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岁月 发表于 2007-1-19 20:51:44

马未都趣事<青花碗黄花梨>

马未都趣事<青花碗黄花梨>


主持人:说财富故事,品人生百味。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
  主持人:今天讲故事之前呢,我先给各位看个物件

  主持人:字典上说,这个碗呐,是……

  场外:拽什么呀,不就是吃饭的家伙嘛。

  主持人:您说得没错。咱们天天都得吃饭,可是吃饭的时候总琢磨饭碗的人不多吧?今我跟您说的这位,看书的时候喜欢琢磨字儿,吃饭的时候喜欢琢磨碗:我这碗怎么就和人家这碗不一样啊?

  场外:哟,是不一样哎!

  主持人: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个,是以前老百姓家里常用的那种碗;这个,可是有名号的,叫乾隆青花缠枝葡萄纹大碗。我捧着这碗,真觉得沉甸甸的。

  场外:是吗?让我也掂掂?

  主持人:您哪,还是省了吧。这碗,20万呐。您一掂量,保不齐20万咱就听响了。您还别说,咱今天这故事的主人公,人家里这样的碗,那是一摞一摞的。

  场外:哎哟喂,这是谁家啊?地主吧?

  主持人:这位,就是就是人称马爷的,京城古玩行里的大藏家,马未都、马先生。

  解说:马先生,50岁,属羊,乙未年生于首都,得名马未都。20多年前,马先生还是个文学青年,时不时发表点小说报告文学什么的,笔名瘦马。忽一日,瘦马在地摊上看见一个图案精美的乾隆五彩碗,立马目不转睛,爱不释手,大发思古之幽情:几百年前,古人吃饭用的家伙什怎么这么美呀?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于是,瘦马花了一块钱,把这个锔过的 “宝贝”捧回了家。从此,既无家学又无师承的马未都,全凭着两个字——“喜欢”,就走上了他的收藏之路。

  主持人:马先生收藏,那是玩大发了,光是自己玩还不够,96年他干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立志要把他那些珍贵的收藏流传后世。现而今,马先生名气大了,就是躲在北京郊区的博物馆里闲坐,这每天还得有好几拨人找上门来,请他给掌眼。掌眼,这是古玩行里的行话,就是请行家给鉴别一下东西的好坏。

  马未都:

  慢点。它口做得都不像,口一般都是梯形口,元代的口都是这样,无一例外的梯形口。然后是这种倒三角似的唇口,釉面太亮,一看就不真。

  马未都:

  什么东西,是镇。看一下这东西,这东西不真,太不真了。汉代当时因为我们当时都是席地而坐嘛,压着席子四个角,压席子的。这是等于现在做的,这是现在做的,新的。

  主持人:您瞧,这搞收藏的人,要说东西 “新了”,那就是委婉地告诉您,这东西不怎么样,有的还就是赝品,也就是假货呀。古董古董,贵就贵在一个古字,年头越久它就越金贵。马先生稀罕古玩,是个“喜旧厌新”之人。

  要不说这人呢,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还就有一人,跟马先生蛮拧,最爱赶时髦了,人送外号“全新斋斋主”。

  解说:葛小刚,马先生的好朋友,赶潮流赶了半辈子,是朋友圈里第一个戴电子表、第一个买大哥大的人。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从罗马尼亚进口了一批“罗马尼亚家具”。这时髦葛先生怎么能落下呢?四处托关系、走后门,总算给自己家倒腾出一套罗马尼亚家具来。

  葛小刚:

  当时我订的是最贵的一套,一千五百块一套,大大小小的家具20件,包括沙发,包括茶几,包括餐桌,包括椅子什么,非常气派,那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大概是81年就到货了,然后我打开之后,简直就是兴奋异常呀,家里全都铺开了摆设,就是蓬荜生辉,请来各种朋友看。大家都赞美,都说很漂亮,因为是钢琴漆,雪亮雪亮的……同一个礼拜马未都,当时我们我知道的,就是他花一千二百块钱买了一个黄花梨椅,好像还有一个铜箍,那么一个圈椅,而且一摇三晃。

  马未都:

  我把这张椅子买回来,没有人说我好,买这个干吗,都是人家扔的东西……我就喜欢,先把它搁在卫生间,拿水泡上,拿刷子刷,刷得干干净净,然后又去买蜡,去打蜡,喜欢它幽暗的光,喜欢比较收敛的光泽。而不喜欢像那种所谓钢琴漆贼亮。

  主持人:钢琴漆,不知道你们瞧见过没有?就跟马先生说的似的,贼亮贼亮的那种漆,那得戴上墨镜看,要不然晃眼。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钢琴漆现在除了钢琴厂用,一般做家具的都不敢用那玩意了。葛先生当年那个时尚的大沙发和马先生那个摇摇晃晃的破圈椅,下落如何了呢?

