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把鸡心葫芦不解的缘分
“玩意儿都是有灵性的,不是你选他们,而是他们在选你。”这是我在几年前,听一位北京的老玩家跟我讲的话。第一次接触鸣虫,应该一直追溯到95年我上高中的时候。那时我在东直门住,放学后闲来无事就爱去逛水坠子或者管院的花鸟鱼虫市场。当时什么也不懂,只不过是打发一下课余时间。那时候,中学的男孩子刚刚开始流行养些另类的宠物:蜥蜴啦、蜘蛛啦、蝎子什么的。男孩子吗,反正就是什么新鲜养什么。而这些东西,就我所知当时管院比较多,氺锥子也有,但是不全,之所以去时因为当时那里离家比较近。
第一次看到蝈蝈葫芦也是在那年,我在管院一个地摊上看到的,一把轧花暗八仙鸡心葫芦。当时根本不懂匏(读音同“炮”,中国古代五器之一,指葫芦加工制作的器皿,多为瓢、瓶、碗等)器,不过是看着那东西新鲜,于是随手拿起来把玩。而我与他的缘分,也就是在那一刻结下的。当时葫芦那在手中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鸡心型的葫芦握在掌中与手掌拟合的恰到好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也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出于好奇问了问摊主价格。老板看我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学生,于是懒懒的回答的一个八十的价格。
当时,我一个星期的零花钱是十五块(在95年的北京,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我的零用钱水平算高的),要买这把葫芦起码要攒上一个半月。虽然当时就很喜欢,但那个价格还不是我所能承受的,于是只好恨恨作罢。
之后,那把鸡心葫芦总会出现在我脑海里,握在手中的感觉也是那么令人挥之不去。还记得,我上中学时在美院附中,美术课的绘画从那之后几乎经常会出现那把我脑子里的葫芦,素描、水墨、油画静物等等......即使在几年之后我已经上了大学,依然偶尔还会想起他。
2001年的夏天,那时候我大学已经毕业一年。当时我在微软做技术主管,还兼职做一份编导的工作,收入非常丰厚。因为手里有钱又有闲,所以开始接触文玩收藏,其中当然也不乏鸣虫器具。
即使是已经过了十年,我现在也能清楚的记得,在01年4月9号我一个人去琉璃厂的海王村,在哪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这把鸡心葫芦。颜色比我五年前看到他,略微深了一点还是鸡油黄色,看来几年里并没有人盘过。当时我已经开始接触收藏,所以对鸣虫葫芦有了一点了解。那在手中我自己审视这把相隔五年再见的葫芦,上面的轧花工艺一般,口盖陪的档次一般(乌木口,七星瓢盖,没有加玳瑁和气眼),整支葫芦档次中下。但握在手中的那股感觉,和六年前管院市场时一摸一样。当时这把葫芦标价二百,我连砍价都没砍直接掏钱买下。
从此以后,我开始看关于鸣虫和匏器的书,也早过不少老先生聊。其中,有一位南城姓陈的师傅曾经跟我说:“想盘出好葫芦,除了要晒到反色够火候,还要上身。准确说是上怀,让他与你寸步不离,沾你的人气。这样的葫芦,盘出来颜色才漂亮,包浆也细腻。千万别学现在的那些商家,往葫芦上抹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从此之后,我先是晒!一晒就整整晒了一年,到了来年的夏天夜蝈蝈上市,葫芦已经反色的开始透出一点红色了。开始上怀,不管里面有虫没虫,除了洗澡的时候一以外,这把葫芦就再没离开我过,一直贴肉揣着。这一揣就是两年,一种无数次半夜翻身的时候,额到软肋把我疼醒。几年的功夫,葫芦的包浆渐渐出了,颜色也越来越红。虽然之后又得过几把档次远高出他的,但这把鸡心葫芦一直都是我的最爱。为了他,我特意跑过工美、联系厂家,去保定给瓢盖上沾了玳瑁,配了象牙气眼。当然,葫芦每年两季蝈蝈,听着一声声的憨叫从怀里传出来,给我带来了数不清的乐趣。
一直到05年,当时我在读研究生,学校有机会交换留学生送我去剑桥学习。即使上飞机的时候,我都偷偷带着葫芦,于是一直山东蝈蝈就做了偷渡客到了英国。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当时是一次同学聚会,我们一群人在一起玩开火车。一种欧美的喝酒方法,一群人围成一圈,用一直就被倒满就传着干。一个人在干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喊“喝!喝!喝!”三声过后如果杯里还有酒,就算失败,要满上重来。这游戏不仅考验人的酒量,而且还要比喝酒的速度。一听啤酒倒在杯里,基本上要一鼓作气一口干净,否则基本就是被灌喷了。当时我记得三五圈转下来,我就喝的不省人事了。
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才晕晕乎乎衣衫不整的爬起来(酒后乱性,一帮少男少女喝多了在一起,肯东会发生点什么。当然我当时喝的太多,第二天基本只能模模糊糊记住点片段),但怀中的鸡心葫芦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当时,我几乎跑遍了我记忆中可以记住的每一个参加聚会的人,但没有一个人说看到过那把葫芦。就这样,我最喜欢的轧花暗八仙鸡心,就被我丢在了异国他乡。从此,我发狠戒了酒,以后的几年不管什么场合喝酒我一概滴酒不沾,只推诿说我对酒过敏。
接下来的日子,就那么过着:留学、回国、毕业、工作......
一直到了09年三月初,冷冷清清的十里河市场。已经到了淡季,里面的游商基本也都把手里的货物买的差不多,收拾东西回家准备明年再来。偶尔上下的,也都懒懒散散坐在那里,看着一季卖剩下的几把葫芦。
而我在一个摊贩前,再一次看到了我丢落在英国剑桥的那把轧花暗八仙鸡心!
恍如老友久别再会,葫芦还是那样,只不过口盖都换成了象牙的。当时我硬压住眼眶里的眼泪,跟摊主问价。其实摊主没注意,我两条腿都在抖,不过脸上还故作镇定而已。摊主张口两千,我没说话把葫芦拿过来看看。开盖,里面我当年养蝈蝈,啃过里子的痕迹还在哪里。
摊主还在一旁打圆场,说蝈蝈咬里子很正常,不耽误玩儿。
我没接茬,直接说:“我不喜欢象牙口盖,就要这个产儿(没陪口盖的葫芦叫“产儿”),四百块钱。”
摊主一听不要牙口牙盖,很不乐意。其实我心里也明白,我这把葫芦档次不高,就仗着配上牙口盖抬价卖钱。我假意放下不买、摊主叫回我、再次商量......几番回合之后,谈妥八百块落了口盖卖我。其实当时我心想,就算一分不降这把葫芦今天我也无论如何要买回去的。
接着,我又凭着记忆按照原来的样子给葫芦配上乌木口和瓢盖,迫不及待放上一条虫!几年了,你终于又回到我身边了。
后来我每每拿出这把葫芦,跟朋友聊起此事都感慨不已。在白云观一位道长曾说:“这葫芦在你身上贴身两年,已经沾了你的人气有了灵性。即使被你丢了,宝贝都能自己找回来。”
究竟是缘分,还只是纯粹的巧合?虽然我是个不信鬼神的人,但我心底里还是愿意相信:这把葫芦已经有了灵性,他选了我当他的主人。 必须顶!! 这么感人的故事应该把主角都给大家分享一下啊!
必须顶! “缘”
好一个缘分了得兄弟我顶顶顶! 顶顶顶 感动 欣赏美文。 太感人了,缘分啊. “缘”——妙不可言!!! 听听故事,感人肺腑 感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