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蝈 艰辛成长
20小籽,背井离乡,在不适当的季节,被菜人俺带领,越走越少。。。。 201011 24 WEDTB ,萌动籽20,无图。 201012 04 SAT
存放条件差,不久有某同学报废,余19。
比新生大,色绿,有眼点,传说中的萌动籽?
赶紧清理,垫纸巾,喷水,拍照。
201102 07 MON
希望他们快些出世,便特地不去看,忽略了2个月。
跟其他虫类一道,置于50CM*30CM泡沫盒,盖玻璃板。
前期有不规律加温,后期停暖。
本想开春后再加温冲刺,却不料今日再看时,已经杯具。
纸巾上一片狼藉,好像有几个坏掉的小家伙,很绿。
翻开纸巾,发现底下有个更强更可惜的。
第一次亲眼看到小蝈尊容,尺寸比想象的大。
余15,个个像外星人。太神奇了!
严肃对待,列队埋入椰土,垂直,眼点朝上,露头。
201103 01 TUE
转眼已到3月。
在文君处看见有小蝈,忍不住拿几个,想先养养看再说。
家里那批虽已透明,但由于始终在常温下,不知啥时才能出壳,看过些帖子,以为非要加温到25℃的。
201103 02 WED
想不到自家小蝈居然也先后出土,凌晨,顶着低温。
(“积温”概念是后来才知道的。)
一共出了5个。
当时找不到多余的罐子,就把他们先关在一起。
(不是蟋蟀瓦罐,而是下面的塑料罐。蟋蟀罐是用来放椰土的。)
201103 03 THU
文君那批送人,专心自家这群。
可惜没及时分开,早上发现少一个。知道会这样,但没想到这么快。
现在还有14个(4虫10籽)。
201103 08 TUE
妇女节,尝试自制“保温包”,效果不好。
出土小蝈已经不少,但3月2日最早出的那几个没带上,怕他们随时会蜕。
确实是充满血泪史的成长经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