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08:58

扇尾贾丁氏鹦鹉

中 文 名 扇尾贾丁氏鹦鹉
俗名别名 细怡和
英 文 名 Lesser Jardine
拉丁学名 Poicephalus gulielmi fantiensis
食  性 野外饮食是各种种子、水果、花、昆虫、橄栏、棕榈核果等。
叫  声 贾丁氏鹦鹉被认为非洲亚马逊鹦鹉,亦有人称之为 "完美宠物鹦鹉"。基於它们温驯、不嘈杂、不会只认一个主人。在繁殖期亦不会像亚玛逊般有攻击性。学话能力相当高,有部份专家认为这类鹦鹉跟灰鹦鹉有同等智慧。

护 理 它们与大多数的非洲鹦鹉一样是安静的种类,刚饲养时易不安与害羞,适应过程较慢,适应环境後会变得好动、体力充沛,啃咬力犟劲 ; 而且不易生病。冬天可抵受5度以上气温。但若所提供的笼子过小有可能因压力与无聊而有拔羽的行为。

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09:14

花头鹦鹉

中 文 名 花头鹦鹉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plum-headed parakeet
拉丁学名

体形特征 花头鹦鹉比大绯胸鹦鹉小,全长35厘米左右。中等体型的绿色鹦鹉,尾特长。雄鸟头部玫瑰粉色,枕部淡染紫罗兰色,喉部黑色延伸成狭窄的黑色颈环。翼上有小块的深栗色肩斑,偏蓝色的尾其端部浅黄色,尾不如灰头鹦鹉长。雌鸟头灰,喉无黑色,无颈环。与灰头鹦鹉幼鸟的区别在于嘴的色彩及深栗色的肩斑。 虹膜-黄色;嘴-上嘴黄色,下嘴深灰;脚-灰色。体羽主要为黄绿色,上体颜色较深,翅绿色。雌雄鸟头部颜色有别:雄鸟为玫瑰红,雌鸟呈灰蓝色。
食  性 以野果、谷物为食。

叫  声 哨音较其他鹦鹉轻柔、不刺耳。

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09:31

七草鹦鹉

中 文 名 七草鹦鹉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Eastern Rosella
拉丁学名

体形特征 身长32公分,胸部、颈部以及头部为鲜红色,白色的脸颊,背部为黄色,但羽毛有黄绿色的边缘,尾部的上腹羽是黄绿色,下腹羽是红色,棕色的眼,灰白色的喙及黑灰色的脚。母鸟的喙较小,红色较淡,且眼睛的周围有灰棕色的羽毛。
食  性 常在林间树梢上种子、花、水果、浆果、昆虫等食物

护 理 巢箱的大小为50x20x20公分,母鸟会产下4-6枚卵,孵化期是22天,幼鸟大约35天离巢,过了十至十五个月後才成熟,一旦幼鸟能独立後,就必须和亲鸟分开。至少要等到他们一岁时才能有理想的繁殖结果。

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09:51

巴塔哥尼亚锥尾鹦鹉

中 文 名 巴塔哥尼亚锥尾鹦鹉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拉丁学名
体形特征 45-48cm(18-19吋)
食  性 常在林间树梢上种子、花、水果、浆果、昆虫等食物

购买须知 巴塔哥尼亚锥尾鹦鹉(掘穴鹦哥)约有3种亚种,是最大的锥尾鹦鹉,在台湾并不十分受欢迎,非常吵杂,台湾市场上野生鸟非常多,人工繁殖鸟极少,有(小)巴塔哥尼亚锥尾鹦鹉( (Lesser)Patagonian Conure)、南安地斯山巴塔哥尼亚锥尾鹦鹉(Andean Patagonian Conure)、大巴塔哥尼亚锥尾鹦鹉(Greater Patagonian Conure)3种。

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10:19

褪草玫瑰鹦鹉

中 文 名 褪草玫瑰鹦鹉
俗名别名 淡头玫瑰鹦鹉
英 文 名 Pale headed Rosella
拉丁学名 Platycercus adscitus
体形特征 约30-33cm(12-13吋)。褪草玫瑰鹦鹉是较常见的澳洲长尾鹦鹉之一,身上的羽色十分雅致美丽,头部和羽毛为黄色,背羽黑黄参杂。是澳洲长尾玫瑰鹦鹉的3种亚种之一。
食  性 常在林间树梢上种子、花、水果、浆果、昆虫等食物

护 理 初饲时可能会有些害羞,食物和一般鹦鹉相似以种子为主。笼养的褪草玫瑰鹦鹉适应环境后即相当强壮, 也会变的十分活泼有活力,喜爱洗澡,最好能为它们作定期的驱虫, 提供小树枝或玩具供它们啃咬。

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10:39

蓝冠锥尾鹦鹉

中 文 名 蓝冠锥尾鹦鹉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拉丁学名
体形特征 依亚种不同约35-38cm(14-15吋),体型大的亚种较常见,是大型的锥尾鹦鹉。
食  性 新鲜蔬果、种子、核果、青菜、面包等食物的提供也是必要的。

购买须知 蓝冠锥尾鹦鹉是大型的锥尾鹦鹉,也是Aratinga锥尾鹦鹉的一员,外型十分可爱讨喜,市面上人工繁殖鸟并不常见,市面上大部分卖的中成鸟多是野生鸟,但是手养鸟适合作宠物鸟,个性相当活泼可爱;共有约4种亚种,分布地区并不集中,散布于南美洲各地。

