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阿苏儿----(虎皮饮食,居住照料,训练,疾病等等)----目前最全养殖介绍4
A.冠状病毒 Corona Virus1.那些动物会感染冠状病毒?
包含人类、狗、猫、猪、牛,家禽在内的多种动物,都可能感染此病毒,但由于病毒的血清型不同,感染的对象也具特异性
2.现在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非典型肺炎), 病原是否是冠状病毒?
在1965年,科学家首次证实人类会感染冠状病毒,此病毒会引起感冒症状。 现今让人闻之色变的SARS,被认为是新型的“变种”冠状病毒,可能源自其它动物身上的变种病毒,再传染给人类所引起的急性病症。
3.鸟类感染冠状病毒的临床症状为何?
对于家禽来说,冠状病毒可能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对于鹦鹉来说,目前全世界只有二起冠状病毒的感染病例,感染对象为虎皮鹦鹉及海角鹦鹉(Cape parrot),解剖时发现患鸟肝脾坏死,反而没有呼吸道症状。
也就是说,除了鸡、火鸡及雉鸡感染冠状病毒的死亡率高之外,其它鸟类是否会感染此病毒,以及流行病学,目前并无直接证据可确定
4.SARS的传染途径, 潜伏期, 及临床症状为何?
根据现有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SARS是由飞沫及患者的分泌物所传染。潜伏期约2-7日,最长可达10日。人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包含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及腹泻,肺部X光检查显示肺炎病症。
B.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
1.什么是隐孢子虫?
它是一种极微小,无法以肉眼辨视的单细胞寄生虫,分类上属于球虫目。寄生在消化道或呼吸道的上皮细胞
2.那些动物会受到感染?
许多脊椎动物都可能受隐孢子虫的感染,包含人类在内,其它如禽鸟、家畜、狗猫、,天竺鼠、鱼、爬虫类等动物都可能感染。
3.人如何感感染此病?可能出现那些临床症状?
近年来这种病愈来愈受到重视。它可能经由水源污染,或者接触受感染动物的排泄物而被传染。在美加地区,迁徙的雁鸭的排泄物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已有人因此病症死亡。病患会出现呕吐,慢性下痢,里急后重,消瘦、咳嗽等症状。隐孢子虫也会抑制免疫力,艾滋病患若感染此病,病症会更为严重。
4.患鸟会出现那些症状?
由于感染后小肠绒毛会萎缩,病鸟可能出现下痢,呕吐,体重减轻,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感染时,则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肾脏也可能被感染。不见得所有被感染的鸟都会出现临床症状(与自体免疫力有关),慢性症的鸟会出现精神抑郁,或者食量正常却日渐消瘦等症状。病鸟的粪便还会持续造成其它鸟只感染,繁殖母鸟若感染此原虫,胚胎的死亡率几乎百分之百。
5.有什么预防的方法?
无论是人或鸟都一样,不要喝不洁的饮水,接触其它鸟只的排泄物后要洗干净手。
6.隐孢子虫的治疗方法为何?
包含人类患者在内,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法。人类艾滋病患可能服用一些具专一性的蛋白脢抑制剂,巨环类抗生素,及杀阿米巴的药物。然而鸟类在这方面的治疗并没有建议用药。
C.流行性感冒
1.什么是鸟类流行性感冒?
这是一种由RNA病毒导致的疾病,可分为ABC三种型。其中BC二型只会感染人,而A型则可感染鸟类、人、马、猪等其它动物。此病毒会不断的改变,演变出数百种不同的亚型。
2.流行性感冒如何传染?
一般认为水鸟是散布A型流行性感冒的最大带原者,然而牠们却不见得发病。藉由患鸟的结膜,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散布病毒。是否会藉由卵传染,目前仍未有定论。
3.人会不会得到此病?
会。
4.人若感染流行性感冒,会出现那些临床症状?
患者会出现如感冒般症状,如发烧、头痛、肌肉疼痛、喉咙痛、咳嗽,恶心、上吐下泻等急性病症,严重时会变成肺炎。
5.人会不会将感冒病毒传染给鸟?
也会。
6.患鸟可能出现那些临床症状?
依照感染病毒株的不同,环境状况与年龄的不同,鸟儿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一般来说,患鸟会精神抑郁、厌食、咳嗽、打喷嚏、鼻窦炎、产蛋量减少,甚至突然死亡。除了感染呼吸道之外,患鸟的肝、脾及脑都可能受损。此外,鹦鹉较容易出现斜颈,失去平衡等神经症状。
7.有什么治疗方法?
