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外宠物管理制度
日本篇;人养宠物注意卫生新华网东京电(记者何德功)**的宠物热由来已久,最近又呈升温之势。清晨或傍晚,每当漫步东京街头或小巷,都会碰到不少**人牵着自己喜爱的宠物在外溜达。宠物多种多样,其中以狗居多。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很多遛狗者并非两手空空,而是随身携带着诸如塑料袋等物,以便随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正因为如此,东京宠物虽然数量不少,但街头巷尾却很难见到宠物方便后留下的污物。
新华社驻东京分社附近有一个被称为“花园之地”的休闲购物好去处。每到日落时分,不少**人便带着自己的宠物在这里散步,斋藤太太就是其中之一。斋藤太太的两条狗耷拉着大耳朵,看上去很可爱。据她介绍,她每年都要给两条狗注射一次狂犬病疫苗,这是涩谷区政府的硬性规定,违者要被追究责任。此外,斋藤太太在对狗的卫生管理方面也很下功夫。两条狗虽然品种一样,但生活习惯完全不同。那条两岁的小狗,大小便全部在家,有固定的便池。而另一条四岁的大狗却必须在外面大便,风雨无阻。所以,即使台风来临,斋藤太太也得带着两条狗出去散步,大狗大便后,斋藤太太会用塑料布把狗屎包回去。其实这样的习惯不只斋藤太太有,在**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蹲在地上捡起宠物排泄的屎蛋儿,然后用卫生纸把地砖擦干净。宠物的主人还定期给它们洗澡,以免它们生虱子和跳蚤。
**早在1973年就就制定了动物保护法,2000年又对该法进行了修改。法律规定,人们要爱护动物,借以陶冶尊重生命、热爱和平的情操;此外还应把宠物视为家庭的一员,不得随意遗弃,否则将追究责任。最近出版的一本名为《谢谢,轮椅牧羊犬相伴15年》的书讲述了一个爱护宠物的感人故事。16年前,家住秋田县大曲市的三浦英司家里收养了一条两个月大的牧羊犬。第二年秋天,牧羊犬在自家门前遇车祸,被撞断脊椎骨,后半身无法动弹,兽医建议对其实施安乐死。三浦先生从牧羊犬眼中看出了它强烈求生的意愿,决定让它活下去。然而,牧羊犬无法走路,内心焦躁,全身脱毛。于是,三浦为它做了一个轮椅,把它不能动弹的后半身放在轮椅上,让牧羊犬用前腿的力量带动轮椅走路。从此以后,牧羊犬又可以外出散步,在草坪和雪地上玩耍了。去年11月,牧羊犬迎来了自己15岁的生日,相当于人活了80岁。三浦先生从牧羊犬身上悟到很多真谛,写成文字,告诫人们要尊重生命。
有三浦这样的主人照顾,牧羊犬是幸运的。但也有许多猫狗失去了主人的呵护,它们的命运就大相径庭了。在**,有许多无家可归的野猫。它们倒是不会挨饿,因为每天都有人自发地给它们喂食。但这些野猫的卫生情况却不尽人意,没人给它们洗澡、打防疫针。有的野猫野性十足,还有的到了发情期深夜嚎叫,闹得四邻不安。东京中野区有一个停车场,这里的汽车车顶上经常睡着野猫,车上不仅沾满它们脱落的毛,有时还留有抓痕,让爱车如命的**人大伤脑筋。如何管理这些野猫?很多**人都在想办法。在东京千代田区,市民在固定的地方给野猫喂食,在野猫来吃时对其进行登记,掌握其数量。在需要打防疫针时,就在喂食时将其捉住打针,同时对有生育能力的野猫进行绝育手术,使野猫的数量自然减少。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比较奏效的。(完)
二;布达佩斯养狗——有规矩也有无奈
新华网布达佩斯电(记者刘为民) 近年来,饲养各种宠物的匈牙利人愈来愈多。狗和猫更是普遍受到人们的宠爱,占市民家养动物的90%以上。据悉,在人口174万的首都布达佩斯,各种各样的狗多达20万只,有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微型狗,也有凶猛异常的大狼狗。
布达佩斯原则上不禁止养狗,除个别非常凶猛的品种外,养狗一般无需提前申请和报告,但养狗却并非无章可寻,其中检疫方面的规定最为严格。按规定,小狗生下后3个月就必须注射狂犬疫苗,6个月后再注射一次,以后每年都必须按期注射。逾期不注射疫苗经提醒无效者最高可被处以10万福林(1美元约合232福林)的罚款。此外,养狗者还必须到动物诊所为狗建立动物“健康卡”,诊所同时也义务将有关情况上报到地区有关动物管理和防疫部门备案。每条狗每年还必须服用打虫药,杀灭体内的寄生虫。狗生病后要到动物诊所治疗,而且所有这些都要在“健康卡”中登记。狗的过户、丢失和死亡也都要求及时报告。出于加强保护、提供服务、严格防疫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布达佩斯市内还建有为数不少的狗食和狗用品商店、狗学校、狗美容院、狗旅馆、狗收容所、狗繁殖场等配套设施,其中仅狗医院和动物诊所就有100多个。
