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4:57
小苏北好奇地问:
“连长,你怎么懂这么多东西?”
笔杆儿连长微微仰起头,带着点儿回忆的神情说:
“我在中央军校的时候,有个教官以前是在**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他就会吹这东西。”
旁边的二排长,突然扬起脖子大声吼唱起来了:
“城外的小**
我日你家亲妈妈
你妈妈肚上老子趴
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5:10
你的儿子老子杀
(要)你还干什么?”
城墙头上的弟兄们笑得前仰后合。
城外的乐曲声也停了下来。只剩下清冷的月光,无声地散落在高高低低的城垛口上。
黑暗中,第六个疙瘩,轻轻地系在萧剑扬的那条细皮绳上。
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5:20
十一
12月12日的清晨到来了。
雨花台顶上的枪炮声渐渐停息了下来。中华门城墙上,弟兄们的心都沉了下来——雨花台失守了。
“鬼子要攻城墙了,多预备手榴弹!”
占领了雨花台之后,**人的火力可以居高临下地对中华门进行压制。弟兄们紧紧地贴在城头的砖地上,头顶的钢盔前沿儿都碰到了砖头上。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笔杆儿连长让大部分弟兄撤到城墙后面去,只留下几个人监视鬼子的动向。
中华门的背后,一排好几个圆拱形的砖洞,萧剑扬他们51师的弟兄就躲在这里面,另外还有88师的官兵。
笔杆儿连长用手拍拍砖洞的墙壁,很感慨地说:
“这洞子叫‘藏兵洞’,是300多年前朱洪武修的。没想到300年后,咱们当兵的还是要靠它来藏身。”
蹲在这个古老的藏兵洞里,萧剑扬把身子倚在墙壁上。感到城墙墙体在微微地颤动。好像有一个巨大的凿子疯狂地在墙体上凿动着。
沉积了上百年的灰尘,不断地从洞顶上落下来,好像是一片灰蒙蒙的雾气。
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5:33
青灰色的砖头屑一个劲儿地掉落到钢盔顶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萧剑扬眯起眼睛,防备灰尘、砖头屑掉到眼睛里。他不安地仔细听着。城墙墙体的深处发出一种沉闷的声音,好像一个沉睡了很久的巨人在痛苦地呻吟。
日军把火炮推到离城墙只有500多米的地方,实行抵近射击。
中华门城头上的那座三层高的城楼,被炮火掀去了一半。
等到**人的炮火延伸了之后,笔杆儿连长挥动自来得手枪第一个钻出了藏兵洞。他的脸上落满了砖头屑,看起来灰头土脸的。
“赶紧上城头!”他大喊着。
弟兄们从藏兵洞里钻出来,迅速上了城墙。
高大的城头此刻笼罩在黑灰色的烟尘之中。炮弹爆炸后尚未散尽的硝烟,裹挟着被炸成粉末的砖石碎屑,从城头向城墙下滚滚涌动。
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5:46
城头的垛口,要么被炸塌了,要么干脆给炸飞了。原本由青砖砌成的路面,如今已经面目全非。巨大的青砖被炮弹的气浪掀得到处都是,残缺不全。
更为糟糕的是,中华门的城墙被鬼子的炮弹轰出了一个大口子,好像就在刚才,有一把无比巨大的斧子,狠狠地砍在了这古老的城墙上。
缺口上面宽、下面窄,跟中正步枪照门上的V字型缺口很相似,只不过给放大了无数倍。
**人的炮火刚一延伸,鬼子的步兵就开始发起冲锋了。
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5:56
护城河上的木桥,原本昨天被中国军队的工兵破坏了,但破坏得不彻底。**人的工兵不怕死,冒着中国军队的火力拼命抢修好了。
桥下的护城河河面上,飘着很多具**工兵的尸体。
日军的步兵,分成一组一组的,快速冲过护城河桥。每一组都抬着一架长长的竹梯。
冲过护城河桥,他们迅速地扑到城墙根儿,架起竹梯,开始向城墙上头攀登。
然而,出乎**人意料的是,这道中国古城墙的高度超出了他们事先的估计。他们事先扎好的竹梯够不到城墙头——竹梯的顶端离城墙的上沿还差着一两个人的身高。