没有,只能给予支持疗法,或治疗细菌或霉菌的继发性感染。
8.如何预防鸟受感染?
避免让宠物鸟与野外禽类接触,注意环境消毒。新进鸟类必须隔离观察。
D.鹦鹉病
1.什么是鹦鹉病?
鹦鹉病有人称鹦鹉热、饲鸟病或禽流感症英文原名为 Psittacosis,又叫 Parrot Fever,为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病原为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包含家禽、牛、马、羊、狗、猫、天竺鼠等家畜、野鸟、宠物鸟,及人类在内的动物,都可能感染鹦鹉病,为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大部份病因多由未感染体接触或吸入感染鸟类的尿液挥发味或是其它分泌物气味,此外还有另一些因素,如:被带病鸟咬伤,病鸟间相互整理对方羽毛,争食同一食物或者是碰触肌肤都会受到传染。然而带源者或是初期被感染的鸟类在一般情况下是很难被察觉到,又多数鹦鹉或其它鸟种被确定得到此种严重传染病时,多半已病入膏肓慎至有性命危险。
2.人若感染会出现那些临床症状?
人类感染披衣菌的潜伏期约为4-20日,发病早期,多数医生错把病因归类于流行性感冒,只有在病患病情告急或意外死亡才得知感染上人畜 ( 禽 ) 共通传染病---鹦鹉热,临床症状包含失去食欲、高烧不退、打寒颤、呕吐、头痛、多发性关节炎、咳嗽不停、淋巴腺病、肌肉酸痛,胸口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其中可能有半数的患者演变为肺炎,同时肝脏受损。对于怀孕妇女,艾滋病患及年龄45岁以上者,病症更为严重,而治愈此病的专业医师多使用口服性抗生素来治疗,治愈时间约 48~72 小时,除此之外,口服性抗生素 ( Doxycycline ) 也非常适合用来治疗您得病的爱鸟。
3.鸟如何感染此病?
感染鹦鹉病的鸟类,其口鼻的分泌物以及排泄物中,都可能带有病原。披衣菌在自然环境中,可存活数个月以上。
主要的传染途径为呼吸道吸入排泄物及羽毛的粉尘,跟病鸟太过接近也会受到传染,由以上几点来看,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应该是那些在鸟店群居的、最近才由国外进口的、常与其它鸟一起饮食的鸟儿。这时生活上并不会有什么压力所以通常不会展现症状,反到是当人们刚把鸟儿带回去的那段时间压力最大,所以常会买回去没多久就出现病征,所以那段时间与其它鸟的隔离是必要的。
4.患鸟有那些临床症状?
因患者的免疫力及披衣菌感染部位不同而异,轻则无明显病症,重则死亡。完全无症状的患鸟,或者已转为慢性病的患鸟,仍会不断排毒,免疫力下降时则又会发病。急性病症:较常发生于年轻鸟,临床症状包括:(1)肝脏,胃肠道症状:食欲减弱,绿色或灰色下痢便,黄绿色尿酸,呕吐。(2)呼吸道症状:桨液或脓样眼口鼻分泌物,呼吸困难,结膜炎,鼻窦炎。(3)其它如羽毛膨松,体重减轻及精神抑郁等非特异性症状。慢性病症:肌肉无力,羽毛状况差,偶有轻度的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或者癫痫,后肢麻痹等神经症状,如有上述病况发生须立即带至禽类兽医处治疗,比较专业疗法包含,检测病鸟血球含量。血清检测、抗体滴定检测、排泄物检验,再从病鸟细胞组织中取得抗原并培养抗原,最后取得抗体再用此抗生素来治愈您的爱鸟。
5.治疗方法:
口服Doxycycline 25mg/kg 每日服药二次,连续给药45天。也可用50mg/kg 每日服药一次的口服剂量,但可能引起呕吐。
感染期间的照顾方式:
i.将鸟笼以医生推荐的消毒水清洗干净,消灭病原体。
ii.小心地处理鸟儿的粪便。
iii.将羽毛所产生的粉尘,在空气中散布的程度减到最轻。
iv.将所有展现初期病征的鸟儿分开单独放置。
v.避免与老人、生病的人或幼童接近这些鸟儿,特别是在初期阶段时(感染力最强)。
vi.所有含有钙的食品皆不应该给病鸟食用,因为钙会影响治疗用药。
vii.将鸟周围的干扰及压力减到最低,并且持续的带鸟儿定期减查,因为医院开出的药方可能并不是第一次就会完全有效。需经过多几次的诊断。
viii.如果在经过许多的治疗及诊断检查无效时或无法医治时,应认真考虑让鸟儿安乐死。
6.预防方法:
要预防感染鹦鹉热最基本方法还是靠自己做起,当您去鸟店(含其它宠物店)或拜访饲有鸟儿朋友家中做客后,回到家中一定要记得洗手,这可减低您的爱鸟受鹦鹉热感染,第二点,新进的鹦鹉,应隔离30日检疫,其间给予添加Chlortetracycline的食物,检疫完毕后,最好再继续给药15日,第三项,是非常重要的,您一定要定期清洁您爱鸟的周围环境并清洗鸟笼,饲料盒,给水杯,玩具…等,这些基本习惯可让您及爱鸟远离鹦鹉热病菌。
E.霉浆菌
1.什么是霉浆菌病?