  葛小刚:

  我那套非常气派的沙发,十几年了一塌糊涂了,就是一坐下去,有的客人一坐一下就坐在地上……我请了街上收破烂的,我说一套沙发便宜卖给你五十块钱,当时这人看五十块钱他就笑,他说五十块钱不可能的事,我拿它没有用……你给我二十块钱我就给你扛出去,我说你扛出去怎么做?我扛出去扔了,扔垃圾站呀,我就觉得特别,我没想到我说你怎么,当然了我就给轰走了,我还倒给你钱?但是后来想想还可以,就给人叫回来,最后十五块钱成交,就拿出去给扔了。

  解说:再说马先生那把破圈椅,经过他一番拾掇,现如今早已是身价百倍了。有好几位出价15万,人家马爷撂下句话:别争了,给多少都不卖。不为什么,就是喜欢。

  主持人:各位,刚您看见葛先生坐的椅子,就是那把黄花梨的圈椅。为了我们拍节目,人家葛先生才坐了一下,现在您要是想见识这把椅子,那您得去马先生的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买门票了。说到门票,故宫的各位,您听真了,20多年前,马先生囊中羞涩,隔三差五地去故宫蹭票,假装找人,填个进门条,就混进去了。找谁去了?——奔陶瓷馆看瓷器去啦。

  马未都:

  经常是我一个人在里边转悠。那时候展出条件也不好,光线也不足,自己去买一个大电筒,然后那时候最好的电筒是五节的手电筒特大,然后就带着它去了故宫了,我第一次拿出电筒照瓷器的时候,那个解说员都冲过来了,你这是要干吗,我说我要看看,然后那解说员就说,这不看得见吗,我说你得看得见的是那个东西,我的看见和你的看见不一样。以至到那个陶瓷馆的东西都很熟啊,熟到就是有的东西他一动弹我就知道。因为常来,跟他们混得就熟,就跟那个解说员说,我说你们这儿瓷器可动了,他说不可能,我说怎么不可能,他说这儿都锁着呢,我说肯定动过。我说你去问问,他还真去问了,问完以后回来说,还真动了,说头几天拿出去照相。他说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动了,我太容易知道这个东西动过,我说我每次来都看到的是这个瓶子的这个面,我看不到另一面,我就非常想看到另一面什么样,我永远看不到,我来了这么多年都没看到过这一面,今天终于让我看到那一面了。

  主持人:背着干粮,拿着手电筒,一呆就是一天。几年下来,故宫陶瓷馆的那几百件展品,可是被马先生仔仔细细地看过无数遍,都看到心里去了。痴迷呀!!!那些年,马先生家里古旧家具、瓶瓶罐罐堆得都没法落脚,客人来了,只能倚着门框聊天;人马先生家里睡的是清朝的黄花梨雕花罗汉床,以至于儿子长大了,愣不知道什么是席梦思——马先生就这样,从一个古玩爱好者变成了一个收藏家。

  主持人:现如今,大家手里的钱多了,买车的买车、买房的买房,养宠物的养宠物、搞收藏的搞收藏。话说有一日,有一个收藏家到宠物市场闲逛,看见一只纯种波斯猫,那猫咪正在吃食,收藏家眼前一亮——那个装猫食的碗是个古董哇!于是乎这位先生开始跟猫主人讨价还价,如此这般,把猫给买下来了。临走,收藏家不经意地说,把那个碗也搭上吧,省着我再买了。没承想,那猫主人嘿嘿一笑,说,那可不行,我还指着这碗卖猫呢。这位先生眼力不错,逛宠物市场还惦记着捡漏儿,那漏,哪会随随便便落你手里啊?什么叫捡漏啊?捡漏,就是被别人给漏过去了,被您捡着了的好东西。别看马先生眼睛不大,捡起漏儿来,一点不含糊。