在布达佩斯,人们上街遛狗时,必须给狗配带上证明已注射过狂犬疫苗的塑料牌,并戴上皮带或锁链,由遛狗人牵着,不允许它们自己乱跑。有些凶猛品种的狗还必须佩戴笼头。在布达佩斯市,狗虽然可以和主人同乘汽车、电车和地铁,但必须买票。而且影剧院、儿童游乐场、餐馆、商店、学校等许多公共场所不许狗入内。
由于有严格的规定及相应措施,总的来说布达佩斯对狗的管理比较有章法。然而,养狗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不少问题和烦恼。
据介绍,布达佩斯有20万只狗,虽然绝大多数都已登记注册,但没有登记的“黑狗”也为数不少。特别是近年来到处流浪的野狗越来越多,给这座城市的卫生、检疫和安全带来严重的问题。据估计,布达佩斯及周围地区每年发生的狗伤人的事件有数千起之多,绝大部分是野狗所为。有些狗还携带着狂犬病病毒。
养狗带来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对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影响。有报道说,布达佩斯20万只狗每天排泄出的粪便大约有两吨。狗屎遍布大街小巷,令布达佩斯这座被誉为“多瑙河上明珠”的美丽城市大煞风景。
为解决养狗带来的问题,布达佩斯有关部门近期加大了管理和处罚力度。每天派出数辆专车四处巡逻,捕捉流浪狗,并将它们送到狗收容所。市政部门严格规定,养狗者可以将自家的狗送人、卖出或送到狗收容所,但不得肆意将狗丢弃和逐出家门。按照最新规定,违者将被处以20到100万福林的罚款。有关部门从今年7月1日起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向狗屎“宣战”的活动,规定遛狗者必须自觉清除自家的狗粪,否则将被罚款1万福林。对于这项规定,布达佩斯市民普遍表示欢迎,但也有不少怀疑规定能否得到真正遵守。看来,措施虽好却也难以一蹴而就。养狗的乐趣和带来的问题及烦恼将会长期共存。
芬兰周到而严格的宠物狗管理
新华网赫尔辛基电(记者赵长春) 7月下旬,进入盛夏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异常炎热。然而,在距市中心10多公里处的一片50公顷的森林中,一片片高大的赤松、云杉和白桦林遮挡着炎炎烈日,绿茵茵的草地上宠物狗或四处奔跑撒欢,或围着主人高兴地摇着尾巴。
这里是赫尔辛基市政府为宠物狗特意开辟的“宠物狗专用林地”。人们可以带着狗到这里散步、嬉戏,对狗进行各种训练。只见一名女士将棍子扔向远处,机灵的爱犬立即奔跑出去将其叼回送到主人面前。而这样的训练在市区内是被禁止的。
芬兰家庭豢养宠物狗十分普遍,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他们将狗视为家庭成员。目前,拥有50万人口的赫尔辛基地区共有宠物狗近2.5万条。为了规范这些宠物狗的活动,赫尔辛基市政府为养狗人提供了各种周到的服务。
除了“宠物狗专用林地”,赫尔辛基地区还设立了86个专用的“遛狗公园”。这些用木栅栏围起的“遛狗公园”平均面积为3000平米,通常建在市区人口最稠密地区,利用率很高。此外,赫市还有4处专供宠物狗游泳的场所。赫尔辛基市政府还准备学习瑞典和法国的经验,建立宠物狗中心,以满足养狗者多方面的需求。
在一些公共场所,除了有为儿童和残疾人修建的专用设施外,还有为宠物狗准备的设施。如在大型超市的停车场,设有既通风又宽敞的狗笼。购物的顾客可免费将自己的爱犬存放在笼中,以免关在车内受酷暑煎熬。
在为养狗人提供各种周到服务的同时,芬兰有关方面还制定了法律法规,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根据芬兰公共秩序法第十四款规定,宠物豢养者的邻居应容忍宠物带来的适度吵闹和干扰。如果狗对邻居造成很大干扰,将由住宅楼的管理委员会出面解决问题。
同时,豢养宠物的主人也必须履行一定义务:为宠物狗接种疫苗,这样即使宠物走失也不会传播疾病;在没有主人牵领的情况下,不得让狗独自进入游泳池、儿童娱乐场等公共场所;不得让狗在人口居住稠密地区随处排泄,主人必须将狗粪收入可降解的专用塑料袋并投入附近垃圾箱内,否则将被当场处以罚款;宠物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对他人财产造成损失,主人必须给予赔偿等等。
如果宠物豢养者违反了公共秩序法中有关宠物管理的规定,警方将会视情况对当事人处以最低48欧元的罚款。如果发生严重的伤害事件,警方则有权拘捕肇事狗,并根据危害程度对狗进行处罚,甚至依法处死。
此外,在赫尔辛基市内每个“遛狗公园” 门口的标牌上都写有如下醒目的遛狗守则:为防止传染病,不要将病狗带入公园;在园内可将狗放开自由活动,但要注意同其他狗和睦相处;禁止扔东西让狗去拾拣;晚10时至早7时,在园内遛狗不得扰民。 养狗的乐趣和带来的问题及烦恼将会长期共存。
希望管理越来越完善! 希望我们国家早日立法,让养狗合法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