霉浆菌并不像细菌一样有细胞壁,它对于家禽饲养业的影响很大,可能导致慢性呼吸器病,传染性眼窝下窦炎,传染性滑膜炎,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除了鸡,鸭,火鸡等家禽之外,鸽子,鹌鹑,鹦鹉,雀科等鸟类也曾有病例发生的报告。霉浆菌经常和其它细菌,病毒合并感染,使得病症变得更复杂。感染鸟类的霉浆和造成狗猫结膜炎的霉浆菌并不相同。
2.霉浆菌如何传染?
本菌可能成为养鸡场的常在菌,感染的鸡只并不一定发病。一旦受到紧迫,免疫力下降,或感染其它疾病时,才会表现出病状。随着空气散播,麻雀或其它野鸟等传染媒介,其它鸟类才会感染此病。不过宠物鸟所感染的霉浆菌和家禽类的霉桨菌,可能是不同的血清型,是否会互相传染的问题仍在研究中。
3.那些宠物鸟较可能出现病症?有那些临床症状?
金丝雀,虎皮鹦鹉,玄凤等小型鸟种。患鸟可能出现眼窝下窦肿胀,眼鼻分泌物增加,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
4.如何治疗此病?
在饮水中添加Tylosin或Lincospectin及维他命,或者以喷雾治疗给予Baytril。
5.如何预防此病?
避免宠物鸟与野鸟,麻雀或鸽子直接接触,注意饲养环境的通风卫生,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不要将不同种类的鸟混养在一起。
F.Pacheco’s Disease (PD)
1.Pacheco’s Disease的病原是什么?
泡疹病毒。本病于1930年首先由Pacheco在法国发现。
2.传染方法为何?
确实的传染途径尚不清楚,但在病鸟的粪便及咽分泌物中,可采集到大量病毒。因此推测,口腔及飞沫传染,可能是感染的途径。潜伏期约为3-7天。有时患鸟并无临床症状,成为隐性的带原者。南达锥尾,掘穴锥尾,金刚及亚马逊都可能是带原者。
3.什么鸟可能感染此病?
此病只发生于鹦鹉,造成急性的肝脾坏死病变,病鸟会在完全无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无论是任何年龄,种类的鹦鹉都可能感染此病。但锥尾较常为不显性的带原者。
4.患鸟有那些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突然死亡是最常见的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精神抑郁,厌食,呕吐,下痢(甚至血便),黄绿色尿酸,肝脏点状出血,脾脏肿大,肠管出血,口鼻分泌物,结膜炎,偶尔也会出现癫痫等神经症状。不过也有部份病鸟耐过病症而存活下来。
诊断方法: 间歇性排毒,使得检出病毒不易。目前并无有效的方法可检出带原者。
5.治疗方法为何?
有报告指出,每日三次口服Acylovir 80mg/kg或者肌肉注射该药40mg/kg (注射部位可能坏死)可减少死亡率。配合其它支持疗法。
6.有没有预防方法?
有疫苗可接种,但副作用不少,故并未广泛施打。
7.泡疹病毒还会导致鸟类那些疾病?
感染鸟类的泡疹病毒共有十三种血清型。除了上述病症之外,该病毒还可能造成家禽淋巴增殖性肿瘤的马立克病,鸭瘟,小葵花巴丹腿部增生乳突状瘤,亚马逊鹦鹉鼻窦,气管增生伪膜的气管炎,鼻窦炎等病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