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10:58

贾丁氏鹦鹉

中 文 名 贾丁氏鹦鹉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Jardine Parrot
拉丁学名 Poicephalus gulielmi
体形特征 约28cm(11吋)。性别需经专业鉴定,公成鸟的头部较大较平,眼睛虹膜为锈红色带点深橘色,母成鸟的虹膜 则是深褐色带稍许橘色。
食  性 贾丁氏鹦鹉的食物有各种种子、水果、花、昆虫、橄栏、棕榈核果等,会与当地非鹦鹉类的鸟类群集。
护 理 筑巢在离地3-12m高的树洞中,窝卵数约2-4枚蛋;它们与大多数的非洲鹦鹉一样是安静的种类,刚饲养时易不安与害羞,适应过程较慢,适应环境后即十分健壮与活泼,啃咬力强劲,若所提供的笼子过小有可能因压力与无聊而有拔羽的行为。 

购买须知 贾丁氏鹦鹉是 Poicephalus 鹦鹉中体型仅次于好望角鹦鹉的第二大种类,国内人工繁殖的进口鸟不常见,总共有3种亚种:1. 大贾丁氏鹦鹉(Poicephalus gulielmi massaicus)。2. 小贾丁氏或橘冠鹦鹉(Poicephalus gulielmi fantiensis) 。3. 黑翅贾丁氏鹦鹉(Poicephalus gulielmi )。而其中以小贾丁氏(橘冠)鹦鹉比较少见,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比较高,其特征是头部呈橘黄色而非红色;贾丁氏鹦鹉外表看似亚马逊鹦鹉,手养鸟可成为很不错的宠物鸟,而且比较安静,在同属的鹦鹉中有较佳的学话能力,且比较不会成为只亲近信任一人的鹦鹉,也不会像亚马逊鹦鹉在繁殖期变的十分有侵略性与攻击性。

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11:16

米特雷锥尾鹦鹉

中 文 名 米特雷锥尾鹦鹉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Mitred Conure
拉丁学名 Aratinga mitrata
体形特征 38cm(15吋)。脸部与红面具锥尾鹦鹉不同,面部红色的羽毛呈美丽的放射状向旁边扩张,约有2种的亚种,有的亚种脸上红羽较为稀疏。
食  性 常在林间树梢上种子、花、水果、浆果、昆虫等食物
护 理 筑巢在树洞或岩洞中,繁殖季节约从11-2月,一窝产2-3颗蛋;人为饲养的米特雷锥尾鹦鹉成鸟有时会很吵杂,它们是咬劲很强的鹦鹉之一,定期提供新鲜的树枝供它们咬,能耐低温,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强壮。 

购买须知 米特雷锥尾鹦鹉在台湾岛内是较不常见的锥尾鹦鹉,而且它们在国外的鹦鹉养殖业中也不多,体型较许多锥尾鹦鹉大很多,价格也较高,与蓝冠锥尾鹦鹉一样,它的说话能力与智力都比小型的锥尾鹦鹉来的出色一些,手养幼鸟活泼聪明,也会亲近主人。有两种亚种:1. 米特雷锥尾鹦鹉(Aratinga m. mitrata)。2. 查普曼米特雷锥尾鹦鹉(Aratinga m.alticola)。

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11:59

黑翅贾丁氏鹦鹉

中 文 名 黑翅贾丁氏鹦鹉
俗名别名 渣甸鹦鹉
英 文 名 Black-winged Jardine Parrot
拉丁学名 Poicephalus gulielmi gulielmi
体形特征 是贾丁氏鹦鹉的亚种。是此属中数量最多的鹦鹉。身体为绿色, 背翼羽毛深绿色(近乎黑色), 头顶成年後长有橙红色羽毛。身长:约20-28cm。身重:平均300gram。
食  性 野外饮食是各种种子、水果、花、昆虫、橄栏、棕榈核果等。
叫  声 贾丁氏鹦鹉被认为非洲亚马逊鹦鹉,亦有人称之为 "完美宠物鹦鹉"。基於它们温驯、不嘈杂、不会只认一个主人。在繁殖期亦不会像亚玛逊般有攻击性。学话能力相当高,有部份专家认为这类鹦鹉跟灰鹦鹉有同等智慧。

护 理 它们与大多数的非洲鹦鹉一样是安静的种类,刚饲养时易不安与害羞,适应过程较慢,适应环境後会变得好动、体力充沛,啃咬力犟劲 ; 而且不易生病。冬天可抵受5度以上气温。但若所提供的笼子过小有可能因压力与无聊而有拔羽的行为。

鹦歌艳鹉 发表于 2008-10-31 22:12:23

海角鹦鹉

中 文 名 海角鹦鹉
俗名别名 好望角鹦鹉
英 文 名 Cape Parrot
拉丁学名 Poicephalus robustus
体形特征 身长约33cm,身重平均320g。从外表可雌雄判断,雌性头顶有橘红色的冠羽,雄性则无。
食  性 常在林间树梢上种子、花、水果、浆果、昆虫等食物

护 理 啃咬力犟,应提供新鲜树枝,混合种籽、核桃、向日葵种子、花生、各种水果及蔬菜、定期补充维他命及矿物质。居住用坚固的金属笼。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部分鹦鹉图及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