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鹦鹉 发表于 2006-7-17 21:07:09

有感于国学热

最近,一股国学之风扑面而来,在很多地方都掀起了学经典,读古文之热。还有的地方办起了“全日制私塾”向小孩传授儒家的经典。
   面对这场“国学热”,我想了很多。自五四以来,很多古典的儒家思想都被冠以“腐朽、封建”的“美誉”。一切老的,旧的都成了不可救药、祸国殃民的污秽,被当时的青年学生所摒弃。但是,那是尽管他们反对“老东西”,崇尚新文明,但是,他们的行为依旧受到传统文化得影响。到了文革时期,就不同了,有不少传统东西被扣上大帽子,成了人人避之的“妖魔”可是,那时的不少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有着在心底的热爱。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西方社会的发达与富足给了传统的中国人已不小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动自觉地抛开旧文化,拥戴西方的一切,儒家思想似乎成了老古板的专利,很多人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走到了21世纪。这时,我们发觉的心里总是没来由的升起一种空虚。我们回首往事,才发现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于是,“国学”,在一夜间火了起来。我们拼命的寻找镇自己的归属感。
    但是,不知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这种“寻找回家的路”的任务交给的孩子。于是乎,林林总总的“国学培训班”比应运而生了。孩子们在那里学习孔孟之道,研习四书五经。似乎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修养。然而,我想说,这样样式的教育培养出的顶多只是会背两句古文的孩子,他们是无法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是谁?父母!如果父母都传统文化一窍不通,还谈什么让孩子学古文?文化不同于其他,需要氛围的。国学,也不仅仅是背诵古文,更重要的是思想,对人对物的德行。
    学国学,不应是复古.所以,我认为如果让孩子学习“国学”,那么成年人应从自我做起,多充电,多学习。改善自己不足,用较高的道德水平要求自我,给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在过去,我们失落了很多,所以我们空虚.今天我们回首,才发现那些被我们丢弃的“废物”中竟蕴藏着无数的珍宝。当我们去伪存真找回所有的珍宝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是这样的充实。

陈鹏 发表于 2006-7-17 21:13:41

国学不仅是学,更是几千年的传统.这种文化的发扬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老伙计 发表于 2006-7-18 12:48:25

呵呵,这斑竹当得不容易,奖励一下~~~

鹩聊鹩 发表于 2006-7-18 13:02:21

引用第0楼天才鹦鹉于2006-07-17 21:07发表的“有感于国学热”:
最近,一股国学之风扑面而来,在很多地方都掀起了学经典,读古文之热。还有的地方办起了“全日制私塾”向小孩传授儒家的经典。
   面对这场“国学热”,我想了很多。自五四以来,很多古典的儒家思想都被冠以“腐朽、封建”的“美誉”。一切老的,旧的都成了不可救药、祸国殃民的污秽,被当时的青年学生所摒弃。但是,那是尽管他们反对“老东西”,崇尚新文明,但是,他们的行为依旧受到传统文化得影响。到了文革时期,就不同了,有不少传统东西被扣上大帽子,成了人人避之的“妖魔”可是,那时的不少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有着在心底的热爱。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西方社会的发达与富足给了传统的中国人已不小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动自觉地抛开旧文化,拥戴西方的一切,儒家思想似乎成了老古板的专利,很多人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走到了21世纪。这时,我们发觉的心里总是没来由的升起一种空虚。我们回首往事,才发现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于是,“国学”,在一夜间火了起来。我们拼命的寻找镇自己的归属感。
    但是,不知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这种“寻找回家的路”的任务交给的孩子。于是乎,林林总总的“国学培训班”比应运而生了。孩子们在那里学习孔孟之道,研习四书五经。似乎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修养。然而,我想说,这样样式的教育培养出的顶多只是会背两句古文的孩子,他们是无法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是谁?父母!如果父母都传统文化一窍不通,还谈什么让孩子学古文?文化不同于其他,需要氛围的。国学,也不仅仅是背诵古文,更重要的是思想,对人对物的德行。
    学国学,不应是复古.所以,我认为如果让孩子学习“国学”,那么成年人应从自我做起,多充电,多学习。改善自己不足,用较高的道德水平要求自我,给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
不同意,有血统论嫌疑.我们这儿近几年考上北大清华的父母都是种田的.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李世民的嫡孙在一家工厂看大门,而厂长说不定是乞丐或者妓女的后代~

赤松逍遥 发表于 2006-7-18 13:07:22

引用第1楼陈鹏于2006-07-17 21:13发表的“”:
国学不仅是学,更是几千年的传统.这种文化的发扬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赞同。

微笑的鸟 发表于 2006-7-18 13:08:43

是啊,我们不能数典忘宗。我总觉得我们的老祖宗就是厉害,几千年的文化自有它的深厚积淀。
可近百年的变化太大太多太快,使得我们一会把传统恨不能踩在脚下;一会又捧上了天,感觉缺乏一定的理性。
好的我们学习和继承,不好的我们放弃,总比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强吧,老祖宗留下好东西太多了,真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
鹦鹉的观点很对啊,光抓孩子有什么用?得从自身作起,否则链条从自身就断了,还能强求孩子们什么呢?

鹩聊鹩 发表于 2006-7-18 13:34:21

我们今年的创优题材就是办国学班的,很艰难,招不到学生,就几个老头自娱自乐.

天才鹦鹉 发表于 2006-7-18 13:39:09

引用第3楼鹩聊鹩于2006-07-18 13:02发表的“”:

不同意,有血统论嫌疑.我们这儿近几年考上北大清华的父母都是种田的.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李世民的嫡孙在一家工厂看大门,而厂长说不定是乞丐或者妓女的后代~
其实,我想说的意思是当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以前进的动力..
很多寒门之子,都十分的优秀.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愿望: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在像他们的父辈一样过贫穷的生活.他们没有"达官贵人"可以依赖他们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没有"达官贵人"的协助,想出头,只有靠自己.

天才鹦鹉 发表于 2006-7-18 13:53:47

引用第6楼鹩聊鹩于2006-07-18 13:34发表的“”:
我们今年的创优题材就是办国学班的,很艰难,招不到学生,就几个老头自娱自乐.
我们这的讲座倒是场场爆满,老中青皆有,儿童单独授课

陈鹏 发表于 2006-7-18 14:07:15

任何东西不能只学表皮. 会背千篇古文不懂得立身处世,不注重道德修养,又有何用.现在国学的衰落是现代人活得浮躁和缺少信仰造成的.我说的信仰不是指宗教,而是精神层次的追求.表面看现代生活丰富多彩,实际人的内心都有感触:累 烦 假.相比古人缺失的不仅是典籍,更多的是神髓.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有感于国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