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 发表于 2007-8-20 11:45:50

邵逸平,精品<本山绿泥><西施壶>容量200cc(已售,可预订

特色:邵家本山绿泥,手工精炼!做工线条流畅,整体比例协调,韵味十足!!邵氏西施于众不同,各有千秋!!本山绿泥原矿,生成于紫泥层与岩板的夹脂之中,有“泥中泥”之称,民间也有称之为“龙筋”,因产自黄龙山,且生矿呈现鸭蛋青色,故被称之为本山绿泥。烧制温度高于紫泥,约1200℃左右,收缩比约12%。若窑温稍低,烧成后呈现米黄色;窑温稍高,则黄中泛青。与其它泥种相比,本山绿泥的可塑性较差,烧制时也易开裂,所以不宜制作大件的作品,常有被作为化妆土使用。然,用本山绿泥制成的茗壶,泡养日久后,养成的泥色会呈现出柔和的古铜色,有美玉般的质感。


邵逸平,男,1963年生,工艺美术师,职业陶艺家。
  自小出生紫砂世家,其父邵生祥为著名民间陶艺家,系壶艺大师邵大亨第五代传人,1983年从事紫砂创作设计,擅长方器、筋纹器,作品《汉君提梁》、《小金字塔》分别发表于《紫砂精华》、《天地方圆》、《跨世纪知名陶艺家集》等书刊,原国家领导人宋毅仁、费孝通及现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王光英等曾参观其工作室,《汉风壶》获“2001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评比三等奖。

  从小耳濡目染,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所设计和创作的作品,深受海内外收藏家的珍藏,并获第五届陶瓷艺术设计创作二等奖。由于技法稳健,手法精细,作品别具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宜兴名壶在汕头食博会上成抢手货

  
南方网讯 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汕头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华民族产品经贸洽

谈会、汕头市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展示会暨技术交易会上,来自江苏宜兴的陶艺名壶成为市民选购的

“热俏货”。汕头市民赏壶的高品味,令陶艺名师们大为赞叹。

   “邵家泥”名壶抢手
  清代著名宜兴紫砂壶———“邵家泥”的创始人邵大亨的第5代嫡孙邵逸平,这次也亲临汕头参与

食博盛会。精细、独特、手感柔滑舒适的“邵家泥”名壶,尽管中档壶的价格都要好几百元,但仍颇

为抢手。忙得团团转的邵逸平高兴地说:“汕头市民赏壶的品味可真高。”

注:本文载自 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shantou/stjj/200110250379.htm

回报壶友,特惠价

沈阳老张 发表于 2007-8-20 13:39:34

又来好壶啦!

宜兴人 发表于 2007-8-20 14:00:07

引用第1楼沈阳老张于2007-08-20 13:39发表的 :
又来好壶啦!
对的啊!好东西!经常有的!您可要经常关注哦!

沈阳老张 发表于 2007-8-20 15:40:53

放心吧!我会经长来逛壶锦轩的!

宜兴人 发表于 2007-8-20 16:52:42

引用第3楼沈阳老张于2007-08-20 15:40发表的 :
放心吧!我会经长来逛壶锦轩的!
好的,壶锦轩随时恭候您的光临!

fpwty 发表于 2007-8-21 08:54:16

我怎么觉得像龙旦,怎么看怎么不象西施!对了,版主,您能解释一下“邵家泥”的独特之处吗?我们学习一下啊!

宜兴人 发表于 2007-8-21 11:43:25

引用第5楼fpwty于2007-08-21 08:54发表的 :
我怎么觉得像龙旦,怎么看怎么不象西施!对了,版主,您能解释一下“邵家泥”的独特之处吗?我们学习一下啊!
您好!欢迎光临壶锦轩!那个是西施,龙蛋的话还要高一些,象鸡蛋的造型!"邵家泥"是选自丁山黄龙山上四

号井的紫砂原料,在用自然风化法,(让原矿在光照和雨水的侵蚀下,经过多年自然风化,而使原矿变成碎末

状),在和上当地的河水,用手工揉捏(类似擀手工面),使砂料均匀分布.最后,在把和好的泥料,放在地窖里,保

湿处理,让它保持一定的湿度,使和好紫砂的每个地方水份保持一致,经过几个月的存放,就可以让紫砂的

活性发挥到极点!!!!!!!!!!!!!!!!!!!!!!!!!!!!!!!!!!!!!

西蜀咸若堂主 发表于 2007-8-27 10:25:06

不错!!!!!!!!!!!!!!!!!!11

宜兴人 发表于 2007-8-27 11:49:35

引用第7楼西蜀咸若堂主于2007-08-27 10:25发表的 :
不错!!!!!!!!!!!!!!!!!!11
谢谢!欢迎您长来!!

西蜀咸若堂主 发表于 2007-8-27 16:03:29

这把漂亮!!!!!!!!!!!!!!!!!!!!!!!!!!!!!!!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邵逸平,精品<本山绿泥><西施壶>容量200cc(已售,可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