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有感--《好虫都是商家帮选的》
且说这玩虫图什么,在我看来,不管您玩什么,无非是让自己开心的事儿,摆正心态,图个乐呵,咱心里知足,甭管憨也好,亮也罢,哪怕药叫,自己花点小钱(能接受的那种价位),冬日里寒风兮兮,白雪皑皑的,上怀大叫,难道不是很好的感觉?此时谁会计较那寒风里叫得是不是憨,谁会折煞这鸣虫之乐呢?再者说这捡漏和选虫,鸣虫不比以前,那会儿是个玩物,都是些老人儿,自己份的虫,拿出来卖卖,量不大,但是少而精,现在是商品,市场需求如此,利益如此,商家不精是不可能的,可是商家可以精,咱玩虫的也可以精益求精啊,难不成固步自封,呵呵,说这选虫,甭管咱花多少钱选什么价位的,只要自己能接受,咱就图一个过程乐,我说的这个过程是指“入虫\"--\"墩虫\"--“本叫”,过程就是验证自己的眼光,这也可以说是“博”虫,“博”到了,那自然是喜出望外啊,可是博不到,咱也玩这虫,好的是这鸣虫之乐,只不过那憨,是此乐之极致,既是极致,我们就应该淡定些,我觉得玩蝈蝈一辈子,像我这样的爱好者,一辈子能养3只本叫憨(当然很多人对憨的理解不一样),那就算是对得起自己了,好东西不易求啊!!!
我这里小城市,玩虫的人也不多,两家开店的,大概一个半月进一批货,一两百只蝈蝈,另有两三个练摊儿的,周末在市场卖,大都是些普通货,价位在二三十左右的,大家可以想象他们是几倒贩子了,每批来的蝈蝈,基本会出个叫,还是有点捡漏的机会的,你捡不到说不定被别人捡了去,即便和商家关系再好,也未必能尽入吾手,虫子是活得,那膀型那经验,毕竟无法和自然的法则相比,我们只是按照常识的逻辑做出判断,可未必就是绝对的,所以你手里今年有只好蝈蝈,他呢,或许去年碰上个好蝈蝈,也或许很多年碰不上,这东西真是得有虫缘,且说那动辄上百的平谷1号,大炮筒,难道各个都能出叫么,未必吧,膀型是好,条件是好,还是那句话,自然的法则我们只可摸索,但却摸不透,所以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吧!
虫友“蜡烛芯”所言的溥仪故事,的确是精辟至极,王世襄老爷子也算是个这样的人物了,没见过好东西,你就是摆在他面前他也不识得,没听过憨叫,估计也说不出道道,只觉得是个好叫吧,呵呵。可是现在这世道,如何才能识得好东西呢,首先我觉得青鸟的这个论坛应该算是个好地方,权且不论商家的各种广告,但就是在这些广告里,咱多问多看多听,做个作业层面上的实践者,别瞎看,瞎凑热闹,有问题发帖,请教大家,我觉得还是有很多的热心虫友积极解答。其次,现实中大家身边肯定都有很多虫友的,大家在一起交流,多过眼,多上手(是多上手,未必要多出手啊,哈哈),肯定会积累很多,量的积累够了,就该质变了,哈哈,我觉得大多质变的玩家,应该是属于看透了,悟出了真正的内涵,关于此质变理论,是因为我看了王世襄老人的书,体会到的,书里不乏各种高档葫芦虫具,XY 啊 DM啊等等,但是老爷子还是会告诉大家,玩虫听叫应该选什么,大家都是玩,只是定位不同而已,所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快乐,才是王道!!!
玩到老,学到老,玩精,玩明白
说的不好,大家见谅,共同学习,一起进步,欢迎讨论!!!
恩 说的好 心境很重要 "虫子是活得,那膀型那经验,毕竟无法和自然的法则相比,我们只是按照常识的逻辑做出判断,可未必就是绝对的"
说得没错!
如果都直接能看得出的话,蟋蟀就没有人斗了,直接肉眼判断胜负好了!
呵呵,说个笑 呵呵!玩出的经验!
回 2楼(02007) 的帖子
呵呵,的确是,若真如此,斗蟋上千年文化的沉淀和积累都毁了! 说的不错,咱是玩虫的,千万不要让人拿虫把咱玩了。玩的是过程,说得太好了。真玩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乐趣也就大减了,回过头来看,还是苦苦追求的过程是最美好的。
我觉得,玩虫最开心的事是以虫会友。总之,开心最重要,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我觉得,我生在天津很幸运。 说的太好了! 学习了,心态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