结果,爬在最前头的**兵,很尴尬地在竹梯的尽头停下了脚步,上不上,下不下的。
可是,中国人的手榴弹并不给他们留下喘息的时间。带着木头柄的铁家伙,好像夏天的冰雹那样,争先恐后地砸下来。
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6:10
手榴弹在城墙根儿开花,爆炸的气浪将竹梯下部的两条腿炸断了。在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中,一架架竹梯无比伤感地倾斜、栽倒。
最让萧剑扬和其他弟兄开眼的,是四班长吴铁七扔手榴弹的法子。他有滋有味地拉开弦儿,不慌不忙地让小家伙在自己的手里多停留那么几秒钟,然后很准确地朝**人的竹梯甩过去。
从他手里出去的手榴弹,没等落地就在半空中炸开了。爆炸后的气浪将小鬼子的竹梯当腰一折为二。
分了家的竹梯,带着它身上的**步兵,满怀惆怅地朝大地坠落下去。
**人对城墙的第一次冲击,就这么给打退了回去。
十二
萧剑扬他们在城头上还没喘上口气,**人的炮火又猛烈地盖了上来。
大伙儿赶紧又撤回到了藏兵洞里。
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6:22
在昏暗的洞子里,小苏北举起左手,伸出小拇指,很有些骄傲地笑着说:
“我的妈妈,手榴弹扔个没停,手指头都肿了。”
洞子里一片安静,没人搭理他——凡是有点儿战斗经验的老兵都知道,这才是开始。
**人的炮火延伸之后,步兵再次向南京城墙发起了进攻。尽管刚刚在这道青灰色的城墙下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可**兵的进攻劲头儿丝毫没有降低。这一次,他们把两架竹梯绑在一起,延长了梯子的高度。竹黄色的梯子上端终于触碰到了城墙的顶端。
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6:37
城头的中国守军,依然用密集的手榴弹迎接**人的竹梯。
这种打法,手榴弹的消耗量相当大。没用多久,弹药就接济不上了。
萧剑扬扔出身边的最后一颗手榴弹。他眼光一瞥,瞅见了城头上到处散落的青砖碎块。这些原本二十来斤重的大家伙,被**人的炮火炸成了几段。
二排长扬着脖子嘶哑地高喊:“用砖头!砸狗日的!”
萧剑扬用两手抱起一截青砖,死命地朝城下砸去。其余的弟兄也忙不迭地使上了这种守城利器。
沉重的砖块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淡灰色的抛物线,急速下坠,有的干脆地降临到某一顶暗绿色日军钢盔的顶上,有的沉闷地拍到某一个土黄色军装的肩头。
与此同时,笔杆儿连长带着一些弟兄,用步枪枪托把搭在城墙上沿的竹梯往外顶。
细细高高的竹梯从城墙边上移开,沿着城墙的外壁向下滑去。爬在梯子上的**兵从上面摔落下去,一个个土黄色的身影在半空闪动。这情形在萧剑扬看来,很像是家乡的山林中,一个个熟透了的松果,从枝头轻盈地坠落。
城外日军的压制火力,像冬天的山火一样猛烈。雨花台本身比中华门要高,**人占了地形上的优势。
中国军队的机枪只要在城头一打响,立刻遭到歪把子、九二式重机枪的压制。九二式重机枪的子弹像火组成的风。
秦石
发表于 2006-7-13 22:36:51
身穿灰蓝色军服的中国机枪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
这时候,中华门东侧城墙上,88师的弟兄用机枪火力勉勉强强地封锁住了护城河桥,**人的后续部队一时间跟不上来。
城墙边上,日军的进攻势头被打下去了。
中华门外暂时沉寂了下来。
没过多久,城外日军的火力又凶猛地压制了过来。
当弟兄们第三次从藏兵洞中跑上城头时,眼前的情形让大伙儿傻了眼。
原来,两次失败之后,**人调整了策略,集中炮火轰击城墙上的定点区域。结果,在中华门西侧的城墙上,用炮弹凿出了一个大口子。
重整旗鼓的日军攻击部队,重新向南京城墙发起了冲击。
让萧剑扬感到吃惊的是,经过两次冲击失败,**人的进攻依旧非常猛烈。
从城头望下去,看不清**士兵的脸,只能看到一顶顶暗绿色钢盔的圆弧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