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四方 发表于 2010-10-28 18:49:36

谈谈百灵丢口

三年以内的百灵鸟学叫口大都比较齐全了,但还能学口,暂且不论。今天就百灵鸟的“丢口”问题,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百灵鸟的学叫口“丢口”问题也很普遍,尤其是三年以内的百灵鸟,学了十几种套口后,一经夏秋交替季节换羽其间,约有三个月之久的停叫期(个别的不停叫),等换羽结束后开始小叫时,发现有一部分叫口丢掉了。客观上可分三个方面来说:
一、高难度的精叫口
百灵鸟在学叫期间,一般学叫开始好学一些比较简单的叫口,如:麻雀、白几令、绣眼、山雀、灰鹊、蜡嘴、燕子等叫口。小百灵从学叫开始的第一天起,最先接触的就是这些叫口(尤其是我地)。百灵鸟在学叫两、三年的时间里,对这些叫口已学叫了上万遍之多,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了,因此这些叫口一般是不会丢口的。但对于那些高难度的精叫口,比如,黎鸡的“五更”、“雨后飞天”、“惊叫与护巢”、“呱啦”等叫口,还有母鸡“咯哒”、公鸡“打鸣”等一些叫口,很难学会,比较而言学叫的次数较少,记得便不够牢固,等换羽后就丢口了。
再一个原因就是,一般鸟可能不乐意学一些难度较大的叫口,也总想避开这些或随其它鸟一代而过,因此那些精叫口就丢掉了。往往是越喜欢、越愿意要的叫口就偏丢掉那些叫口。
二、附在其它套口后边的单(片)口
百灵鸟如果能叫出十几种套口,且套口是按一定顺序编排而叫出的,一般这样的套口是不容易丢口的。
反之,当学叫口没有形成套口,就相当于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只是附在其它套口后边的单(片)口,是很容易丢掉的。尤其是和其它好叫或音量较大的鸟在一起挂笼鸣叫,很可能就会使此鸟丢口。
三、非一次性成型的套口
押口应当一次性成型,也就是说用一师鸟一押到底;若用录音押口,也应按一定顺序编排,要一次性押成为好。若多次更换师鸟或用录音一套一套地去押口,到头来都可能会出现丢口现象。

蝶舞沧海 发表于 2010-10-28 20:04:33

分析的很全面,讲的很透彻

斗四方 发表于 2010-10-28 21:03:25

回 1楼(蝶舞沧海) 的帖子

谢谢楼上的朋友对我的包容

爱鸟三江 发表于 2010-10-28 21:07:24

讲的很好,学习了.

保定百灵刘 发表于 2010-10-28 23:59:41

写的不错.

chenlinbin 发表于 2010-10-29 01:32:43

学习,楼主也谈谈怎样防止百灵丢口啊

潍鸟王 发表于 2010-10-29 09:15:58

来学习了。

满洲里鸟友 发表于 2010-10-29 09:30:48

学习学习

zhangxm08 发表于 2010-10-29 10:28:20

讲的透彻,顶一帖!

邢台佳音 发表于 2010-10-29 17:00:15

学习学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百灵丢口