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热带鱼与饲养档案(已完成,等待热心朋友继续上传)
NO:1 中 文 名: 斑马鱼 http://www.yadoo.net/upimg/allimg/20060523/0218390.jpg俗名别名: 蓝条鱼、花条鱼、斑马担尼鱼(Brachydanio rerio )
地理分布 原产于印度印度、孟加拉国
体形尺寸 45毫米
缸水温度 24℃
食 性 杂
*******************************************************************
档案
体呈纺锤形。背部橄榄色,体侧从鳃盖后直伸到尾未有数条银蓝色纵纹,臀鳍部也有与体色相似的纵纹,尾鳍长而呈叉形。雄鱼柠檬色纵纹;雌鱼的蓝色纵纹加银灰色纵纹。 性情温和,小巧玲珑,几乎终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动。易饲养,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日常饲养时,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鹅卵石,使水质清澈。 雄鱼体狭长,活泼好动,体色较深;雌鱼腹部膨大,活动摇摇摆摆,体色较淡。
较易繁殖,喜在水族箱底部产卵,一般可选6月龄的亲鱼。在25cmX25cmX25cm的方形缸底铺一层尼龙网板,或铺些鹅卵石,当鱼卵产出后即落入网板下面或散落在小卵石的空隙中。 选取2~3对亲鱼,同时放入繁殖缸中,一般在黎明到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产卵结束,将亲鱼捞出。其卵无粘性,直接落入缸底,到晚上10时左右,没有受精的鱼卵发白,可用吸管吸出。繁殖水温24℃时,受精卵经2~3天孵出仔鱼;水温28℃时,受精卵经36小时孵出仔鱼。 雌鱼每次产卵300余枚,最多可达上千枚。水温25℃时,7~8天的仔鱼开食,此时投喂蛋黄灰水,以后再投喂小鱼虫。其繁殖力很强,是初学饲养热带鱼的首选品种。
雌雄区别:雄鱼狭长,色深;雌鱼体色较淡 NO:2 中 文 名: 孔雀鱼 http://www.18888.com/bbs/p_w_picpath/upload/58736.jpg
俗名别名:彩虹鱼 百万鱼
英 文 名: Guppy、Millions Fish
品 种 孔雀鱼品种多样,主要包括:礼服(Tuxedo)、马赛克(Mosaic)、草尾(Grass)、蛇纹(Cobra)、德系豹纹(Deutshland leopard)、德系黄尾礼服(Deutschland yellow tail tuxedo)、金属(Metal)、白金(Platinum)、古老品系扇尾(Old fashion fantail)、野生种委内瑞拉(Andler )
地理分布 中美洲至巴西等国境内
习 性 喜在水的上层活动觅食,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水温饱15度时不会死亡,但体色变淡。能与其他品种鱼混养。
体形尺寸 成鱼体长4~6cm。
缸水温度 15~28℃
缸水pH值 7.0~8.5
*******************************************************************
简介
孔雀鱼品种多样,形态、色彩各异而且生命力极其旺盛,对环境适应能力也极强,居然可以饲养在小小的玻璃茶杯里。胎生鳉鱼科的独特的直接胎生繁殖的特性,甚至还可以自行杂交繁殖一个新的品系,使水族爱好者充分体会繁殖的乐趣,同时似乎还有一种创新的成就感。因此,孔雀鱼受到大部分水族爱好者的青眯,也往往作为热带鱼入门饲养品种被推荐给初次接触水族饲养的爱好者,所以成为水族销售市场上销售热门品种之一。
作为一个已经经历了百年的热带观赏鱼品种,多年来经过无数位观赏鱼养殖家历代人工改良、繁殖,现在的孔雀鱼在形态、色彩更显变化多端和精致细腻,也慢慢脱离被资深水族爱好者以“廉价”、“档次不高”为由而不屑饲养的阴影,渐渐成为热带鱼中继龙鱼,七彩神仙之后的又一大饲养热门主题。甚至有人评价:“热带鱼始于孔雀鱼,也终于孔雀鱼。”--极为简明扼要地刻划了孔雀鱼受欢迎的程度和在热带鱼中的观赏、养殖地位。
[饲养要点]
