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15305 发表于 2011-1-4 15:48:05

在这里看了这么多经验之帖,今天也发个虎皮帖,是关于我的经验和我在网上吸收的经验

虎皮公母分辨:白色多为母,少为公。至于多少的程度看经验了。至于摸盆骨,我也试过,不是很准,有的母鸟盆骨间距也很小。
虎皮食物:传统食物是小米、稗子、除菠菜之外的蔬菜。也有人喂一点大米和米饭的。我还没试过。
助消化物品:砂子,越细越好。烧过的煤球灰也可以。
补钙物品:墨鱼骨,买不到的也可以放鸡蛋壳。
零食:虎皮对于新鲜的带壳种子非常喜欢。可以喂点新采下来的稗子、麦穗、高粱、糖高粱(因为我是江南的,我说的都是江南能见到的)、实在没这些的还可以采点狗尾草给虎皮当零食。
繁殖箱:木制最好,没条件也可以用纸盒,纸盒想多用几次就必须加厚,底部也要加木板。垫材:多垫几层纸板,母鸟会把纸板都撕成一片片的。
繁殖期间注意问题:
1、每天喂一颗青菜或别的蔬菜;
2、中途不要换窝,有的人因为窝里鸟粪很味儿,所以把窝里清理了或者直接换了个窝,这样的话母鸟会弃巢,母鸟就是靠气味辨认自己的巢和蛋以及小鸟的。
手养:我们繁殖小鸟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得到一只亲人的小鸟!根据网上经验,手养注意一下几点:
1、温度:一般刚出生的小鸟,需要35度以上的温度,然后慢慢降低到30度。所以冬天手养小鸟就要自制保温箱。常见的几种做法是用灯泡放可乐罐里加温,一般用15W的,省电,也有人用40w的。。。;用鱼缸用的加温棒放盛水的可乐罐里加温,20元;最贵的则是用陶瓷灯加热,40元;制作最方便的是把ADSL猫(9w)放进泡沫盒;电子蚊香加热器(5W)放进泡沫盒,盒子大的话需要2个。
2、食物:0-15天米粉加热水搅拌,15天以后小米加热水搅拌,这个大家都知道。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能煮!煮过的小米喂小鸟容易积食有气泡,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喂小鸟助消化的多酶片或酵母片。

Q浩然 发表于 2011-1-4 16:10:08

学习了。。

外星蚂蚁 发表于 2011-1-4 20:35:18

学习了

¤天籁¤ 发表于 2011-1-4 22:59:24

关于换窝和换巢材我发表下自己的个人看法:
换窝可以,但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窝必须是一样的,就是同一规格同一材料的,2亲鸟必须是母性好的,3母鸟不是第一次繁殖,4窝最好是外挂的。我家的鸟我也常常在巢材很脏的时候为了省事干脆整窝端下来然后挂一干净的窝上去再把小鸟放回去的,但都是繁殖过的而且母性很好的亲鸟。
巢材只要是湿了或者很臭了就必须换,我就试过有一对亲鸟因为喂小鸟的水太多,每窝小鸟都要隔几天就换一次巢材,当然也有的亲鸟喂小鸟的食物相对干很多的,窝里小鸟的便便都像一颗颗小石头那样的,那样的就不用经常换巢材都没问题的。
关于母鸟是靠气味分辩自己的窝、蛋、小鸟的,我个人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什么呢?1我常把几对鸟下的蛋调在同一窝里给一对亲鸟孵,没发生过母鸟因为气味不对而弃窝的,2有些亲鸟窝里小鸟出得多喂不过来我也会调两只到别窝给别的亲鸟帮带,更有些保姆鸟是专门用来代孵、代喂别的对鸟的蛋、小鸟的,这些也没发生过孵喂的现象。
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如果是因为以上原因导致亲鸟弃孵或弃喂的不是因为气味的原因,要么就是因为亲鸟母性不好、或母鸟是第一次繁殖,太过敏感了,要么就是饲主的操作不当造成亲鸟受惊了,我甚至曾经有一对亲鸟的头窝下的第一颗蛋竟然因为我就打开巢箱门看了一下而把蛋吃了,但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不去看它们,还是照样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开窝观察,现在这对鸟已经繁殖过几窝,都没什么不良反映了。
其实很多亲鸟在第一次繁殖或者说在进入稳定孵化前都是比较敏感的,所以这段时期饲主还是应该避免有过激的操作惊吓亲鸟的(比如拿蛋、加木屑等,但不包括每天的例行观察),另:我每天的例行开箱观察时间是在每天喂食的时间,这个时间多数的亲鸟都会离巢进食的(特别是育雏期的亲鸟,每天喂菜的时间必定出巢吃菜的,这时候就是饲主最好的观察时间了),但也有正在稳定孵化期还没出鸟的亲鸟是不出窝的。
以上只是个人经历、观点,纯属交流、分享,不对之处请指正。

天真无邪 发表于 2011-1-4 23:19:58

我补充:换蛋和换小鸟都没关系,就是看你怎么动了。我家一对,开箱看的时候母鸟就自己出去了,关了她就回来,是头窝。另外一对,我开箱看的时候母鸟白我一眼,理都不理我,也是头窝。主要是鸟跟你熟悉就好。换蛋换小鸟在十姐妹代七彩是最常用的技巧。

饮水思源 发表于 2011-1-5 01:16:30

路过学习一下

cz15305 发表于 2011-1-5 09:34:41

感谢各位补充。

养鸟益人 发表于 2011-1-5 20:51:40

学习了,多谢大家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这里看了这么多经验之帖,今天也发个虎皮帖,是关于我的经验和我在网上吸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