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巧守拙
发表于 2011-12-26 09:13:19
百灵
<font size="4"> 满洲(辛亥革命后称为满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百灵也称云雀属鸣禽类燕雀目百灵科,在我国产于蒙古草原、东北地区及河北北部,满人视其为“龙兴之地”所产的“龙鸟”,只有皇亲国戚才可饲养玩赏。饲养百灵,自古便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对百灵的鸣叫有严格的要求;“南派”则讲求白灵绕笼飞鸣。<br />满人玩儿百灵属于“北派”。北派百灵要严格遵守“十三套”的鸣法。目前,关于这“十三套”究竟为何大家众说纷纭。清末民初时旗人金受申先生记述十三套为:家雀噪林、山喜鹊、红子、群鸡、胡哨、小燕、猫、家喜鹊、鹞鹰、柞子、黄鸟套及画眉络儿、胡伯劳交尾儿;当代大玩家王世襄先生记述为:家雀闹林、胡伯喇(即胡伯劳)搅尾儿、山喜鹊“咯脑袋炸林”、猫叫、鹰叫、“水车子压狗子”等,因王先生自己没有排过百灵,所述有所缺失,但大体与金先生所述一致,只在红子音、水车音、狗叫上有所出入。其实,玩儿北派百灵“十三套”有很多,各地都有不同的套路:北京南城玩儿的叫“清口”,有车音、狗叫,但在北城“净口”里这些音儿就是脏口了;同时百灵也有“文武”之分,“武百灵”才叫红子音儿。结合红子的饲养历史(红子饲养晚于百灵),我认为最初红子叫只被列入“家雀噪林”的大范畴,后来,随着红子入宫得宠,各玩家才开始特意让百灵学红子口儿,并以之为荣。<br />北派百灵的笼子大小适中,朴素典雅,一般为三道圈加高土挡,内无鸟杠,中心有一土台,讲究的在土台上粘一些沙粒碎石,因为百灵水罐挂于笼外,所以土挡上还留有水门。百灵笼的设计、百灵鸟具的搭配是完全符合百灵生活习性的:白灵脚长,后趾爪也长,适于地上的生活,筑巢于草原或耕地,好在高处鸣叫。所以,百灵笼无鸟杠而代之以土台;笼底无“鸟屎垫”而代之以沙土,所以又需要高土挡;白灵活泼好动,为防止水罐内的水弄湿沙土,故把水罐挂于笼外。虽然,北派百灵笼古朴大方,装饰极少,但是从其所用的食罐水罐上已经体现出了民间文化的影响。我见过一副百灵水罐(之所以称它为“一副”是因为百灵水罐分为两部分——金属制的水牌子和挂在水牌子上的罐儿),其水牌子的造型是石榴型的,寓意多子多孙;水罐则是香炉型的;整体设计就表达了祈求多子多孙的良好愿望。而其各部件合理的结构、周正的造型也为后来其它鸟笼鸟具的设计、制作提供了学习的范本。<br /></font>
cristian
发表于 2011-12-27 13:46:27
学习来了
蒙古雄鹰
发表于 2011-12-27 17:48:25
学习了。天天学习。
满洲里鸟友
发表于 2011-12-27 17:54:40
不错,学习
tj百灵马
发表于 2011-12-27 19:47:49
学习了
风中雨燕
发表于 2011-12-27 19:53:07
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