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杯 发表于 2008-6-14 17:58:22

(原创)山西晋中市榆次常家庄园之--木雕

常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榆次市车辋村,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常家大院房舍栉比鳞次,造型各有千秋,楼厅台阁与天井花园相映成趣,充分显示出当年晋商的经济实力。其主体建筑雄浑方正,附属建筑灵秀绮丽,具有北方庭院中难得一见的南国园林色彩。院落中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和梁、栋、栏、柱上的彩绘,都是清代建筑艺术的精品。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成为晋中望族,晋商中的一支劲旅。常氏以儒商文化独树一帜,既有进土、举人、秀才,又不乏书画名家,所以在宅第建筑上亦有自己非凡的独创之处。
目前,常家大院仅有九个院落、六百余间房屋主体基本完好,其余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从残垣破壁中,人们仍能欣赏到常家大院别致的布局,高雅的品位,多变的风格。常家大院房舍栉比鳞次,造型各有千秋,楼厅台阁与天井花园相映成趣,充分显示出当年晋商的经济实力。其主体建筑雄浑方正,附属建筑灵秀绮丽,具有北方庭院中难得一见的南国园林色彩。现存院落中,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和梁、栋、栏、柱上的彩绘,都是清代建筑艺术的精品。

干一杯 发表于 2008-6-14 17:58:45

再发些对联共享:::

树霭悬书阁坐月观经典;
  烟含作赋台拂露悟春秋。——书亭联
  
泼墨染远山寻访前贤意;
  斜笔点劲松托寄后学心。——画亭联
  
映月酌商音高歌振林樾,
  张琴和古松低吟愉冬春。——琴亭联
  
品茗对春草黑白无胜负;
  对奕闻夜钟胸腹有甲兵。——棋亭联
  这些对联说明,常氏家族营造自己温馨家园的时候,处处留意将儒学精髓、自然风光、自身修养溶入建筑构思,以槛联文化体现的文化底蕴在整个庞大的建筑群中几乎无处不在。如杏林两侧的“披风;枕霞”“景星;庆云”四望亭、“松师、梅友”两院以及园林主景“观稼阁、听雨轩”等建筑,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数杏林两侧的清代名人名联碑。品味其中,精品迭现,令人痴而忘返。
现奉上其中数联,与大家共赏:
  观书到老眼如月;
  得句惊人胸有珠。——湖南何凌汉联
  树入床头花来镜里;
  风生石洞云出山根。——安徽邓传密
  道义极知当负荷;
  湖山乃饱得登临。——广东梁启超
  奎璧华光文藻丽;
  岱嵩品望玉峰清。——河北纪昀
  有惠及人春映日,
  其清在抱水当风。——福建林则徐
  文如秋水尘埃静;
  书似春云态度研。——山东刘墉
  林亭以外初无事;
  山水之间大有人。——丹徒王文治
  倚石得奇想;
  看云多远怀。——山西祁寯藻
  驾言登五岳;
  好游在六经。——道州何绍基

5775839 发表于 2008-6-15 11:35:43

学习了,资料很丰富,谢谢楼主......

痴匏轩 发表于 2008-6-15 16:38:10

学习了,感谢分享

侯侯 发表于 2008-6-16 11:19:23

学习了,长知识。

老烟斗 发表于 2008-6-18 20:48:09

还是老东西好啊!不服气不行呀!

珍木苑 发表于 2008-6-20 08:45:09

谢谢楼主,欣赏了,真是英雄创造了历史。

干一杯 发表于 2008-6-21 07:55:49

谢谢各位欣赏

东海王孙 发表于 2008-6-21 18:57:24

学习了,谢谢楼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山西晋中市榆次常家庄园之--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