  解说:有一天,葛先生陪着马先生逛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信步间,但见马先生两眼冒光,葛先生心知,他定是发现了好东西。

  葛小刚:

  他们这些人我现在有一体会他看到什么东西,他一定是顾左右而言他,绝不会一眼就去盯住它抓住它不撒手,不是。他说这个,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然后他最终还是拿起这个,说马先生您这样,说您要喜欢你拿走,我30块钱买的,40块钱就给您,您给个车钱……打了一个车直接就走,一路无话,我看他是一种心思很紧张,好像他将要看到什么,或者将要准备着怎么着似的,进了门之后直接奔到柜子,打开柜子拿出一个罐子往上一扣……这个东西从花纹到颜色到整个磁质完全一模一样,那么就是说这个绝对是这个罐的,一定是这个罐的……我觉得那个笑真是,马先生这人笑起来挺怪的,他不是那么容易那种一下就笑,今天我看到他这种笑。

  马未都:

  我们在收藏当中有很多东西不是完美,你比如你买一把壶它缺盖,你买一个罐它也是一半,很多东西当时可能历史上就分开了……很多东西一旦发现这个东西的时候,就立刻会想起来,因为在心里永远老是一个结吗,我心里系着无数个结,找准机会就把它打开一个,找准机会打开一个。这种人头罐20年前非常便宜,处理的时候几分钱一个,老百姓买回去腌鸡蛋用了。

  主持人:马先生的事让他自己一说,都平淡了。您瞧,就刚才那个配上盖儿的青花人头罐,现在的价码起码8万块。其实马先生家那样的人头罐,有好几百个呢!全凭记忆淘换那么一个小盖,往上一扣,严丝合缝,够神的吧?

  古玩行里都传说,有些老玩意和藏家是有缘分的。真正的好东西,等的就是一双慧眼,此所谓“货予识家”。

  场外:啥是货比十家?批发呢,给十个人家?

  主持人:哪跟哪啊?是识货的识,好东西就是给识货的人备着的。话说那年,葛先生和马先生同游杭州,溜达进一家小店。闲看几眼之后,葛先生觉得胳膊肘被马先生碰了一下。这是俩人的暗号,不用说,又碰上“漏”了。

  葛小刚:

  门帘一挑,这时候过来一个人显然是店老板,就冲未都一笑,说马先生欢迎您光顾,我这儿有几样东西,就从这个柜台里拿出一个铜碗,那时候当时认为是盘子,一个铜盘,他说您是不是看这个。未都也有点不好意思一笑,拿着就开始看这东西。

  马未都:

  一个铜的象耳盆,那盆从造型到纹饰上讲,一看就是晚明的,底下写着一个四字款,好像是德利新制。那么那个古董商很有意思,当时还说,这怎么底下有一个制,我们都知道这个制字,繁体字下面加一个衣裳的衣。

  葛小刚:

  我说你看好了这个,这是一简化字,因为那个“制”字,如果说这是老东西,它应该是繁体字呀……所以我就说未都这东西肯定不是,未都就一笑。

  马未都:

  我就跟他开玩笑,我说这个东西就是新的,我说你看这还写着“新制”,新的嘛。我说这个我可以买着玩,我说你看卖多少钱,那人一下就怂了。说我是六千块钱买的,你加一千块钱我就卖给你。我就给他加了一千块钱,就把东西买走了。我觉得这很容易辨识……中国所有简化字在历史上两次简化字,历史上几乎都使用过。

  主持人:马先生说这铜盆是晚明的真家伙,明朝人使铜钱,这盆就等于是拿钱铸出来的。一个制字,让杭州的小老板走了眼,让马先生捡了个漏。这个“漏”,现在也是马先生博物馆的收藏,只许看、不许摸。

  收藏这行,道儿可是深了去了。一板一眼,讲究不少。时至今日,古风犹存。您的瓷器上有个缝儿,那不能叫缝儿,得叫“冲”。

  场外:要是象牙上裂个缝呢?

