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刀
发表于 2011-5-22 20:11:00
精彩的帖子!
鹤舞九天
发表于 2011-5-22 20:26:28
辛苦了,好贴
frankwa
发表于 2011-5-22 20:40:23
强大 学习了
乐事
发表于 2011-5-22 21:14:51
学习一下
ZHOUYU
发表于 2011-5-22 22:14:00
引用第16楼joshua于2011-05-22 17:53发表的:
是类似中国斗蟋的品种吗?可以请zhouyu兄研究下
澳洲的灶蟋当然不能打,不过大洋油葫芦打起来不差,有那种南油的感觉
大洋油葫芦, 打斗的激烈程度是不如南油的,体型也比南油小多了,南油很可能是全世界范围内体型最大的油葫芦品种。
海外蝈王
发表于 2011-5-22 22:24:17
引用第4楼千年小何于2011-05-22 07:46发表的:
很精彩的帖子
对于物种入侵,我们只能说是一种不太明白的状态,也许很多物种就在人们未发现前,被入侵物种排挤了
所以我一直很反对野放鸣虫,到时候你身边的本地物种就消失了
.......
这最后一句说的很精彩! 当地有很多地名就暗示这一切。就至少经过两个叫“Indian Grave Gap"的地方,"Gap"指的是两山间的低地。
海外蝈王
发表于 2011-5-22 22:32:41
引用第10楼dennis0于2011-05-22 10:06发表的:
好象是天牛。
看一下这个介绍。如果看不清可存下再放大看。
海外蝈王
发表于 2011-5-22 22:43:09
引用第12楼dennis0于2011-05-22 11:11发表的:
贴几张图和一个视频, 是09年我在美国麻州苗圃里抓到的3条米卡斗蟋.
http://www.tudou.com/v/HrnNvtJPmUg/v.swf
http://img.18888.com/p_w_upload/Mon_0910/60_111265_0398043f4463b8d.jpg
http://img.18888.com/p_w_upload/Mon_0909/60_111265_d5d236adf250a05.jpg
http://img.18888.com/p_w_upload/Mon_0909/60_111265_225a885dd0fd0c1.jpg
.......
老贴又复习了一下,觉得颜色稍有不同,可能是光照不同的关系。份虫的技术真高超。
海外蝈王
发表于 2011-5-22 22:46:43
引用第13楼雅鸣于2011-05-22 12:12发表的:
十多年前听一在澳洲等地生活的朋友说当地也有蟋蟀墨墨黑就是不会斗!就外域土生土长(原本种群)的蟋蟀我觉得和中华斗蟋还是有点差异的。
墨墨黑的说的可能是一种澳洲的油壶卢
海外蝈王
发表于 2011-5-22 22:50:02
引用第15楼千年小何于2011-05-22 16:18发表的:
美国的斗蟋都像dennis的那种墨黑色,种源比较单一。
我测过了分子,好像是江浙一带的种。
真的吗,这很有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