性情温和而活泼,是热带鱼中容易饲养的一个品种。其色彩千变万化,是初学者饲养热带鱼的入门品种。喜在水的上层活动觅食,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水温饱15度时不会死亡,但体色变淡。
最适宜饲养水温20-24度。
能与其他品种鱼混养。 http://www.yadoo.net/upimg/allimg/20060523/0218390.jpg NO:3 中 文 名: 黄金战船 http://species.intopet.com/UpFile/200507/2005772157502.jpg
地理分布 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食 性 小鱼、小虾、小肉块等
缸水温度 24~27℃
缸水pH值 中性或微酸性
*********************************************************************
简介:
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属慈鲷科,体长20-40cm,椭圆形,头大,体格强壮,腹鳍是两根细长的丝鳍,臀鳍宽大,胸鳍发达。全身金黄色,眼睛金黄色,在光线照射下全身散发着金黄色光芒,金碧辉煌。饲养水温24-26℃,水质要求不严。饵料有小活鱼、鱼肉、虾肉、水蚯蚓等。繁殖水温27-29℃,雄鱼体色鲜黄,背鳍、臀鳍末梢尖长,雌鱼体色略淡。亲鱼自择配偶,以平滑岩石作产巢。雌鱼每次产卵500-1000粒。 NO:4 中 文 名: 虎皮鱼 http://species.intopet.com/UpFile/200507/20057713454833.jpg
地理分布 苏门答腊
体形尺寸 50~60mm
繁殖方式 散性卵
缸水温度 21~30℃
*********************************************************************
简介:
体呈红褐色,下侧渐转银白色,身体两侧四条黑色竖带清晰可辫,名称由此而来得。近来,人们已培育出“白色”和“绿色”品种。以嗜食其他鱼的鳍而遐尔闻名,但只要将虎皮集群饲养,便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生性活泼,爱在水的中层游动,对水质要求不高。适宜水温21~30℃,不耐低温,水温低于15℃时开始死亡。喜欢群居游动,在游动中,互相之间常发生殴斗和转圈追咬现象。经常袭击其他游动较缓慢的热带鱼,尤其是神仙鱼,因此只能与游动较快的热带鱼混养,但最好是单养。常见的虎皮鱼品种还有:金虎皮鱼、绿虎皮鱼、红虎皮鱼、咖啡虎皮鱼等,都是虎皮鱼的定型变种、习性相同,可混养在一起。
雌雄区别:雄鱼诸鳍较红,鼻部呈耀眼的红色;雌鱼较肥硕。 NO:5 中 文 名: 红尾鸭嘴 http://species.intopet.com/UpFile/200507/2005772949878.jpg
俗名别名: 红尾鲶、狗仔鲸、枕头鲶、红尾猫
英 文 名: Phractocephalus hemiliopterus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
习 性 性情凶暴(对小鱼),其他时候性情温和
食 性 喜食动物性饲料,尤其是小鱼
缸水温度 25℃左右
缸水pH值 6左右
*********************************************************************
简介:
暂无 NO:6 中 文 名: 红剑鱼 http://blog.chinatv-net.com/mediablog/Uploadfiles/2006-4/429814643.jpg
俗名别名: 剑鱼 鸳鸯剑尾鱼
拉丁学名: Xiphophorus helleri
地理分布 墨西哥、危地马拉
体形尺寸 体长12cm
可忍受14℃,10℃时不会死亡,只是不吃不动,适合温度18——24℃
*********************************************************************
简介:
