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下老官园的黑虫罐家 —— 十三太保
看了论坛一个写老官园“十三太保”的帖子,算一算认识他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以前的事就像在眼前过电影似的。那个帖子里有点儿火药味儿,所以也就不顶起来了,单开个帖子聊聊。十三太保李振芳李老爷子确实算得上老官园的一号人物。
刚才看有人说他份的虫子纯,那是扯了,其实他的虫子花色最多了。青的黑的黄的冰糖子什么的全有,而且有几年还特喜欢杂交,哈哈,那几年我可没少买他的试验品。每次去他那儿总能看见些意料之外的花色,品种繁多可以说是他的一大特色。但是平心而论不太注重品种保持,除了青色一直坚挺外,别的多是搞几年就换花样了。96年前后有两年黑虫特别出色,缎子一样的颜色,黑得发蓝,水鼾儿铜鼾儿的出了好几条,可是之后就没再维系下去,很可惜了的。冰糖子也是断断续续搞了搞就放下了。
那帖子里有位老虫友说老李的虫子在鸣声上也不是很出奇的好,无需传得过分神奇,引来一些指责。其实这确实是实话,咱们也无需神话人物。
要说优点的话,老李的虫子个大、立身厚,寿命长,纯靠粮食喂,冷脱儿压出来的,看着舒服。因为食里不耍花活,所以虫子本叫儿也柔和,听着舒服。不像现在的天津黑虫,不知道什么玩意儿催出来的,叫的声怎么听怎么扎耳朵,养着养着就想喂鸟儿了。这是现在的天津黑虫远远不及的。
再一个他的虫卖相好,皮色清丽,干净利落,杂色虫子看着也舒服。家生里收拾得也干净,让人看着就想买。老玩家应该都记得,老李的罐子一到出来,里面准有块白菜帮和几粒儿泡发了的高粱。没这两样东西的,这虫准是被人挑过的。
再一个他“兼容并包”,甭管什么样的虫都敢份,也喜欢杂交下,所以总有些花色各色的虫子,不像别的罐家那样循规蹈矩,不肯轻易尝试。所以去买虫的时候总有些猎奇的心理,也经常能淘换到各色的玩意儿。
要说缺点嘛也有些,首先是贵,敢要价。十块刚起步,二十不算贵,三五块的虫子不多。这恐怕也是最为其他同行诟病的一点儿,当然这里面也有些眼红的成分。不过想想看,买卖嘛,人家又没求你买,怎么开价还是人家自己的事。敢开价也说明虫子的卖相好。
再一个是老李喜欢给自己的虫子乱起名,这一点就不多说了,老虫友们都知道。初学者往往被名字炫的眼花缭乱,进而惊为天人,出高价买走。其实他给自己虫子起名没什么规律可言,也不是某个名字只给某种皮色的虫子用。“十三太保”就是他给自己油葫芦起的名字,他的外号也由此而来。
再一个就是卖虫的手法确实不敢恭维。探子探叫,不叫就下虫斗叫。玩家都知道这样弄虫子起性早,爱拉蛉子,叫出来的声也不是本叫儿。再一个是你看了两眼没说什么的话,直接包好了递你手里,包得还特快,划价的机会都不给你。往往买家拿着虫直发愣,还没闹明白怎么回事虫已经“不好意思”不买了。不过和他熟了就会觉得这套挺有意思的,生意嘛,呵呵。
至于那个帖子里因此吵架则大可不必,人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且又是生意人。有长处、有毛病,这个人才活灵活现不是?您说呢?
老李还有个长处:看人贼准。因为我每年都买他不少虫子,认识的年头又长,买东西也不怎么磕碜,所以也算个忘年交,他有什么话也不跟我掖着藏着。我有次和个朋友去他那儿买虫,过了一礼拜我又去的时候,他跟我说离那人远点儿,和我不是一路人,不忠厚。后果如他所言,非可交之人。还有一回去买虫的时候带着个女朋友,老李直跟我说这姑娘好,聪明而且心地好,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婆,呵呵。
看别的帖子里说老人家已经驾鹤西游了,不知是真是假。自从他不在老官园摆摊后就少有见面机会了。但是那鸭舌帽,大眼镜,军大衣,就好像昨天还见过面似的,遂写些旧事缅怀下这位可爱的老爷子。 路过帮顶
北京那里的虫文化的确源远流长 听故事长知识 强力支持!看着就长学问。 怀念下大师傅------13太保-----13幽油葫芦
今年打算玩下列冬虫油葫芦
寇家,蓝家,蔓秋草庐,方庄吴叔,
广合刘,老刘,安记,津门巩记,保定王三!!!!
哈哈,痴人说梦!!!!!!慢慢留意,淘换中!!!! 他给油葫芦起名字的,很赞,,,,, 也来听闻下! 唉,好好的官园啊。。就被一帮SB市政的孙子给毁了 都起了些什么名字啊,报上来听听 玩虫,能有这样的经历足够了。
欣赏朋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