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89楼(古意) 的帖子
用声学的原理分析,不简单啊。“棒子听药蝈,鸡心听本叫”还请大家说说。 继续学习··· 引用第89楼古意于2011-02-10 15:23发表的:所谓的出叫用比较专业的话来说不仅是简单的声音放大,而是在原有声音波形基础上再加几个相位不同的波形,新的波形曲线是叠加复合并且过虑后的结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音色变的更佳饱满淳厚。再通俗点呢,就是更好听了,再通俗下去就,就,就。。。。。。。。。。
在声学领域查遍所有的专利文献连出叫这两个字都没有,上海音乐厅当时绝对不是按“出叫”的标准来设计的,它设计的要求是高保真,把乐器本来的音色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奉献给听众,但有一种建筑物它对声学的要求和我们的对声音的要求类似,如果身临其境在里面听某个位置的人讲话,他的声音会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和很神圣的感觉(膛音)。(它就是教堂,但千万不能说教堂就是虫具,就是葫芦)。由此可见虫具的型,内壁,还有蒙心制作的技巧对发声影响很大,比如说:棒子型的为什么适合听药蝈,因为棒子的型对高频吸收差但是声音损失小,鸡心为什么听本叫,因为鸡心能吸收高频的声音,但是声音有损失。还有为什么拿蝈蝈找葫芦,因为每只蝈蝈叫得时候膀的位置不同,大小也不同,也就是在蝈蝈内的声源位置不同。光滑的内壁容易产生回声,从而增加音量,粗燥的内壁反之.蒙心的材质,发声孔分布的均匀程度,也都是影响声音的条件。蒙心和瓢盖的作用,一为装饰,二是对声音的影响。孔的大小对声音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太大,孔大,低音好,音量也大,孔小,低频振幅大可以勉强听到,高频就无法穿透了。但不是说越大越好,主要在音量和和滤除高频声音间找平衡。主要还是个人选择。不过目前大多数人追求的是装饰
.......
古意兄的论述很有道理。 好长时间没在论坛上看到这样热闹的讨论了,学习了。本人认为现在好多人玩的已经失去了目标,有位名人说过“因为走得太远,反而忘记了目的地”。牙口也好,木口也好,是为蝈蝈服务的,哪个出音用哪个,同样出音用木头的。玩东西就是玩的有个心性,要淡定。有人戴的佛珠是骨的,佛祖都会不高兴,还有意义吗?我同意楼主的观点,有人拿几百块钱的葫芦就镶个牙口,到处显摆,外行看着你有钱,内行人一看就露怯。 外行看着你有钱,内行人一看就露怯 一针见血啊 呵呵 硬道理 我除了平时喜欢鼓捣葫芦以外,最喜欢的就是硬木了,进来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