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友 发表于 2006-11-15 21:24:15

拯救玳瑁

今天中午到饭店就餐,看到海鲜展柜处摆放着一只奄奄一息的海龟,
心生怜悯,便花钱将其买下.回家后上网查询后才得知,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玳瑁,
看到它可怜的样子,试着用葡萄糖灌喂,希望能够挽救它的生命,
但是事与愿违,不久后便..........

鹩友 发表于 2006-11-15 21:33:53

拯救玳瑁

高诺 发表于 2006-11-15 21:48:54

救好了吗?现在状态如何?

鹩友 发表于 2006-11-15 21:51:35

其他网上的相关资料

中 文 名 玳瑁
俗名别名 三鲮龟、鹰嘴海龟、文甲、十三鳞
英 文 名 Hawksbill turtle
拉丁学名 Eretmochelys imbricata
品  种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热带海域。我国南海、东海向北至山东沿海均有发现。
习  性 海水生活。
体形尺寸 体型较大,背甲曲线长度最大者平均650 mm
繁殖方式 每年2月下旬开始繁殖,每次产卵70~150枚。卵白色,球形,卵壳革质,卵径约35 mm。在自然条件下,约经2月孵出仔海龟。
食  性 以鱼、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为食物,也吃少量海藻。
识别特征: 体型较大,背甲曲线长度最大者平均650 mm (n=10)。背甲棕红色,有浅黄色云斑;腹甲黄色,有褐斑。头及四肢背面的盾片均为黑色,盾缘色淡。上喙钩曲似鹰嘴。前额鳞2对。背甲呈心形,隆起较低,侧缘及后缘呈明显锯齿状。幼体背具三棱,背甲各盾片呈强覆瓦状排列,随年龄增长,逐渐趋于并列,脊棱明显。腹甲具2条纵棱。四肢浆状,具2爪。

  分布: 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热带海域。我国南海、东海向北至山东沿海均有发现。

  生物学: 海水生活。以鱼、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为食物,也吃少量海藻。每年2月下旬开始繁殖,每次产卵70~150枚。卵白色,球形,卵壳革质,卵径约35 mm。在自然条件下,约经2月孵出仔海龟。

  估计数量: S.S. Frazier等(1988)报道在我国福建与广东调查资料,共观测得玳瑁10号。其中半数来自西沙群岛,半数来自福建沿海。

  致危因素及现状: 掠夺性的乱捕滥杀,滥挖龟卵,是西沙群岛海龟资源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每年4-7月份大批渔民成群结队来西沙,尤以琼海县渔民为甚。他们不仅在海上撒网捕龟,(该文所指海龟包括海龟、玳瑁、 龟、棱皮龟),而且上岛捉龟挖蛋。在每个岛屿附近的海面上都能看到捉海龟的渔船游弋。在中建岛看到琼海00258号渔船已捕有海龟20多只(该船回琼海县谭门港被渔政部门抓获,海龟没收放生并罚款);在珊瑚岛,有2条装有海龟的渔船看到调查船开来便仓惶逃跑。每当海龟产卵旺季,捕捉海龟的船只多达数十条,1条船1年捕捉海龟100只以上,挖去的海龟蛋多的达1000只以上"(欧阳统等,1992)。据该文介绍,过去海南岛也曾有过较多海龟,正是由于人们捕龟挖蛋,导致海南岛早在20年前就看不到海龟踪影了。

  驯养繁殖状况: 仅沿海少数水族馆或海洋公园饲养1-2头供观赏。

  现有保护措施: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名录中。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与农业部联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为Ⅱ级保护动物。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欧阳统等(1992)文中对此有较全面中肯的阐述,现摘编如下:

  1. 加强宣传教育,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运用各种媒介,在驻岛机关、部队及群众中掀起保护西沙群岛生物资源重要性的宣传,特别要大力宣传严禁捕杀保护动物,宣传岛上与海洋里的资源归国家所有,宣传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来牟取私利。

  2. 加强西沙群岛资源管理 ①驻岛有关部门联合制订生物资源管理条例,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②取消海岛承包的错误做法;③限制去西沙群岛的船只,凡进入西沙群岛的船只及人员必须执行上述条例,对进出船只严格进行检查是否有违反条例情况。

  3. 加强渔政管理 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知法犯法要严惩。

  4. 建立海龟自然保护区 在永乐群岛的中建岛和甘泉岛,宣德群岛的东岛和西沙洲建立4个海龟自然保护区,形成四角形的保护包围圈。 

高诺 发表于 2006-11-15 21:54:09

好可惜哦!楼主好心!

鹩友 发表于 2006-11-15 21:58:43

目前还活着,但是形式不乐观!

高诺 发表于 2006-11-15 22:02:02

没有海水估计不行哦!

青虫虫 发表于 2006-11-16 00:42:47

没见过玳瑁1

济南虫友 发表于 2006-11-16 08:15:39

见识了,难得一见.

铁面骑士 发表于 2006-11-16 09:25:51

好心有好报啊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拯救玳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