体似纺锤形。自然界中的原始种体色呈浅蓝绿色。雄鱼尾鳍下缘延伸出一针状鳍条。俗称剑尾,雌鱼无剑尾,剑尾鱼是水族箱中不可缺少的品种。通过人工育种,其体色更加丰富,有红、白、蓝色等。其代表鱼有红剑、青剑、白剑、黑鳍红剑、黑鳍白剑、鸳鸯剑等。 饲养特点 体强壮,易饲养,无论是弱酸性水或弱碱水都能适应。抗寒力较强。在20度的水温中生长良好,适宜饲养水温24~26度,其受惊后喜跳跃,弹跳力很强,为安全起见,最好在水族箱顶端加一盖板。
繁殖特点 成年鱼一般7个月左右就可进行繁殖。雄鱼体细长,尾鳍形成棒状的生殖器,尖端有剑状的交接器;雌鱼体短而肥,臀鳍扇形。营群居生活,繁殖水温20~28度时,数尾雄鱼追逐雌鱼,雌鱼卵在体内受精。临产前的雌鱼肛门处呈明显黑色胎斑,可将待产雌鱼捞入繁殖缸中,繁殖方法与孔雀鱼相似。因其体型较大,一般每隔30~50天产仔一次,个体大的雄鱼每胎可产仔鱼200余尾,刚出生的仔鱼躲在水草丛的叶片上。仔鱼生长到3个月时,雄鱼尾鳍下缘的剑尾开始发育。
PS:我家的红剑,12CM,买回家1年没繁殖,结果一次产了300多尾,自己却跳缸挂了,特别可惜。 NO:7 中 文 名: 七彩神仙http://species.intopet.com/UpFile/200507/20057713122608.jpg
俗名别名: 全红万宝路、七彩燕、铁饼、七彩、盘丽鱼
品 种 七彩神仙按照海克·布列罕先生所倡导的分类方法,分为野生七彩和人工育种七彩两大品系。其中,野生七彩有野生黑格尔七彩、野生棕七彩、野生蓝七彩、野生绿七彩;人工育种气彩有条纹蓝绿七彩、纯蓝绿七彩、红蓝绿七彩、红色型七彩和其它七彩。
地理分布 亚马逊河流域和秘鲁、巴西、圭亚那
体形尺寸 150~200毫米
繁殖方式 沉性卵
食 性 新鲜动物饵料
游泳能力 高于平均水平
珊瑚缸适应性 可
缸水温度 28℃
缸水pH值 酸性软水
*******************************************************************
简介:
七彩神仙繁殖在香港始于50年代中期,当初是被称为五彩神仙的棕五彩(只在头颈部布有少数短小条纹),而因其繁殖量大而成为亚洲唯一出口国。后来与蓝神仙交配成功得到较多数且较长松石条纹仔代,称为七彩神仙。据说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这些七彩就被引进到泰国,而变身为全身布满种种灿烂瑰丽图样花纹的皇冠七彩(Red Royal Blue; R.R.B.)。这些皇冠七彩于70年代中期就以其鲜艳色彩取代自60年代开始走下坡的热带鱼主流~孔雀鱼,建立了到现在为止的七彩神仙鱼热潮,而这其间,曾经在80年代迎接“非七彩神仙则非热带鱼”狂热的顶峰期。
体近圆盘形,扁平。与其他鱼相比不易伺养。宜用大型水族箱(长度在90cm以上),箱中最好种上疏密相当的水草,放置几块岩石,为其创造一个幽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雌雄区别:雌鱼生殖器稍宽。 NO:8 中 文 名: 中间栉咽丽鱼 http://species.intopet.com/UpFile/200601/20060117151525988_S.jpg
英 文 名: Blackspot climbing perch
拉丁学名: Ctenopharynx intermedius
命名年份: Gunther, 1864
气 候 带: 热带,南纬12-17度之间
地理分布 分布在非洲马拉威湖(Lake Malawi)的北部和雪利河上游。
气 候 带 热带,南纬12-17度之间
濒危状态 不在IUCN红皮书中
习 性 栖息于水深3-60米之间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沉积物丰富的岩石区,也会在沙底或开放水域中活动。雄鱼具一定的领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体形尺寸 最大体长21cm
繁殖方式 口孵式
食 性 肉食性
领 域 性 中
饲养难度 低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回 复 力 高,族群倍增时间少于15个月
设缸环境
设缸类型 淡水生态缸:石头、水草以及底沙
珊瑚缸适应性
最小缸容量 350升水
缸水温度 野外23-26摄氏度,水族箱环境建议不高于30摄氏度。
缸水比重
缸水pH值 pH 7.4-8.4
照明环境 暗光
背鳍鳍棘(总数):14-17条 背鳍软条(总数):10-13条 臀鳍鳍棘:3条 臀鳍软条:9-11条
