。。。。导致潮膀时间长。。。。因为怕膀子没发育完整就鸣叫~影响到日后的声音
.......
有道理 接近自然才是王道 引用第3楼真木头人于2008-12-14 22:33发表的 :
我是这么理解的。。。。。
野外的虫~~日夜温差大~~~凌晨又能搭露水~~~~活动量大~~食物丰富多样~~导致潮膀期比较短
而人工虫~~~因为容器小~~运动量少~~食物单一~~~如果上怀~~温度比较恒定。。。。导致潮膀时间长。。。。因为怕膀子没发育完整就鸣叫~影响到日后的声音
.......
讲得好!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