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养过的鸣虫和2010.12.1家中现有鸣虫盘点
今年养过的鸣虫和2010.12.1家中现有鸣虫盘点一、大黄
今年购大黄秧子4盒,出雄成虫9只,8月20日后先后购19只,其中2只汊口,总计28只。
9月中旬到10月,发现有些大黄的脚花似乎不牢,有些大黄的须短了厉害,逐步的放在新居和老宅的绿化带中9只(包括大黄秧子的雌成虫6只),至11月30日,死亡7只:其中2只是我发保温箱帖子后的当天,淹死在食槽中,一只还是汊口蛉;10.4购一只大号单格白色腰黑条有机盒,价特贵75,摊主死活不肯降价,最后给了一只大黄,结果几天后大黄就死了;11月1日在虫摊见一3元大黄中有一只秧子,拿下,结果这只大黄也是几天后就挂了;11月30日,另一只汊口蛉也挂了。
目前还有:6只单盒和3只双格计12只,1只大黄秧子。
二、金蛉
金蛉应该是我养小型鸣虫的起点,但自迷上大黄后,起码有10多年不养了。今年在大黄上市前网购了10只,送了1只,计11只,大黄秧子中出一只,野采5只,总计17只,死了和放了大部分,现在还有2盒3只。
三、石蛉
小时候玩金蛉,自己抓为主,那时石蛉随处可见,但嫌石蛉不漂亮,叫声太细,基本没有养过。到新居、旧宅的景观带草丛中到处找过,就是没见踪影。超羡慕青鸟虫友用塑料袋连杂草一起装捉石蛉的快乐!今年是在网购时,商家送了一个,现在还健在。
四、青竹
养青竹完全是受了这个网站的诱惑,从青竹的叫声不给家人接受到接受,这个过程不长,主要是家居环境的变化:新居养在北阳台,老宅养在小房间。而且养青竹是我今年最舒心的事:从第一批有野生时开始野采,到秋青竹出现,基本是随时换新的,在野采中得到乐趣!
现在还有1只,只是这只青竹的尾部长了一个小黑点,基本不叫了。还有一粒卵(上午发现,青竹卵的孵化,估计无戏:保湿、保温是主要的,有粘树干的霉了。——2010.10.28记录)。
我在11月28号的帖子中请教了竹蛉卵的孵化问题,基本和我的判断一样:可能是温度不够,但为了整体虫的利益,仅存的一粒青竹卵可能只可以听天由命了:因为目前还不具备用2个保温箱的条件。在此谢谢各位虫友的指点!
顺便说说今年的黑青竹:感觉从虫的色彩上说,有可圈可点之处,叫声也可以,但如同汊口大黄和普通大黄,叫声感觉不是特特别。黑青竹今年玩了2个,2010.9.23早上,孙子将我的三格、双格竹蛉盒浸水,天水黑竹、紫竹、青竹都差一点给淹死!后换盒,浸水的后果是影响了鸣虫的寿命。到10.23黑竹终于走了。
五、紫竹
紫竹也是今年养的。它的鸣叫一直让我着迷。不下雌,不决斗(最近有虫友介绍的叫紫竹鸣叫的绝技),在很大的程度上养紫竹要凭运气。今年从年初到现在,断断续续进了紫竹7只,饲养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都听叫过,不十分勤(不排除其中有打死也不叫的分子)。发现有个现象,如果过一段时间叫声勤了,也说明它的寿限到了。
很遗憾,我所在城市基本没有听到和看到有野生紫竹的报道,如果可以野采,肯定也是一大乐趣!
现在还有一只,每天夜里听叫,感觉真好!
