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1年野采:以小黄蛉和一只独腿金蛉子完美落幕
我的2011年野采:以小黄蛉和一只独腿金蛉子完美落幕2011.11.21夜8时许,接到虫友梁溪无鱼的手机短信,他和西惜在仙蠡墩,野采小黄蛉,邀我一起前往。
初冬的野外,除少量蛐蛐还在鸣唱最后的绝响外,其它一片寂静。有点风,虽然不大,但吹在身上,多少有点凉意。
到了20号下午与无鱼一起逮到过小黄蛉成虫和肉鸡的连接梁溪河的小山涧,看见多了一个小伙子,憋了一会,忍不住问了,才知道他就是素未谋面的虫友依依不舍。他们已经到了一会,但成绩不好,基本是每人逮了一个小黄蛉的肉鸡。很快,无鱼就找出了今天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20日下午小山涧里基本是堆满了人工砍下来的芦苇,而无鱼和我就是在翻动砍下来的芦苇堆里才找到跳出来的小黄和小黄肉鸡,数量并不太多,我逮到1雄2雌3只小黄蛉成虫,5只肉鸡,无鱼比我多——但这天晚上发现砍下来的芦苇都运走了!
小黄蛉无异是最善于跳跃、逃逸的精灵,20号下午,我已经领略了它的厉害:看见踪影,必须马上使用捕虫容器伺侯,如果你想看清楚它的身影,再动手,对不起,它肯定马上连续跳跃,逃之夭夭!20号下午没有看见小黄蛉一处成群的地方,21号晚上更难以看到它的身影。无鱼他们偶然看见几只,动手、逃逸、再搜索、再次动手——虽然辛苦,总算有了成果,而我基本没有看见小黄蛉的踪影,多少有点失落。大约半小时过去了,我仔细的地毯式的搜索,和无鱼相会在一处大石头附近,终于看见了一只虫的身影,连忙叫无鱼帮看一下是什么东东,无鱼说是金蛉子,是个独腿,我说,独腿我也要了——到底是天气冷了,这只独腿金蛉子明显呆滞,我几乎是用手将它拨进捕虫容器的:这天我终于没有空手而归!
前后约1小时左右,我们才带着有些遗憾的心情离开了仙蠡墩,可能真的要对2011年的虫季说再见了!
今天中午,将2011年初冬野采到的最后一只独腿金蛉子装盒,须看上去还可以;20号下午逮到的小黄蛉,基本没有多大特色,色、须都是一般,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野外自己野采到了无锡本地小黄蛉!
我的 2011年野采终于以3只小黄蛉成虫、5只小黄蛉肉鸡和一只独腿金蛉子完美落幕。
好啊,最后的小黄蛉。 顶书生老哥!
我老实交待,三次一共捉到四只小黄公成虫,三只母成虫,以及若虫十只左右。
可惜的是水中芦苇都砍掉运走了,小黄没生存环境了 不错不错,现在还能采到! 野采快乐。 ”仙蠡墩“地名挺有意思,有收获就好,还有了小黄的栖息地。 支持野采,来年继续努力呵呵 野采小黄,不错 顶一下老哥的,支持野采。 不错,有收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