  主持人:呵呵,那得这么说——您的象牙笑了。我今天先教你两招,你记住了,以后跟古玩行的人说话可别露怯。

  咱接着说这马先生,全凭天资聪慧外加勤学苦练,一路走来,大漏儿小漏儿,是捡了无数啊。

  场外:哼,常在河边走——

  主持人:哪有不湿鞋的?还真让你说着了。马先生现在走着康庄大道,当年也在小河沟里翻过船。

  刘强:

  大概十几年前甚至更早,他那时候去逛市场,那种市场就跟菜市场混杂在一块,他开始蹲在那儿,跟前有一个瓶子,他就来问老先生,然后他看东西挺好的,像康熙时候的,那时候东西很便宜,但是马总当时可能想更便宜,他跟老先生说,这样你等我回家,我身上没带钱,我请你吃顿饭,老先生特别高兴呀。那好啊,完了他就让他太太做了一桌饭,打开一瓶红酒喝,那时候红酒不像现在,老先生吃饱喝足了,老先生说实话说这么多天了头一回吃这顿饱饭,我实话告诉您这瓶子不对,然后他就撒丫子跑了……那瓶子现在它看着应该是仿康熙时期的。

  主持人:京城影视界有个名角,姓王名刚。说起王刚,他的fans、影迷不少。可一说起收藏,王刚就说他是马先生的粉丝、马先生的追随者。

  解说:王刚在电视剧《五月槐花香》里演过古董店的蓝掌柜。这些日子,他在京郊拍一部叫《玉碎》的电视剧,扮演一个玉器行的老板,说的还是古玩行里的故事。现在,王刚的个人收藏也颇具规模。当初他搞收藏,还是马先生给引的道。

  王刚:

  我们去潘家园,一块儿去溜达,他就在前面走,我就在后面,这时候他要看着好东西,有站住了,然后先用脚不经意地踢着,然后看着别的,这个这个,那这个呢,说这个值多少钱,啊。他就拿给我,我那时候还不明就里,因为拿给我反正那就掏钱呗,因为那个东西都比较便宜。就这样,一点点的,又潘家园后来终于跨进了古玩厂,至今我还记得我买的第一件真正像样的瓷器是康熙的一个青花的渔家乐题材的盘子,至今我还收藏着。

  主持人: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咱前头说的马先生的那些物件,他是一件也没卖啊,全搁博物馆了。好些人说,马先生这人,在文人堆里像个商人,在商人堆里,还是像个文人。

  马未都:

  第一次卖东西嘛,这时候都快80年代后期了,卖了230块钱。我为什么卖230呢?因为这七件东西我算了算是230块钱买的,没有赚钱,我心里觉得还是一个安慰,觉得我这个不能算是商业行为,谋利是商业的惟一目的,我没谋利,我觉得不能算是纯粹的经商。这是我羞羞答答迈上商业的第一步。

  王刚:

  我认为他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为什么这么讲?成功的商人他是不追求形而上的那些东西,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为什么说他不是成功的商人呢,就是说他对这些价格的掌握并不是那么正确,他对价格估计比我有时候都偏低,就是成功的商人他对这个行情很熟悉,他没有太关注这些东西。

  解说:很多人都想知道马先生的藏品到底值多少钱?他说他没算过,因为那些珍藏他是不会卖的,是要传世的。单纯地估价,没有任何意义。

  马未都:

  每个人的财富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比如我们作为收藏来说,可能在外界人眼中,我们是非常有钱的人,但实际上经常陷于一种非常痛苦贫穷状态,过去形容收藏家是富可敌国、穷无立锥。如果我重新来一回,我可能会腾出一部分时间,好好地去挣一点钱,更多地拥有一些文物,来充实我们的收藏。

  在我以往过去的几十年中是文物给了我最大的生活乐趣,这个乐趣只有我知道,别人不知道。我当时有多高兴,真是只有我自己知道。

  主持人:

  刚才,您看见最后的那个画面,是根据一张清末民初老照片临摹的油画,马先生把自个也搁到古人堆里去了。马先生对传统文化有多痴迷,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故事说到这儿,我们也不知道马先生到底有多少钱。依我看,这已经不重要了。您要是觉着收藏有意思,这样的碗,我建议您也存上一个。500年后的收藏家,可能也跟宝贝似的捧着,来讲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呢。

导航灯 发表于 2007-1-19 21:02:18

先顶,在读!

黑白 发表于 2007-1-20 17:01:22

再顶!!!

小李飞刀1 发表于 2007-1-20 18:18:20

不错 欣赏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未都趣事<青花碗黄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