六、小黄
小黄今年进了批数较多,最皮实的是10-11月进的,而且感到今年的小黄的须要较往年小黄的须长,但个儿好像要比往年的小一点。从去年开始,迷上了饲养小黄“肉鸡”,进小黄肯定是挑有“肉鸡”的。
现有小黄20只,没有单养,一般2只一格,也有4只一格的,还有小黄“肉鸡”12只。
七、墨蛉(黑蚁蛉)
个人感觉,今年的墨蛉个儿要较往年的大,但虫须普遍不长,买过好几盒,几乎找不出须长超过虫体的单个。
7月的第一批秋墨蛉感觉寿不是太长,到9月9日已经全军覆没,那一批的秋墨,看到了飞翅,但过几天,飞翅就掉了。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虫体出现恐怖的线虫!
从去年开始,下决心要多养一些墨蛉,在秋墨蛉第二批出现时,去花木市场次数要多一些,但一直挑不到中意的,也在无锡市场上始终没有找到乐版发现的黑脚墨蛉。
今年共进墨蛉8盒。现在墨蛉还有4只,2只单养,2只合养。
八、红蚁蛉(红胸)
今年红胸的感觉和墨蛉一样,个儿要较往年的大,但虫须普遍不长,比墨蛉还要惨:简直太短了!我的脑海中甚至都想像不出受利益驱使而野蛮捕捉的惨烈场面!
和墨蛉一样,我一直归罪于是野蛮捕捉的后果,所以,墨蛉和红胸的体质有些问题,好好的,一会儿就发现有虫子挂了。
现在还有7个盒子合计25只,“肉鸡”1只。
九、中黄
中黄在起码十年前养过几只,印象不深了。去年上青鸟网,有一段时间网上讨论较多,又引起了我的兴趣,想养,但错过了时机。今年耐心的等到5月底,见上海有,网购5只,7月23日在本地购2只。到10月9日,最后一只中黄逝去。
中黄总体感觉比较好养,今年的这批开叫亦好。现在正在耐心的等待今年年底的那批中黄。
十、蝈蝈(叫哥哥)
蝈蝈继续停留在夏秋时节大批量上市的那种,冬蝈没有玩过。
今年7.23进了一个,很绿,很漂亮。养在新居的北阳台,叫声惊天动地。每天晚上将蝈蝈笼放阳台的晾衣架上,美其名曰:让它吃吃露水。8月25日晚,仍然将蝈蝈笼放阳台的晾衣架上,结果那天晚上狂风暴雨大作。到晚11点多准备睡了,才想起那只蝈蝈,打了手电,到楼下草丛里找到。
自8.25夜蝈蝈挂自阳台架外,经当日狂风暴雨并给刮落在楼下后,蝈蝈明显感到食欲不振,叫声也少。9.1下午发现有点呆滞,约不行了。约过了半小时,给放在楼下的绿化带里,不知所终。
以下为自己的鸣虫杂记摘录:
2010.9.10 星期五多云有时有雨
1、昨晚偶然发现2只青竹终龄若虫大蜕,一只大蜕是蜕残,少了一条大腿。
2、早上将大蜕的雄青竹取出,取出雌虫2只。将2只野采到的青竹独腿放饲养桶中,见雌雄交欢。
3、上午又购蝈蝈一只,千挑万拣,买了一个迷你型,太失败了!
4、全须大黄,断须厉害,有点灰心。
这第二只蝈蝈,感觉比第一只要小,没有第一只漂亮,但叫声依然惊天动地。
7.23购的那只是养在新居的,基本不影响别人。9.10购的那只主要养在旧宅,它惊天动地的叫声居然引起了邻居的抗议!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在住到新居时带过去,回旧宅再带回来。到本月中下旬,发现它吃食很少,一粒毛豆只吃几口,但小蚂蚱、死去的青竹、紫竹、打死的苍蝇用牙签挑着,可以看着吃完。到后来,煮熟的毛豆、用牙签挑着的小蚂蚱、死去的青竹、紫竹等几乎不吃了。11.23将一只死紫竹喂它,它不吃,并在蝈蝈笼里发现了一小滴黑水。我在11月23日的养虫杂记中说:“……,估计叫哥哥的寿限到了,有点伤感!”
