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鹦鹉 发表于 2006-12-15 15:12:37

马老师辛苦了,呵呵
熟悉的作品配上未曾见过的图片顿时又有了一种别样的风情
听说过吴玉梅,她好像出了不少书

小鱼tj 发表于 2006-12-15 16:47:04

真的很不错,欣赏了!!

1马力 发表于 2006-12-15 17:09:01

引用第8楼大唐遗老于2006-12-15 11:58发表的:
欣赏了。诗情画意大都十分贴切,个别的不甚明了。
如: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垂钓,钓丝哪有在钓竿之中的?
又如:为有暗香来,明明是咏梅为何画株枝头尽桃的桃树?
又如:早有蜻蜓立上头,画一出水芙蓉嫩苞,小荷的尖尖角岂不更好?
俗人拙见,遗笑大方。
1.在广阔、寂寥、清冷的画面上突出了“孤舟”“独钓”的“蓑笠翁”形象,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复杂心境: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渔翁》中的渔翁,超尘绝俗,悠然自得,正是心境的写照。《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独钓的手法当然是画家的想象,选择了你所说的“钓丝哪有在钓竿之中的”的画法,你仔细再看渔线是缠绕于钓竿,这是精妙之笔啊!渔翁之意不在于鱼,还记得姜子牙是怎么钓鱼么?
2.为有暗香来是咏梅,画株枝头尽是梅花呢!陆俨少是“师造化”的画家,没有误笔。桃花图请参看2楼的《大林寺桃花》。
3.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很显然尖尖角不是“出水芙蓉嫩苞”呢!

                                                ----------马力的解释,大唐遗老朋友满意吗?

月轮穿海 发表于 2006-12-15 22:00:24

马大哥辛苦了......不错....欣赏了....

陈鹏 发表于 2006-12-15 22:12:55

画配的极好

1马力 发表于 2006-12-16 01:08:43

引用第10楼天才鹦鹉于2006-12-15 15:12发表的:
马老师辛苦了,呵呵
熟悉的作品配上未曾见过的图片顿时又有了一种别样的风情
听说过吴玉梅,她好像出了不少书
吴玉梅是上海的画家,是唐云的徒弟,画风跟唐云又不一样.没读过她的书,许多教技法的书我不喜欢看哟.^~^

蓝天飞翔 发表于 2006-12-16 01:10:12

引用第15楼1马力于2006-12-16 01:08发表的:

吴玉梅是上海的画家,是唐云的徒弟,画风跟唐云又不一样.没读过她的书,许多教技法的书我不喜欢看哟.^~^
哈哈哈。。。偶就不懂哦

1马力 发表于 2006-12-16 01:32:19

引用第16楼蓝天飞翔于2006-12-16 01:10发表的:

哈哈哈。。。偶就不懂哦
对画眉鸟我们都懂哦^~^

大唐遗老 发表于 2006-12-16 14:01:28

引用第12楼1马力于2006-12-15 17:09发表的:

1.在广阔、寂寥、清冷的画面上突出了“孤舟”“独钓”的“蓑笠翁”形象,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复杂心境: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渔翁》中的渔翁,超尘绝俗,悠然自得,正是心境的写照。《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独钓的手法当然是画家的想象,选择了你所说的“钓丝哪有在钓竿之中的”的画法,你仔细再看渔线是缠绕于钓竿,这是精妙之笔啊!渔翁之意不在于鱼,还记得姜子牙是怎么钓鱼么?
2.为有暗香来是咏梅,画株枝头尽是梅花呢!陆俨少是“师造化”的画家,没有误笔。桃花图请参看2楼的《大林寺桃花》。
3.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很显然尖尖角不是“出水芙蓉嫩苞”呢!

.......
对不起,昨日回帖时死机,今日重回。
承蒙指教,谢谢。
一,冬钓是常有只事,不足为奇。此图有画家卖弄文笔之意。因此我觉得诗情画意不全。
二,我再次观图,以我拙眼之见,画面画的是桃子,而非桃花。
三,可以认同。
再次致谢。

大唐遗老 发表于 2006-12-16 14:19:38

我想:柳宗元笔下独钓寒江雪,无疑写的民间疾苦。如果画作直线垂钓将另是一翻风味。一个贫苦渔翁,冰天雪地中为了生存,苦苦垂钓,就是再版卖炭翁的写照。从而多了严酷社会现实的写照,少了文人墨客的逃世情趣。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诗词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