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南油
闲聊,顾名思义。就是闲暇之时的攀谈。东北话叫唠嗑。看似天南地北,不着边际的神侃海吹。却能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还能在不经意时获得许多知识和信息。故闲聊,实乃有百利而无一害。很多高深莫测的理论,尘封已久的秘闻,都在闲聊中你一言我一语的流传开来。雅至俞伯牙之音,俗到杜十娘之媚。小至疮痱之痛痒,大到国运之兴衰,民心之相背。可谓是包罗万象。
咱们鸣虫版的规模,放眼全亚洲,估计也找不着第二个。论坛里,就应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家才能积极踊跃发言,论坛才能更火。
如果拘泥于形式条框,这不让说,那不让讲,那成了什么?咧嘴的石榴------装逼。
所以呢,还是那句话,男人的嘴,就像抽水马桶,堵不如疏。
今儿个,论坛里分外冷清,几个压轴撑场的台柱子都不在。也许是我来的早了吧。赶早不如赶巧,没见着六爷和菜鸟。也罢了,就以寒鸦之聒噪,以代莺啼之巧好。
聊什么呢,聊聊南油的色泽吧。
南方油葫芦,乃我国油葫芦品种中的最大种。有些虫友,总是把南方油葫芦和大蟋类混淆于一起,这呢,我先说说区分的方法。
最直观的来说,大蟋通常头宽于项。而油葫芦类,基本头项等宽,或者头略小于项。其次,大蟋的雌虫,产卵期特别的短。这是由于大蟋长期营地下穴居活动,产卵也在地下而产生的特性。这一点和油葫芦类区别最为明显。油葫芦类的产卵瓣都很长,长于雌虫的尾须。以上两点就能轻易的鉴别大蟋和油葫芦了。
南方油葫芦主要分布我国华南地区,福建和两广,云南和海南都有分布。体型大,后足发达。食性杂,在产地是优势种,危害甚烈。因为成虫好斗,故也常被作为竞斗的蟋蟀品种。
南方油葫芦的色泽相对比较鲜艳。常见体色的有浓紫,红头金翅,胡蜂黄。以观赏角度而言,我最喜欢胡蜂黄,但最少见。红头金翅多产于云南和广西,广东则紫色系的居多。
南方油葫芦鸣叫清脆响亮,可惜在韵律上不如黄脸,但我觉得优于黑脸。也胜于银川油葫芦。
综合玩赏价值而言,可以列为第三位。黄脸雾顶南油。。。。。。。 好帖子,学习了,南方油葫芦也挺有特点的吗,就好比“南方黑芝麻糊”一样! 小时候,一听到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
一缕浓香,一股温暖。 楼主是哪里的,对竹蟀很有研究啊 竹蟀个大色靓,凶猛好斗,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是首选斗虫,只要有竹蟀,4地是不会有人去玩蛐蛐的 想起我在海南的時候,對其鳴聲不熟的經歷 欣赏了 不错,欣赏了~~~ 喜欢闲聊的形式,学习了。 闲聊有闲聊的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