中间栉咽丽鱼的雄性的体色一般为银白色,体侧具数条暗色竖带,腹部黄色;胸鳍淡黄色的透明,腹鳍黑色而具白色缘,背鳍与尾鳍灰蓝色,背鳍具浅蓝色缘,尾鳍上下缘黑色,臀鳍黑色而具黄色斑点。雌鱼体银灰色,背部具一黄色带,体侧具3个较明显的褐色斑,身体各鳍均为淡黄色透明。雄鱼最大可长至21公分,雌鱼则可长至16公分左右。
NO:9 红绿灯http://blog.chinatv-net.com/mediablog/Uploadfiles/2006-9/911290746.jpg
学名红莲灯、霓虹灯、红灯鱼
英文名Hyphessobrycon innesi
原产地原分布于秘鲁、亚马逊河支流、哥伦比亚、巴西
体形/颜色绿灯是热带鱼类中较著名的观赏鱼类。体长4厘米。体娇小。全身笼罩着青绿色光彩,从头部到尾部有一条明亮的蓝绿色带,体后半部蓝绿色带下方还有一条红色带,腹部蓝白色,红色带和蓝色带贯穿全身,光彩夺目。在不同的光线下或不同的环境中,其色带的颜色时深时浅
*******************************************************************
简介:
性情温和,易饲料,喜在水族箱的中下层成群不停地游动,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2~24摄氏度,水质微酸性软水,水色要求清澈透明。饵料以小型活食为主。其喜在光线暗淡的水族箱中生活,禁止在强光下照射。日常饲养的水质以旧水为主,不宜过多地加入新水;否则易患白点病。
饲养水温
饲养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不高。
饲养繁殖
亲鱼性成熟年龄为10个月。雌雄区别比较困难。一般雄鱼体较纤细;雌鱼体较肥厚。在30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鱼缸底铺满头发丝草。水温柔5~26度,水质pH5.6~6.5,其调节器节应缓慢进行,使亲鱼有一个适应过程(或选用水质极软的双蒸水,调节pH,充氧备用)。将一对亲鱼于傍晚时放入,雌鱼一般第二天黎明孵出仔鱼,4~5天后仔鱼游动觅食。雌鱼每次产孵200~300粒。
红绿灯的繁殖较难,主要表现在繁殖水质要求较高和仔鱼的护理要求较特殊。繁殖用水需选用极软的蒸馏水,然后用磷酸二氢钠将水pH调节到5.6~6.5,再用较大气泵充气2~3天,将其灌入大口玻璃羡瓶中备用。在大口玻璃瓶(口径90毫米、高180毫米、深130毫米)底铺一层尼龙网板(网眼大小应不使亲鱼穿过),网板上再铺少许头发丝草,每瓶中放入一对亲鱼。为提高产量,孵化室内通常需要50~100只玻璃瓶。
傍晚时,将一对对亲鱼放入玻璃瓶中,瓶周围用纸遮挡,造就一个光线暗淡的环境。一般第二天即开始产卵,上午10时左右观察一次。凡产好卵的亲鱼应立即捞出,尚未产卵的亲鱼可继续留在瓶中,如第三天或第四天亲鱼仍未产卵的瓶也应捞出。产卵期间亲鱼要停食,以免使水质变坏。对已产过卵的瓶,应集中在一角,晚上9~10时进行一次人工拣卵工作,将瓶内的未受精的白卵用吸管全部吸出,受精卵集中在30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鱼缸中孵化,而孵化缸所用的水,是将产卵瓶内上层较清吉的水集中倒入,因红绿灯的繁殖用水是微酸性的高度软水,必须采用旧水作为孵化用水,不可用新水取代。每只缸中集中卵400~500粒,经48小时孵出仔鱼,水温始终保持在25度,缸的四周最好用纸糊贴,以免光线太强导致仔鱼畸形。
由于仔鱼细小,游动量较小,饵料到嘴边才能进食。开口饵料,将蛋黄灰水用200网目网具过筛后,用吸管一滴滴地投喂,等过一段时间,仔鱼游动正常时,再改喂150网目网具筛选过的蛋黄灰水。
由于仔鱼生长缓慢,故摄食蛋黄灰水的时间较其他小型品种长些。此外,仔鱼的孵化水质水性极软,且水温与日常饲养水温完全不同。待仔鱼长到5毫米时,在50厘米X4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内存部分水温相同的日常饲水,将仔鱼连水一起集中在水族箱中,使仔鱼慢慢地适应日常用水的水质。这时仔鱼可以投喂小型鱼虫,可在水中溶入土霉素1~2片,以防止细菌感染,待幼鱼体表有红绿色泽时,再转入长80厘米或长100厘米的大水族箱饲养,直到长成为成年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