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毅 发表于 2007-11-29 16:34:25

引用第9楼芦花寒燕于2007-11-29 15:01发表的 :
我觉得葫芦别太厚,但是密度得好.
尤其蝈蝈葫芦!

fsai9999 发表于 2007-11-29 16:39:26

顶起来喽。。个人觉得密度大,相对厚的葫芦需要个大马力的虫。。

牙口本长 发表于 2007-11-29 18:10:19

引用第0楼兔子走着瞧于2007-11-28 19:04发表的 有问题请教收藏葫芦的朋友 :
   本人去年才玩葫芦基本属于新手,想请教一下。《最出叫的葫芦要瓷皮,糠胎,缎子里。薄厚适中,太厚了,太薄了都影响出音。》什么样的葫芦叫“薄厚适中”?有标准吗?是不是瓷皮葫芦在强光下能透出亮光。或者用手指轻弹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是不是看着薄但在手中又要有压手的分量?
还有如果想收藏葫芦是不是要选厚一些的?考虑不考虑出叫的问题?薄的葫芦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硬度会越来越差,最后会坏掉?
以上几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希望朋友们给予正确的解答。再次表示感谢!!!!!

本人也是新手,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大家交流啊。影响出音的因素有很多方面,第一是器型,大家公认鸡心最出音,勒脖鸡心尤其出好音,再就是棒子,很多人都说柳叶容易“吃”蝈蝈,我没有柳叶葫芦,没有发言权(但很喜欢柳叶的形状)。第二就是葫芦的大小,首先是收口的尺寸,一般认为直径两指到两指半最佳,蝈蝈能在葫芦里顺利掉头转身即可,或者说葫芦的大小要和蝈蝈的大小成比例,不能太大,蝈蝈带不动,也不能太小,伤蝈蝈。第三就是蝈蝈在打膀时所处的位置,蝈蝈在葫芦肚中心靠近收口处打膀时声音最好,其它位置都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鸡心出音好的原因,鸡心相对其它葫芦器型更短更矮,蝈蝈不用找位置。第四是葫芦的质地,都是葫芦,可其实品种大相径庭,好的葫芦生长过程中吃水足,成熟后压手,分量足,皮质坚硬,密度大,上色快,晒两年后上手一年即可出色出包浆。第五是瓤,就是里子,太厚蝈蝈叫不动,太薄不利于保暖,易碎,挑选时观察里子色白细密,用手按压坚硬即可。第六是口盖,说实话老人玩蝈蝈的葫芦没有上木盖牙盖的,大都放上簧直接入怀,或者用葫芦瓢盖,近几年流行的什么牙盖木盖玳瑁都源于白虫和黑虫葫芦,不管是五星七星还是大独眼,说实话对出音都没有好处,只会影响发音,纯粹装饰!最后就是大家常说的蝈蝈配葫芦,再好的葫芦也要有合适的蝈蝈配,合适指的是蝈蝈的大小和发音能否与葫芦产生最好的共振,这可是需要好耳力的,没有十几年的心得真不敢瞎说。这也是玩蝈蝈的最高境界,我就经常梦想能拥有一条慢膀大酣,趴在合适的葫芦里尽情的打膀,葫芦像个喇叭一样把声音修饰得圆润洪亮,那才是享受呀!哈哈

哩哩啦啦 发表于 2007-11-29 18:27:09

兔子走着瞧 发表于 2007-11-29 19:36:04

引用第12楼牙口本长于2007-11-29 18:10发表的 :


本人也是新手,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大家交流啊。影响出音的因素有很多方面,第一是器型,大家公认鸡心最出音,勒脖鸡心尤其出好音,再就是棒子,很多人都说柳叶容易“吃”蝈蝈,我没有柳叶葫芦,没有发言权(但很喜欢柳叶的形状)。第二就是葫芦的大小,首先是收口的尺寸,一般认为直径两指到两指半最佳,蝈蝈能在葫芦里顺利掉头转身即可,或者说葫芦的大小要和蝈蝈的大小成比例,不能太大,蝈蝈带不动,也不能太小,伤蝈蝈。第三就是蝈蝈在打膀时所处的位置,蝈蝈在葫芦肚中心靠近收口处打膀时声音最好,其它位置都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鸡心出音好的原因,鸡心相对其它葫芦器型更短更矮,蝈蝈不用找位置。第四是葫芦的质地,都是葫芦,可其实品种大相径庭,好的葫芦生长过程中吃水足,成熟后压手,分量足,皮质坚硬,密度大,上色快,晒两年后上手一年即可出色出包浆。第五是瓤,就是里子,太厚蝈蝈叫不动,太薄不利于保暖,易碎,挑选时观察里子色白细密,用手按压坚硬即可。第六是口盖,说实话老人玩蝈蝈的葫芦没有上木盖牙盖的,大都放上簧直接入怀,或者用葫芦瓢盖,近几年流行的什么牙盖木盖玳瑁都源于白虫和黑虫葫芦,不管是五星七星还是大独眼,说实话对出音都没有好处,只会影响发音,纯粹装饰!最后就是大家常说的蝈蝈配葫芦,再好的葫芦也要有合适的蝈蝈配,合适指的是蝈蝈的大小和发音能否与葫芦产生最好的共振,这可是需要好耳力的,没有十几年的心得真不敢瞎说。这也是玩蝈蝈的最高境界,我就经常梦想能拥有一条慢膀大酣,趴在合适的葫芦里尽情的打膀,葫芦像个喇叭一样把声音修饰得圆润洪亮,那才是享受呀!哈哈
非常感谢您!又学到了不少知识。

毛十八 发表于 2007-11-30 00:11:46

兔子走着瞧 发表于 2007-12-1 00:04:43

其他高手还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有问题请教收藏葫芦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