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虫鸣 发表于 2010-12-22 09:54:29

看过了

点35口径 发表于 2010-12-22 11:07:51

文字朴实诚恳
在理儿
好文章!

痴匏轩 发表于 2010-12-22 11:29:55

学习了。
“津沽王强”现在可能很多人都不记得他了,或者听了很多事事非非的故事无从了解他。王世襄老先生给天津的二位老师题了字,一位是万永强老板,另一位就是已经病了的王强。除楼主所说他种的花模外,还有很多出叫的素模葫芦如大皮球、棒子、油瓶、鸡心、签筒、荸荠瘪、蒜锤……,摆件他也种过但很少人知道(不包括他妻舅种的)。用现在评定葫芦的标准看来他种的葫芦基本都有毛病,但当时的技术和材料的限制能出那样的作品已属不易了。葫芦不论谁出品只要是虫具出叫才是第一功能,虫具失去了所必须具备的第一功能它也就同时失去了全部的价值。
各地都有自己特点的玩法,其实并无矛盾,但有少数人就喜欢分帮分派的。其实我们喜好鸣虫的朋友无非就是通过虫具蓄养鸣虫来还原自己心目中最佳的鸣叫效果。

鹤舞九天 发表于 2010-12-22 11:35:30

绝对不可多得的一篇好文

雅鸣 发表于 2010-12-22 12:25:01

很多经验是要亲自体验才会有的!学习了。

瀚若居士 发表于 2010-12-22 12:48:01

付爷不会拼音,码这么多字不容易,付爷辛苦了。

大圣齐天 发表于 2010-12-22 13:53:39

引用第15楼瀚若居士于2010-12-22 12:48发表的:
付爷不会拼音,码这么多字不容易,付爷辛苦了。

有理有据,付哥辛苦啦

院长LG 发表于 2010-12-22 14:05:13

拜读一下,学习了

南城旧事 发表于 2010-12-22 15:38:50

回 12楼(痴匏轩) 的帖子

还是您说的有道理,拍一回版主马屁!!!!!!!!!

破天荒 发表于 2010-12-22 16:34:19

拜读,学习了,获益匪浅。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鸣虫与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