从11月24日起,蝈蝈基本不吃不动,用手碰碰,有些抽搐,看了几天,在26日下午将这只蝈蝈埋在了院中的土里。
2010年夏秋蝈蝈的饲养到这里打住。
十一、马蛉
马蛉也是今年第一次养。养它是在年初鸣虫几乎没有的情况下购的,后来是买人工大黄时摊主送的。马蛉模样在我的印象中并不讨人喜欢,但叫声感觉可以。养过3批,都不多,每批2只。第一批的2只,湿度太大,虫背上起了霉斑。因为模样,因为太脏,决定从此放弃饲养马蛉。
十二、油葫芦
关于油葫芦,今年曾发过一帖。
油葫芦,抓它几乎不费力气:晚上到景观带的亲水平台的沿河走去,拿灯一照,沿矮墙就可以看到。我专门挑大的抓,先后抓了5个,学虫友的办法,让它们斗过,最后养了一个,发现喂绣眼粉状食料,就肯大叫。到9月,孙子上幼儿园,那只油葫芦就放了。
最近有虫友在探讨油葫芦去飞翅的问题,只记得大约在我十多岁时,只要抓到油葫芦,不管雌雄,一律先将油葫芦的飞翅拔去,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可笑。不过好像油葫芦的飞翅去不去问题不大。
十三、宝塔蛉
今年的宝塔蛉在野外听见过叫,认真仔细找,找到一个,已经在网兜了,还是给跑了。在回家的路上,听见叫,还是认真仔细找,终于抓到一个,叫声感觉一般,就是这种虫有多动症,不讨我喜欢,在8月底给放了。9月住在旧宅,出去找过,只是听叫,就是看不见,宝塔蛉对我而言,大约这种虫是属于捉到不特开心,捉不到也不会特别不高兴的那类。
十四、蟋蟀
蟋蟀应该属于我玩鸣虫过程中的第二大类,也曾迷过几年,罐、网兜、水盂等还有一些,书也有几本。“文革”中的1968年,曾在远郊处捉到一只“大头”,在比我大十岁以上邻家大哥的操持下,周围地区打遍天下无敌手,当了一年的“大王”。儿子三四年级时曾带他一起在晚上全副武装的出去逮过蛐蛐。只是儿子始终没有继承我的养虫爱好,倒是将我的厚壁高盆、扁盆、园鼓腰将军盆和同学换来了新盆。
今年的蛐蛐也是在晚上出去野采时看见跳在路边,专门挑大的逮的,但感觉都不大。养过几只,斗过,感觉不精彩。在8月底全部放生。
现在家里还有一只蛐蛐幼虫,是发贴请教的那只。
十五、馨蛉、油蛉
9月5日在鸣虫摊见有馨蛉、油蛉卖,各卖了2只,回家后,将油蛉和馨蛉养在有机竹蛉单、双格中,一只养在单格竹盒中。在“2010.9.6星期一晴”的记录中说:昨购的馨蛉、油蛉放有机双格中,忘了喂食,今下午发现坏了。其留的放在小号蟋蟀盆中。
一共才购各2只,第二天就死了各一只,使我信心大失。到9月20日随着最后一只馨蛉死去,正式宣告我饲养馨蛉、油蛉历史的结束。
馨蛉、油蛉仅养了15天,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馨蛉、油蛉的叫声感觉可以,但明年肯定不会再养了!
我的流水帐,亮家底到此结束。 怎么这么多啊 很不错的个人养虫记录,
详尽的记录有助于个人养虫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此法值得提倡! 又到一年年终时,是该总结一下了~ 哥们今年没少养呀 经验积累感受颇多,家底亮的好! 买的多
抓的有
死的快
到头来剩下不多 盘点挺齐全的 楼主都有孙子啦!那该尊称大爷了呵呵!
养了那么多真是羡慕,一下想到自己退休了应该和你一样,整天围着虫子转了! 年终总结写的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